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華
【摘 要】幼兒園大班是幼兒人生轉折的關鍵時期,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建立自信,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尤為重要。幼兒好模仿,善學易變,很容易受環境和他人言行的影響,因此,積極的心理暗示對幼兒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帶給孩子的是積極的認識和體驗,讓孩子于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認識、言行舉止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質。所以,本文主要通過積極的、鼓勵的、正面的、中懇的語言和親切的體態、合理的目標、正面的評價以及良好的班級氛圍等方面來給幼兒以積極的性理暗示,促進幼兒積極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大班幼兒;積極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心理現象。它是人或環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出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這種信息,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的一種心理現象。暗示分自暗示與他暗示兩種。他暗示,是指個體與他人交往中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別人使自己的情緒和意志發生作用。在這里我們主要針對的是他暗示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幼兒園是孩子轉變自身角色,適應主導活動變化的過渡時期,也是影響孩子未來發展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幼兒園三年的生活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將決定孩子對學習生活的態度和趨向,并可能影響他們將來的學業和社會成就。為了讓幼兒對園學習感興趣,盡快融入到新的集體中來,將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現出來,我們嘗試著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幫助他們。
在幼兒眼中,教師往往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所不能的,教師職業在幼兒心中充滿神圣感。孩子的年紀越小,這種感覺越強烈,故他們很容易接受老師的影響和暗示,這是我們廣大幼兒教師順利開展工作的有利條件。
一、豐富的語言對幼兒的心理暗示
“老師說我有進步,加油噢……”
心理暗示重在使用恰當的語言,其中有積極的語言對養成好習慣的作用;有鼓勵的語言激勵學習者天天進步的;也有正面的語言引導應用學習效果的;還有當出現錯誤時老師中懇語言勸導的。在這樣眾多的心理暗示語言的運用下提高一幼兒對學習的興趣。
(一)用積極的語言使他們愛學
剛入園的幼兒對老師崇拜有加,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這時老師的語言處處都要有著一股積極的因素,一般要以積極的語言來規范行為,對做得好的幼兒予以肯定,嘉獎。在此類語言的暗示作用在于為大家樹立學習的典范,將不良的做法及時改正,形成一種自覺的行為。
(二)用激勵的語言讓他們想學
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是始終都保持著一股好學的勁頭的,等開學一段時間后,新鮮的感覺過了。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就會出現情緒低沉、聽講走神、做小動作、發不發言無所謂等現象。老師此時根據具體情況將暗示語進行調整。如對正在不專心的幼兒說“聰明的小朋友應該是耳朵聽得最快,眼睛看得最快,這樣腦子才能想得最快、小嘴巴才能說對。只有聽講了才能按老師的要求來回答問題,誰想做個聰明的小朋友呢?”這時,在老師鼓勵的語言暗示下,在玩的停止了他們的動作,在走神的眼睛看到了老師,說不到的都想做個聰明的孩子,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來了。也就會想、會說了。
(三)用正面的語言給他們指路
幼兒的學習過程包含了感知、理解、運用等幾個環節,在學的過程中常用積極的、鼓勵的語言來暗示他們,收效不錯。而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由于他們年齡小、語言的理解能力還不夠強,缺乏對錯誤的分辨,因此在練習和復習過程中應盡量使用正面的語言暗示,如在認識數時,用平靜的語言、正面的語言來加以引導。“我們要從上到下一題一題地認真看。看誰最仔細。”而決不能用“不要漏題!”這樣的語言來刺激他們,否則,一定是事與愿違,越是想不讓他們漏題,就偏偏有很多幼兒都漏題。這樣就起到了很不好的負面效應。
(四)用中懇的語言勸他們改變
不是所有的幼兒都喜歡聽積極、鼓勵、正面的語言的。對那些常犯錯,承認得快,沒有任何改變的幼兒,就要用比較中懇的語言來引導他們。比如說找他們談談心,了解他們的想法,依據他們各自的特點來對癥下藥。用交朋友的方式來和他們聊,聽他們說說心里的想法。用平等的方式中懇地提出建議,勸導他們。用這樣的語言使小朋友感到犯錯不可怕,只要有決心改了就好。
二、親切的體態對幼兒的心理暗示
“我不孤單,老師喜歡我,小朋友也很喜歡我……”
人們常說教師是吃開口飯的,確實,教師對幼兒的教育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語言實現的,但教師對幼兒的教育不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身正為師,德高為范”,教師良好的行為本身就是對幼兒無聲的教育。當你蹲下身,拾起一張紙屑,幼兒怎會對地上的垃圾視而不見;當幼兒生病時,你摸摸他的額頭,并送上一杯熱水,他怎會感受不到你的關心;當他正在做小動作,你走過去,摸摸他的頭,他就會羞紅了臉;當他有進步,你朝他翹翹大拇指,他會興奮得漲紅了臉……雖然你什么也沒說,但你的體態卻向他傳達一切。即使是同樣一句話,或者你板著臉,目無表情,或者你帶著笑,充滿鼓勵,幼兒受到的信息是不一樣的。
三、正面的評價對幼兒的心理暗示
“原來,在老師、小朋友眼中我也很不錯的……”
高爾基說:“一個孩子,你說他好了,他就好了。”這句話雖然樸實無華,但卻富有哲理。人經常給自己或被他人貼上種種標簽,在貼上去之后,你就會變成自己認為或他人認為是這樣的人。所以,我們在評價幼兒時,應注意全面評價幼兒,發掘其身上的閃光點,以此帶動其他方面。在評價過程中,除了教師評價,也應讓幼兒自己、同伴、家長也參與評價,使評價更客觀、公正、全面。評價的方面也應是多方面的,如愿意幫助小朋友,關心他人,可評為“愛心小天使”;熱愛勞動,愿為班級服務可評為“服務小明星”;體育出色可評為“奧運小冠軍”……
積極的心理暗示是教師手中的點金棒,是幼兒成長的催化劑。他需要教師擁有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識,更需要有對教育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對幼兒有滿腔的愛,只有這樣,你才會在自覺中或不自覺中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去影響幼兒,激勵幼兒,與幼兒一起走向成功。
積極的心理暗示就像陽光,是孩子們在成長中最最需要的東西。我們還猶疑什么呢?不要再吝嗇贊美之詞,讓我們的孩子在積極的心理暗示的燦爛陽光里健康成長吧!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東方藝術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