上海市科協
上海市科協星級學會評估工作經驗介紹
上海市科協
(一)歷史沿革與成效
上海市科協星級學會的評估工作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并實施的一項推進學會改革與發展的工作,至今已有21年的歷史。期間,隨著時代變化需要和學會發展趨勢,星級學會評估也歷經了多次調整和優化,其評估辦法與標準等關鍵性、概念性的內容都重新進行了修改。多年來,星級學會評估工作對學會建設與發展的推動作用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對學會形成組織管理健全、活動開展規范、經濟狀況良好的態勢起到了積極貢獻,同時也為上海的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在承接社會化科技服務職能的科技社團中,有48 家是星級學會,占比超過90%,所承接的職能達90 多項。
(二)工作背景與意義
隨著我國改革進程的日益深化,中央和中國科協都對學會發展寄予了新的希望與要求。為了進一步發揮星級學會評估的引領功能與示范作用,通過星級學會評估推動學會綜合能力提升,上海市科協通過實施星級學會示范項目,聚焦學會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服務社會管理創新的能力、服務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自我發展的能力等綜合能力,賦予星級學會新的內涵。優化星級學會評估指標體系,增設“四星級學會”和“五星級學會”。通過“以評促建、以獎代補”的方式,擇優扶強,表彰各項工作全面發展,實施效果顯著,綜合能力排在前列的星級學會,充分調動星級學會示范先行的積極性,打造精品示范項目,并逐步形成一套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從而引領上海市科協主管及所屬科技社團群體不斷提升綜合能力。
(一)內容概述
上海市科協星級學會體系遵循“連續性、開創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重新設置星級學會等級和標準,賦予星級學會評估新的內涵。新修訂的星級學會評估標準從學會服務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管理創新、服務科技工作者和自我發展的“四個能力”出發,共設47 項指標并劃分五個等級的分值標準,全面涵蓋了現代科技社團主要業務活動和組織管理的各個方面。通過對比評估標準,可以充分評價學會在“四個能力”方面取得的實績。其中,“五星級學會”重點表彰各項工作全面領先,工作業績斐然,綜合能力名列前茅的學會;“四星級學會”重點表彰在某些方面能力突出,特點特色鮮明,整體發展均衡的學會;“三星級學會”主要表彰基礎工作扎實,發展勢頭良好,綜合能力提升迅速的學會;“二星級學會”主要支持組織建設規范,不斷創新實踐,某些能力提升明顯的學會;“一星級學會”主要鼓勵組織健全,工作積極,且在某一方面具有較強能力的學會。星級學會示范項目根據“以評促建、以獎代補”的形式,遵循“擇優資助、不重復資助”的財政資金使用原則,支持星級學會的持續建設與發展。一方面,支持學會開展相關建設工作,使不符要求的指標達到相應的標準,鞏固成果,彌補不足,進一步提升綜合能力;另一方面,支持學會進一步發揮自身已有的優勢和特點,積極打造星級學會品牌活動項目。通過對星級學會“以獎代補”示范項目的實施,逐步建成“有人理事、有錢辦事、有制度管事、有內容做事,有能力成事”的星級學會工作格局,并打造形成一批具有現代科技社團鮮明特點、特色精品示范項目。
(二)制度優化
1.制定過程。從2013 年10 月起,學術部著手開展星級學會評估工作優化和完善的工作。在搜集和分析了有關科技社團評估方面和星級學會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經過多次工作會議研究,形成了三種備選修改方案,并對三種方案的優缺點進行了分析。2013 年11 月,先后通過組織專題研討、實地走訪學會等形式,聽取了多位科技社團領域專家的指導意見和10 多個具有一定代表性學會所提出的意見與建議,最終確定了以選拔性評估與資格性評定相結合的方案作為工作的主要方向。
根據確定的工作方向,學術部起草了《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星級學會評估管理辦法》(第一稿)。2013 年11 月28 日,學術部專門組織專家進行討論,在吸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做出結構調整和文字修改,產生了第二稿,并于2014 年1 月24日,召開部分學會負責人座談會,聽取學會意見;同時,學術部還送機關各職能部門及學會服務中心等相關事業單位征求了意見。在此基礎上,經再次修改,產生了第三稿。2014 年4 月4日,經上海市科協九屆六次常委會審議,原則上通過了第三稿修改的《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星級學會評估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評估管理辦法》)。
2.優化內容。(1)將原三等級的星級學會體系調整為五等級體系。現有星級學會的三等級體系結構趨于飽和,三星和二星學會共占到星級學會總數的80%,占全部市級學會45%。這對特別優秀學會的表彰力度不強,同時也對非星級學會的鼓勵作用在減弱。在新《評估管理辦法》第七條等級設置中,增設了四星級、五星級兩個等級,其中“四星級學會”重點表彰具有突出特色的學會;“五星級學會”重點表彰全面領先,基本具備中國特色現代科技社團特征的學會。通過兩個新增等級,目標是激勵現有星級學會朝著更高的四星級、五星級學會努力,突出優秀學會的示范引領作用;同時還可以調整星級學會的整體結構趨于合理,達到激發學會廣泛參與和持續發展的目的。(2)對評估內容進行了重新設置。在新《評估管理辦法》第六條評估內容中,將現行的組織、活動、經濟、其他四個類別調整為與中國科協提出“學會服務科技創新能力”、“服務社會管理創新能力”、“服務科技工作者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等四個方面,使星級學會評估工作更加緊扣學會綜合能力提升的總體目標。新制定的《上海市科協星級學會評估標準(2014年修訂)》將二級指標體系發展為三級指標體系,構建引領和彰顯學會能力的多元評價體系。(3)新增了對評估規則的說明。在新《評估管理辦法》第八條評估規則中,對增設的四星級、五星級學會設置了不同的評估規則。為更好地評價學會的長期工作,與三星級及以下學會的評估規則不同,四星級、五星級學會須已達到三星級學會評估標準,并根據當年計劃確定的名額通過選拔確定。四星級學會、五星級學會評估每兩年開展一次,不進行復查,屆滿重新參評。(4)新增了星級學會的參評條件。為了規范參評學會的基礎條件,促進學會對參評星級學會工作的重視程度,新《評估管理辦法》第五條參評條件中,提出了對參評學會的一些基本要求。(5)設計科學合理的評估程序。為進一步發揮星級學會評估指導學會建設的功能,搭建科技社團領域專家為學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平臺,新《評估管理辦法》第十條評估程序中,設置了專家評議的環節,對參評四星級、五星級,以及星級發生變化調整的學會進行評議和指導。專家委員會由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市科協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相關社會組織專家組成。(6)明確對星級學會的支持方式。在新《評估管理辦法》第十一條支持措施中,明確將依據《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星級學會專項支持辦法》,給予相應支持,用于鼓勵學會持續爭創星級學會。同時,在市科協開展的其他項目中,將以星級學會等級作為一項評審要素予以考慮。
3.評估情況。上海市科協星級學會評估工作于2014 年5 月30 日啟動,向上海市科協主管及所屬學會發布《關于開展2014 年度上海市科協星級學會評估及復查工作的通知》。2014年6 月起,上海市科協按照《評估管理辦法》和《通知》要求,一是進行了完整性檢查,對申報表及附件有所欠缺的學會逐個通過電話、電子郵件、傳真等形式通知學會補充相關材料。二是進行了真實性核查,對學會《評估(復查)申報表》中的填報內容,逐項對照學會提供的附件材料、統計年報、年檢材料,以及互聯網公開信息進行核實,對不真實、不準確的填報內容予以注釋,對存在疑問的信息做出提示性標注。三是開展對標計分,對照《評估標準》的各項指標及給分條件,對學會進行評估。在以上三項工作的基礎上,針對評估及復查設計了相應的評估程序:對于申請復查的學會,采取申報材料對標得分進行評估;對于首次申報和申請升級評估的學會,采取對標得分與專家評議相結合的評估方式進行評估,并于8 月18日組織召開了專家評議會;對于申請四星級、五星級的學會,采取對標評估(權重40%)、科協評議(權重10%)、專家評審(權重50%)三個環節進行評估。在確定對標得分的基礎上,請市科協相關職能部門分別對學會在人才舉薦、學術交流、科學普及、咨詢建言、對外交往、科技服務、黨建工作等方面給出評價得分,并于去年8 月22日組織召開了四星級、五星級學會專家評審會。專家評審委員會由市科協、市社團局、市財政局相關領導,以及科技社團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媒體組成。評委會主任由市科協副主席、學術與學會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擔任。
4.宣傳表彰。經自愿申報、材料核查、對標評估、科協評議、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等程序,2014 年共有51個學會按規定參加了評估或復查,其中18 家學會首次通過四星級、五星級選拔評估。在第十二屆學術年會開幕式上,上海市科協主席陳凱先和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楊建榮分別為四星級、五星級學會和通過升級評估的學會頒發證書,并在《文匯報》、《上海科技報》進行了全面報道。
(一)深入研究,堅持創新
星級學會評估在深入調研專家、學會意見的基礎上,堅持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與引領功能。通過新增四星、五星兩個層級,將原有“資格性評定”優化為“資格性認定”與“選拔性評比”相結合,優化星級學會群體結構,發揮示范引領效應。
通過修訂標準,將原有“組織、活動、經濟、其他”4方面簡單指標劃分創新為符合時代要求的“服務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管理創新、服務科技工作者、自我發展”等四方面能力,增設適應新時期學會改革發展和社會需要的評估指標,為全面和系統地對學會工作實績進行評估。評估標準下設4個一級指標分別為:服務科技創新(創新/ 創造,Creativity)、服務社會管理(管理/治理,Administration)、服務科技工作者(科技工作者,Scientist)和自我發展(持續發展,Thriving),首字母對應中國科協英文縮寫CAST,下轄16 個2級指標、43 個3 級指標。
通過對照這些評估指標,充分調動學會創建星級學會積極性,逐步形成一套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從而引領上海市科協主管及所屬科技社團群體不斷提升綜合能力。通過設立“以獎促建”項目,引導星級學會持續建設與發展,特別是支持學會在承接政府轉移職能、開展社會化服務方面做出新的突破。目前,引導與支持學會開展承接職能、推動創新、服務社會、會員體系、自身建設等綜合能力提升方面創新工作項目超過100 項,吸引工作經費超過1000萬元。
(二)精心設計,綜合評估
星級學會評估設置的前置條件,推動了參評星級學會的科技社團加強基礎建設,包括黨建、年檢、遵守科協章程細則等條款明確了星級學會的基本要求。同時,通過設計科學、合理的評估程序,從原來簡單的書面材料評估優化為材料核實- 對標評估-科協評議- 專家評審- 社會公示- 常委會審議批準等一整套規范評估流程,由院士專家、社團局領導、財政局領導、科協領導、高校學者、社會組織專家、科技媒體人組成的專家評委會可以較為全面地對科技社團的工作做出綜合評價,并通過評估對科技社團今后的發展指出建設性的方向。
(三)認真總結,擴大影響
在評估的同時,注重提煉星級學會的共性經驗與典型案例,并加強宣傳擴大上海市科協星級學會的社會影響力。(1)向市委、市政府報送“著力提升服務能力,積極參與社會治理——上海市科協所屬科技社團承接社會化服務職能情況專報”。(2)2014年4 月10 日、9 月24 日先后在《文匯報》第1版、第4版發布學會承接社會化服務工作專題報道和星級學會公告。同時,先后多次在《上海科技報》報道星級學會評估的創新及評估工作進展,并于4 月11 日、9 月22 日分別在頭版和專版上報道星級學會品牌活動、貢獻與成績等內容。(3)出版《2014 年上海市科協學會發展報告》,選取和總結18 家星級學會的24 個服務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管理創新、服務科技工作者和自我發展的典型案例經驗向全市科協社團進行推廣。
(一)加強項目管理,發揮集群效應
加強星級學會項目管理,通過對星級學會項目的跟蹤與指導,推進四星級、五星級學會在承接政府轉移職能、開展社會化服務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打造學會助推創新驅動發展的品牌活動項目,支持一星級至三星級學會開展提升服務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經濟、服務科技工作者和自我發展能力的活動項目,培育形成一批管理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社會反響好的星級學會集群。
(二)增進聯合聯動,推廣建設經驗
進一步發揮四星級、五星級學會的示范帶動作用,通過星級學會間的合作與交流,加強學會聯合聯動,共同提高學會能力,促進學會資源共享,形成規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