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
【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對其思想行為起到了規范性的作用。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立,可以在根本意義上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及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而在整個時代發展的過程中占有較為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途徑選擇
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在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及發展的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社會主義發展轉型的過程中,國家在發展的同時面臨著市場經濟的劇烈變化。因此,在大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要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就應該逐漸優化基本的教育模式,激發學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從而在根本意義上促進馬克思主義理念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及時掌握基本的社會動態,樹立正確性的發展方向,從而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式的建立可以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
一、核心價值觀與核心價值體系的關系
在現階段高等院校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們的核心價值觀念是較為重要的內容形式,因此,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理清核心價值觀與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關系,從而為整個社會的發展提供充分性的保證。首先,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內容,兩者相互聯系,在制度實施的過程中具有高度的內在一致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都代表著中國文化的前進方向,同時也充分體現著社會主義基本形態的本質,通過這種觀念的建立,可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比,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的語言形式更為具體,核心的理念較為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容體系,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較為明確的指出了國家、社會及公民的基本價值目標、機制取向等內容。通過對不同內容的提出,可以更充分的體現出規范性的實踐要求,近而使整個工作內容的建立可以得到充分性的提高。最后,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建立過程中,應深充分把握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核心價值體系之間的關系,合理的利用高校中人文科學等研究內容的優勢性,從而充分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基本性問題。提高社會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理解,更應該充分把握住大學生的思想特點以及基本的價值取向,激發大學生形成較為明確的培育方法,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出新的對策,從而為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建立提供充分性的保證。
二、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現狀
(一)價值觀的形成趨于多元化
對于當代的大學生而言,主要的構成群體是90后,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所處的環境更能充分體會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偉大成就。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具有競爭意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努力上進,在社會生活中希望掌握更多的本領,在整個發展的過程中會主動擁護黨的領導。具有較為開闊的視野。但是,隨著多元化社會形式的形成,不同形式的社會形式對于大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價值觀念。特別是在現階段信息時代的發展過程中,通過網絡平臺的建立使他們了解到多元化的社會形式。對于一些思想尚未成熟的學生而言,通過對不同信息形式的收集,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他們的成長造成影響。這些問題的出現會使很多學生重視金錢利益而無團隊意識、重個人才能而輕視道德品質。因此,針對這些現象的出現,應該逐漸引起我們的重視。
(二)在實踐的同時出現執行分離的矛盾
在當代的大學生中,對于知識的學習、能力的鍛煉以及素質的提升,主要都是通過實踐鍛煉來獲得。所以,在高校課程的建立及學習過程中,他們會積極的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在整個過程中對于書本中枯燥的理論知識會產生厭煩的心理,希望通過團隊合作學習獲得更多知識的體驗。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當代大學生是理想主義,同時也是實踐主義。但是,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尚未定型,所以,當傳統的社會形式與理想的價值發生沖突時,他們的基本行為也會隨之產生一定的矛盾。在學習及生活的過程中,他們掌握基本的道德知識,卻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們具有良好的愛國主義精神,但是缺乏一定的主人翁意識。因此,在現階段優化大學生行為發展的過程中,就應該通過核心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培育,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要求大學生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以這“三個倡導”為內核的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有力保證。
三、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選擇
(一)營造健康的校園文化形式
對于大學生而言,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過程中,在學校的時間是相對較長的,因此,濃郁校園文化的建立和人文氛圍的營造,對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有一定的作用。在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及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校園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積極發動學生參與社會志愿活動,使學生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模式,實現校園人文氛圍的隱性教育功能。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過程中,要尤其注重培育和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凝聚力,通過正確性輿論模式的建立引導學生們進行科學性的學習,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形成核心性的價值觀,從而為學生們的全面發展提供充分性的保證。
(二)開展社會實踐的活動形式
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社會實踐內容的建立是優化學生發展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們全面發展以及核心價值觀建立的重要性保證。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在根本意義上理解社會主義核心的價值觀,還可以為學生們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提供充分的保證。與此同時,學生在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過程中,應該注重實踐性的課程教育模式,充分結合學生們的發展需求,在教學目標中科學的設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能力以及基本的教學體系,在學習的過程中堅持課內與課外內容的充分結合,定期組織學生們深入農村、企業及社區,開展多元化的社會實踐活動,還可以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等活動,使學生們充分了解整個社會發展的基本現狀,為大學生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實踐依據。
(三)建立科學性的評價激勵制度
在現階段大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科學的評價機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們核心價值觀的形成起到向導的作用。因此,為了提高大學生綜合性的素質評價機制,我們可以在探索的過程中優化評價機制。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調節學生們的評分機制,對學生們參加實踐活動的實際行為進行充分的考核,及時優化現階段德育方面的教育,從而使相關的評價機制可以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化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提高。與此同時,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在根本意義上優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使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積極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應該逐漸引導當代大學生形成正確性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認真學習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大學生的實際狀況的基礎上,通過營造校園人文氣息、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等多種途徑,實現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讓每一位大學生都能夠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
【參考文獻】
[1]張丁杰,曾賢貴.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的構建[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67-75
[2]陳思.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
[3]吳歡.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實效性研究[D].西南大學.2014
[4]李蕓.淺析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2.(7)
[5]宋培培,李慧.淺析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特征及教育對策[J].法制與社會(旬刊).2012.(8)
(作者單位: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