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雪,鄭立新
(佳木斯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資源,是人類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得并用于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資源城市,是指以當地不可再生資源的開采和加工為主要生產經營活動資源而發展經濟的城市。大慶是中國重要的資源城市之一,也是世界十大油田之一。
1953年,以著名地質勘探學家李四光為主要代表向中共中央匯報,建議在我國的華北平原和松嫩平原上尋找油田。自此以后,歷經6年的艱苦努力終于在1959年9月26日的上午,在黑龍江省肇州縣大同鎮附近,“松基三井”鉆出了大慶的第一口工業油源井,從此中國便摘下了“貧油國”的帽子,不再以用“洋油”為主。恰逢當時,正是新中國建立10周年的大喜之日,因此,周恩來總理便將開采出油源的大同鎮更名為“大慶”。
從1959年大慶打出的第一口井開始,時至今日已有55年的歷史。這55年來,大慶人以開采石油為驕傲、以將石油能源有效地轉換和開發為己任,就這樣依托著石油他們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自1959年發現石油以來,大慶已經連續開采了55年,累計開采量已達22億噸。日前據不完善統計,大慶石油的已知勘探儲量為60億噸,減去現已開采和消耗完的部分,剩下部分不到40億噸。而這不足40億噸的儲量大部分為難采儲量,這意味著未來50年的大慶很難再像前50年那樣持續高產。根據對以往開采量的數據統計,1999年為14.06億噸,到2007年已開采20億噸,再到2014年的22億噸,足以證明大慶石油的開采量在下降。
回首過去,自1976年以后大慶石油的年產量持續保持在5 000萬噸以上,并連續保持了27年,而世界上其他同類油田的最高穩產紀錄僅為12年,一般的也只有3—5年,那時的大慶無疑是創造了一個奇跡,因此那時的大慶是中國的驕傲。自2003年以后,大慶開采原油的總產量降到5 000萬噸以下,并每年下調一次,到2010年已下調至3 800萬噸。為將開采量穩產到4 000萬噸,大慶的石油人必須使用世界級的先進技術,如用注入氣體或者是注水等方法來提高產量。盡管如此,大慶的開采量依舊在下降。我們在開篇時提到過資源,石油屬于資源且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所以如果無計劃地肆意開采,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親手將自己的子孫變成了“油荒國”的國民。
1.大慶的石油化工行業
主要生產經營的種類包括:油氣勘探、鉆井和采油工程、油氣輸送、原油儲運、石油煉制、化工生產、油品銷售等,是目前大慶最為主要的支柱型產業。其主要的行業特點是:危險性大、易燃、易爆、易泄漏,并且有毒有害,屬于具有高發型意外傷亡事故的行業。而且石化生產工藝技術復雜、運行條件苛刻,易發生災難性事故。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經歷很多物理化學過程和傳質、傳熱單元操作,一些過程控制條件異常苛刻,如高溫、高壓、低溫、真空等。其裝置技術密集、資金密集,裝置大型化,生產規模大大型化,且連續性強,所以易發生事故,還會因個別事故影響全局,同時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
2.大慶的煉化行業
煉化行業同樣屬于原油的深加工行業,它的主要經營方面不同于石化行業。其種類包括聚丙烯的加工生產、潤滑油的生產及汽油、柴油、煤油的生產和石蠟制造等,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化工產業。雖然它與石油化工行業的生產經營的方向不同,但是它們的性質是一樣的,均屬于高危產業,同樣具有危險性大、易燃、易爆、易泄漏、有毒有害以及易發生高死亡率的特點。
3.大慶原油開采數量的現狀
在原油開采量日趨緊張的大環境下,為結合國家“堅持走可持續發展”路線的方針,就必須要降低原油的開采量。與此同時,還要以最科學(如:每年4 000萬噸)的數據繼續保證原油開采量能夠持續穩產,以確保人民能夠正常的使用資源至少不會給人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為了在這個基礎上保證大慶原有的GDP數值不出現下降的趨勢,就需要大力發展原油深加工行業,以此來擴大生產力、提高或保持部分市民的收入,繼而擴大內需、發展第三產業。
1.發展道路的選擇
時至今日,大慶是應該繼續固守還是應該選擇改變呢?這關乎于這座城市的未來,它將會完美的詮釋出這座城市轉型與發展后的意義。實際上,很多能源型的城市在經歷過一段或者一個大時期的輝煌昌盛之后,往往面臨著同一個問題:能源枯竭。正所謂物極必反,人們在某個地方發現某種能源的時候,就會大肆開采開發利用,在這個過程中,這個被開采開發的地區慢慢發展了起來,工業化程度日益增長,隨之而來的是經濟的飛速增長,城市化的進程也越來越快。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資源變得枯竭,城市失去了最主要的經濟依靠,這個時候往往要做出選擇,是固守資源型城市的老路,還是等到真正“彈盡糧絕”時候,成為一座空城、廢城,亦或是從現在起犧牲掉自己固有的種種優勢,開始轉型?
2.參考世界能源城市成功轉型的案例
德國魯爾工業區,曾經是德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煤炭出產工業區,區內不但城市密集、人口眾多,而且毗鄰歐洲各大工業基地,其得天獨厚的水利條件更是為其提供了獨一無二的運輸和電力供應,一度被譽為“德國工業的心臟”。可是20世紀50年代后,隨著室友工業的漸漸興起,加之煤炭的開采量也不如以前穩定,魯爾區一度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繼續開采煤炭走老路,還是發展第三產業以及煤炭相關產業來謀求生存?魯爾區毅然決然的抓住了這次機會,靠著煤炭起家的優勢,大力發展了石油化工工業,啤酒產業和一些輕工業產業也在這一時期忽然崛起。隨后70年代,電子電氣工業嶄露頭角,魯爾區又一次依靠著它敏銳的嗅覺以及敢為人先的精神緊緊抓住了這次潮流。時至今日,與其他戰后依靠煤炭起家的老工業基地相比,魯爾區不但沒有變得越發衰退,反而依靠著一次又一次的轉型和內部結構調整而變得越發具有生命力,現在仍在德國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魯爾區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看出,依靠煤炭起家的魯爾工業區對煤炭的綜合利用,同時對煉焦、電力等方面的一定的實力和經驗,為其隨后的轉型和內部結構優化調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其最終沒有淘汰在滾滾歷史車輪之下,反而越發煥然新生。
1.旅游業
旅游業屬于第三產業中較為特殊的產業,它既可以將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打造成文明之都,也可以將一座具有摩登現代氣息的新型城市塑造成時尚之都。所以說,旅游業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大慶根據這一特色再結合自身的先決條件,已將自己成功的打造成為“百湖之城”。現在的大慶已擁有如:林甸溫泉、鐵人紀念館、龍鳳濕地、大慶石油科技館、連環湖、鶴鳴湖、杜爾伯特草原等55個旅游景點,儼然成為一座新型的旅游型城市。從2013年開始,大慶的旅游業已漸入佳境,接待游客達1 209萬人次,總收入達58.8億元人民幣;2014年11個月的收入近7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接待游客1 300萬人次,同比增長了15%之多,依此看來發展旅游業是勢在必得的事。
旅游業的另一個特色,是具有鏈條作用。將旅游業發展起來的同時,它會帶動起通訊業、交通樞紐業,飲食業和住宿業的發展。這樣看來,當大慶的能源真的枯竭的那一天,大慶人依舊可以生活在這片熱土上,不必去擔心大慶因為失去賴以生存的石油產業而變成一座“空城”,到那時旅游業將會取代石油產業而成為大慶的新一代重要的支柱型產業之一。
2.旅游業對交通業、餐飲業、住宿業的影響
一座發達的城市它的流動人口必然眾多,因而它的交通業一定非常發達、餐飲和住宿業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將大慶慢慢的轉型為旅游型城市,也就意味著將大幅度的提高人口流通速度,從而使交通業、餐飲業和住宿業等得到快速有效的發展。與此同時,與交通、餐飲、住宿等有關的一系列產業也會得到相應的發展,例如,蔬菜、水果、床品、燈具等營銷行業,以及裝修、家電銷售等眾多領域也同樣會得到發展的機會,這一系列的營運活動促進了商品的流通,同時也起到了擴大內需的作用,由此看來發展旅游業是大慶走“可持續發展”路線的重要一步。
3.發展第三產業可以加速大慶的城市建設
第三產業是指除了第一產業(農業)和第二產業(工業)以外的其他各業,如交通、郵電通訊、商業、房地產、金融、文化教育、廣播電視、衛生體育等。縱觀世界,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也同樣發達;微觀國內,大城市的第三產業要比中小型城市的發達數倍。因此,預想加快大慶的發展速度就應將大慶轉型為以發展第三產業為主的城市。
[1]常樂天.我國啟動一項突破性石油開采技術計劃[J].石油礦場機械,2005,(4).
[2]羅強,王成善.中國的能源問題與可持續發展[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
[3]張嘉懿.石油開采過程中廢水處理技術探究[J].科技資訊,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