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強 李曉燕
語文教學的靈魂是情感。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推進教學過程優化的助推器,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以情動人,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因素,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注重情感教育,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高中語文情感教育人生觀道德觀語文教學的靈魂是情感。唐代大文豪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本、教師和學生三者之間的情感決定了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性。高中語文教學做到以情動人,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推進教學過程優化的助推器,極大地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人文性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之一,語文教學有利于學生情操的陶冶、心智的開啟。情感教育是打開語文殿堂的鑰匙。這就要求我們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因素,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如此語文教學質量就會得到極大的提高。結合自己的教學認識與實踐,淺談一下高中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
一、準確把握情感教育的含義及重要意義
高中語文的情感教育就是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情感的積極作用,影響學生健康人格的正常發展,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蘇霍姆林斯基就說過:“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撒在這塊土地上。”由此可見情感教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高中階段學生的情感處于形成并逐漸定型期,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行。
高中語文教學實施情感教育的具有重要的意義。新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語文的情感目標是課程目標之一。情感因素的內涵、特征決定了人在學習和發展中的特殊作用。高中階段語文教學的情感目標側重于學生的興趣、動機、自信和合作等情感因素。高中階段的學生處于性格定型期,自我規劃、自我監控和自我調節等認知能力逐漸得到了提高,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學生必須“有正確的語文學習動機,明確語文學習的目的。”達到“保持學習語文的愿望和興趣”“有較強的自信心”,實現“在學習中有較強的合作精神”“愿意與他人分享各種學習資源”“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增長“尊重漢民族文化”的文化意識,以及具備“合作精神”品格。長期以來,應試教育機制造就了在教學過程中對情感教育的忽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情感的積累和發展,造成學生“情感空白”,學生面對的是一些“冷冰冰”的語言文字或語法規則,造成語言輸入的效率低下,還影響學生出現消極情感,如部分學生缺乏自信、焦慮、厭學等。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情感教育,整合優化教學過程,在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同時也促進學生情感、品行的健康發展,這就實現了語文教學本質的回歸。所以,高中語文教學把情感教育作為課程目標之一符合現代教育的理念,具有科學的現實意義。
二、新課導入時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激發學生情感
新課的導入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梁,在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穎獨特的導入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新課的導入作為教學課程的第一個環節,可以點燃學生的求知欲、煥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有準備、有目的地進入新課的學習,同時為新課的開展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新奇獨特的導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深深地吸引到課堂上來。讓學生盡快進入教學環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我在教授《我的母親》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同學們,我們都學習過孟郊的《游子吟》,這是一首贊美母愛的詩歌,同學們還能背這首古詩嗎?這首詩寫出了母親對游學在外孩子細膩的愛,它撥動無數讀者的心弦。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黑夜里的一盞明燈,點亮我們的心路。母愛,是雨天里的一把傘,為我們撐起一方晴空。世界上,還有誰比媽媽讓我們牽掛?彎彎山路口,那是母親的叮嚀;脈脈斜暉中,那母親的呼喚……你們聽到了嗎,那殷切的呼喚正從小巷深處傳來……今天,我們就走進著名作家胡適先生的《我的母親》,聆聽一段關于母愛的動人故事……這樣的課堂導入有效地喚起學生對母愛的關注,學生帶著對母親深深的愛進入語文學習。
三、深入挖掘教材文本的德育價值,進行情感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
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課文的解讀,引導學生做到循文求意,因意悟文。深入挖掘課文中的德育價值,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可以按課文感知、閱讀理解、評價鑒賞三個環節進行。通過分析鑒賞課文,挖掘文章中的道德品質教育的內容,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教育。我在講授《項鏈》這篇文章時候,我組織學生交流討論:你是如何看待馬蒂爾德這個人物的?通過學習和討論,學生一致認為:虛榮要不得;一個人應具備誠實的品德。同時向學生拓展補充:孔子關于誠實的論述:“內不欺己,外不欺人。”孟子:“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通過列舉古代圣人對誠實論述的名言名句來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學生就會逐漸把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為中,也就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四、引導學生正確的品讀感悟,強化學生的情感教育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需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的品讀、感悟。選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經過時代錘煉的經典文章,每篇文章都蘊含著作者真摯的情感,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認真品讀文章,揣摩作者的心境,感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進而感知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圖。古人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一遍有一遍的收獲,在讀中感悟,從讀中升華情感。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聲讀,讀出感情,讀出感悟,教師要適時地從各個方面進行示范、指導。在講授學習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文時,朗讀的節奏、語音、語調、語速,會使人產生美的感受,在朗讀中感受文章的優美意境,享受文言文的獨特魅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進行情感教育意義重大,它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情感教育是對傳統教學的創新,它服務于現代語文教學,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把情感教育真正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潛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參考文獻:
[1]李姝麗,樊彩霞.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科情感.2011.
[2]馮萍.關于高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思考.2012.
[3]朱英.淺析新課程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4]周桃英.高中語文情感教育的內容與方法.閱讀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