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協
實施學會能力提升工程推進學會工作再上新臺階
河南省科協
科技社團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協同力量。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增強學會綜合能力,形成學會發展長效機制,培育和打造一批有效服務社會管理創新、能負責能問責的現代科技社團,全面提升學會綜合能力,河南省科協以優秀學會創建活動為契機,組織實施了一系列活動,以全面提升學會能力。
2012年,河南省科協組織所屬學會積極參與省民政廳組織開展的社團評估工作,對于促進學會規范化建設、提升管理服務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如結合社團評估,開展了學會能力提升專項工作,對開展活動較好的14個省級學會給予表彰和經費資助。
2013年,河南省科協對學會能力提升專項工程高度重視,研究決定以優秀學會創建為契機,開展一系列學會能力提升專項工程,其中包括優秀學會創建活動、河南省第二屆自然科學學術獎評選活動、科技創新活動、引導支持學會承接政府職能轉移等項工作。
創建活動旨在著力提升學會服務創新能力、服務社會和政府能力、服務科技工作者能力以及自我發展能力,努力打造一批社會信譽好、發展能力強、學術水平高、服務成效顯著、內部管理規范的示范性學會,切實把學會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科技社團。
創建活動制定了“十個一”的基本標準:(1)至少有一間相對獨立的辦公用房。(2)建有一家學會門戶網站。(3)有一名專職學會秘書長或副秘書長。(4)主辦一份科技期刊或連續性內資刊物。(5)每年定期發布學科或技術發展報告。(6)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7)打造有一項知名的學術品牌并常年開展活動。(8)每年至少有一項引起黨和政府重視的決策建議。(9)設置并常年開展有一項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獎項。(10)會員中每年產生一批有重要影響的學術創新成果。
省科協按照學會能力提升工程的有關要求,專門成立了優秀學會創建評審委員會,制定評審標準細則,根據各學會申報材料和實地考察情況予以評審,并按照得分情況排序,前10名為十佳學會,第10~20名為十優學會。對符合條件評審通過的學會在相關媒體上公示,公示期滿無異議的,予以通報表彰,并給予每個十佳學會5萬元,每個十優學會1萬元專項經費資助,并制定了資金管理辦法。
2011年,經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研究、協調,省科協、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河南省自然科學學術獎評審與管理辦法的通知》和《關于開展河南省首屆自然科學學術獎評選活動的通知》,開展以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決策研究成果獎和優秀著作獎為主要內容的“自然科學學術獎”評選工作,建立了5000余人的河南省自然科學學術獎評選專家庫。該獎項的設立和評審,受到了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贊譽和肯定,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2013年,進行了第二屆河南省自然科學學術獎評審,共收到包括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決策研究成果獎和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著作獎在內的7250項獎,其中一等獎668項。自然科學學術獎的評選,對于開展基礎科學研究、加強學科建設、總結科學研究和科技實踐的理論成果、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和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2013年初,組織各省級學會、科協進行重點學術活動項目、學術活動月項目和決策研究項目的申報。經組織評審,共選出30項重點學術活動項目、30項學術活動月項目、20項重點決策研究項目,并以項目的形式予以發布,同時進行跟蹤問效,對完成較好的項目給予經費資助,并且形成長效機制,這對于引導學術活動、提高學術交流水平、增強學會與社會經濟建設的緊密聯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河南省科協倡導所屬學會積極參與國家或地方標準的制定,努力為各級政府服務。省汽車工程學會每年都向行業及政府部門發布《河南省汽車工業發展報告》。如2012年3月,學會與省汽車協會聯合上報的地方標準《低速電動汽車通用技術條件》被列入省技術監督局《2012年度河南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省汽車工程學會在行業發展規劃編制方面也卓有成效,如2011年,汽車工程學會與省汽車協會聯合編寫完成了《河南省電動汽車發展規劃》;2012年,與省汽車協會編寫完成了《河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戰略研究》和《長垣縣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另外,省汽車協會還協助省工信廳編寫了2011、2012年度河南省汽車行動計劃、新能源汽車產業行動計劃等。
河南省科協所屬學會高度重視繼續教育工作,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省機械工程學會每年定期舉辦培訓班,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影響。如2012年,無損檢測專委會在鄭州、洛陽兩地舉辦了8期射線、滲透、磁粉、超聲培訓考核班,共計培訓476人次。同年4~5月在洛陽市無損檢測分會舉辦了4期資格認證和延期/換證的集中培訓考核班,來自本地區和省內以及北京、上海、內蒙、浙江、遼寧、黑龍江等省市的165名學員參加了288項培訓和認證考試,98%的學員通過了中國無損檢測學會認證機構的考試認證,并且取得了與歐盟互認的等級資格證書。熱處理專委會開展和組織了“材料工程師”認證培訓工作,共有31人參加培訓,并且通過了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的考試。與此同時,學會還開展了中國機械工程師資格認證工作,30多人取得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頒發的機械工程師資格證書。
河南省科協大力支持省照明學會積極開展各項技術服務活動。如省發改委關于LED照明行業的發展規劃及項目評審;省科技廳照明產品新技術鑒定;全省體育場館的照明質量檢測;鄭東新區的重大照明項目方案論證;鄭州市建設中心的照明工程評標等,并且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河南省土地學會開展科技評價活動。如2012年,聯合辦會單位河南省國土資源調查規劃院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并組織人員編寫了《河南省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實施細則》、《河南省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實施細則》等文件,指導和規范了全省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
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積極開展科技獎勵活動。如2012年,主辦“河南省首屆建筑設計獎”,共評出124個獲獎項目;2013年,主辦河南省建設工程質量“中原金杯獎”評選活動,得到了省住建廳的肯定和支持。
河南省氣象學會開展科研項目評估工作。如2012~2013年主持完成了《河南省氣象科普發展規劃》、《河南省氣象局科技信息管理系統》,并且還承擔了《河南省氣象現代化指標體系》評估任務。
河南省科協開展的優秀學會創建活動,對于學會開展承接政府部門有關委托工作、參與科技評價、開展科技獎勵、組織政策咨詢、提供技術服務、制定行業和技術標準、參與法律法規及行業發展規劃編制、促進科技教育普及與傳播、保障民生等工作起到了支持、引導、鼓勵和促進作用。
動態
行業協會商會脫離“官辦”方案即將出臺
近日,民政部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副局長李勇在接受“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時說,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的總體方案目前已進入修改階段,很快將會出臺。出臺后,民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認真組織實施,會選擇100家左右全國性的行業協會商會先行試點,在此基礎上推開這項工作。
據介紹,2014年民政部和地方民政部門開展了行業協會商業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等4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的試點工作,全國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已超過3萬個。針對有網友評價一些行業協會“戴著市場的帽子,拿著政府的鞭子,坐著行業的轎子,收著企業的票子,供著官員兼職的位子”,李勇表示,目前全國行業協會商會有7萬多家,總體來看成績值得肯定,但由于歷史原因,身上難免帶有一些官辦習氣。李勇說,按照中央要求,由發改委和民政部共同牽頭,十幾個部門組成聯合工作小組,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工作,已將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的總體方案拿出,今年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工作會議上正式討論了該方案。“現在根據會上有關部門、領導提的意見,正抓緊時間修改,很快將會出臺。行業協會和商會與行政管理機關脫鉤工作,對于政府簡政放權、轉移職能,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值得期待。”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