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競
[摘 要]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步入了產業轉型發展的新階段,倉儲物流業的發展,是基于社會發展而產生,是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我國倉儲物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資源利用率低,資源產出比不高;品牌建設滯后,發展理念陳舊;政策不完備,倉儲物流發展受阻;市場定價弱,缺乏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等方面。我國今后推進倉儲物流業發展應實現集合聚集,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信息融合,建設完善的信息系統;依托創新推動發展,優化倉儲物流發展的環境;落實指標體系建設,引導倉儲物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倉儲物流;現狀;發展;途徑
[中圖分類號] F420 [文獻標識碼] B
一、倉儲物流的特征及類型
(一)倉儲物流的顯著特征
1.動靜結合。倉儲物流是現代物流的重要環節,物資入庫之后,其在很大一部分時間內處于靜止狀態,體現出“倉儲性”,但倉儲物流業體現出“動態性”,也就是需要進行抽查檢驗等行為,以至于物資在倉儲中處于動態。因此,倉儲物流表現出動態結合的顯著特性,突出倉儲性的同時,也體現動態性。
2.承上啟下。倉儲是現代物流的中間環節,其前末端都與運輸過程銜接。因此,在整個物流過程之中,倉儲是承上啟下的紐帶,重要地位十分顯著。
3.流程復雜。物資經交通運輸,進入倉儲物流系統之后,需要進行一系列的作業流程。如,收、儲、檢、保管、包裝加工等。因此,管理流程多、管理手段繁雜,以至于倉儲物流業有別于其他物流環節。
(二)倉儲物流的類型
當前,倉儲物流業快速發展,并主要分為如圖1所示的三大類型。
1.儲存中心型倉儲物流。儲存中心型倉儲物流,強調以倉庫儲存為主,主要用于對物資的保存和管理。如,為企業提供生產材料或零部件等,這在很大程度上為企業的經營發展降低了風險,推動企業零庫存物資管理模式的構建。
2.物流中心型倉儲物流。物流中心型倉儲物流突出“物流性”,提供存儲以外的其他作業活動,如配送、加工等作業活動。這在很大程度上為大型制造廠提供了良好的倉儲物流服務,是廠商與配送中心的紐帶,處于物流的中游。
3.配送中心型倉儲物流。配送中心型倉儲物流,強調配送、發貨等功能的實現,這就強調其處于物流的下流位置。
二、我國倉儲物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資源利用率低,資源產出比不高
對于倉儲物流,其一是占地面積大;二是地方貢獻小,以至于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十分突出。首先,倉儲物流需要大量的土地作為物流中心,對于幾十畝到上百畝的用地建設,加劇了土地資源的緊張;其次,當前,在倉儲物流的稅收方面,每畝稅收小于1萬元,這就是說,倉儲物流對于地方財政稅收的貢獻較小,存在發展的制約性;三是資源利用率低。從全國來看,我國倉儲物流業普遍存在倉庫利用率低,且缺乏顯著的效果。這樣一來,倉庫閑置問題突出,造成資源上的幾大浪費。
(二)品牌建設滯后,發展理念陳舊
我國正處于產業結構專業期,倉儲物流業作為服務業產業,其發展勢頭良好。但是,企業“重生產、輕物流”的現實問題仍然存在。一方面,企業缺乏現代物流理念,思想認識不到位,以至于出現物流資源缺乏有效整合,存在嚴重的物流資源浪費。在傳統物流觀念中,簡單的“倉庫+陳隊”的物流認識仍影響著現代企業,在現代物流也的發展中表現出被動性,物流主動性不強;另一方面,傳統的物流服務模式,難以形成一體化的物流服務。并且,傳統物流模式的層次低,相對比較落后,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的發展需求。此外,物流企業注重規模化建設以及業務量的擴大,而忽視了品牌建設所形成的社會效應。于是,當前的倉儲物流企業在集約化和規范化建設等方面,仍比較欠缺。
(三)政策不完備,倉儲物流發展受阻
倉儲物流作為現代物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健康發展的推進依托于完備的政策支撐,為倉儲物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內外環境。但是,我國倉儲物流發展起步晚,在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出臺方面,表現一定的滯后性與不完善性。2012年,我國實施營改增,增值稅率也發生了一定變化。具體如圖2所示。從中可以看出,國家在政策上正做出調整,以促進倉儲物流業發展,但顯然仍存在不足:(1)不同地區,倉儲物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同,導致我國倉儲物流業發展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2)政策扶持力度與范圍仍是捉襟見肘,難以全面而有效的推動全國倉儲物流業的發展,這顯然需要不斷地優化與調整。
(四)市場定價弱,缺乏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
當前,在物流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諸多不良的發展形態日益突顯。(1)企業間存在惡意性競爭。面對多元化的市場環境,僧多粥少的問題比較突出,以至于競爭行為逐步發生轉變;(2)倉儲物流業仍處于各自為營的狀態,缺乏有效的聯合。于是乎,在這種情形之下,倉儲物流業缺乏市場定價能力,處于被動狀態下的發展,顯然無法立足于長遠。一味的低價競爭,反而會導致倉儲物流業萎靡;(3)當前,倉儲物流指標評價體系尚未完善,以至于在投資效益、安全生產等方面,并為做出明確的規定,這反而不利于物流業可持續的健康發展。
三、我國倉儲物流業發展的途徑
(一)實現集合聚集,提高資源利用率
我國倉儲物流業處于發展階段,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十分突出,這成為制約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要轉變思想觀念,立足于倉儲物流的現狀,提高倉儲物流建設的規范化,嚴格控制盲目建設、重復建設等問題出現。并且,要強調“分工合理”原則的有效實踐,做到突出特色,謀求更好的發展;其次,對于傳統物流企業,應鼓勵其在現有的資源之上,實現對物流功能的延伸和繼集成,強化資源的充分利用;再次,企業之間要強化物流合作,惡性的競爭行為,不僅不利于推進倉儲物流業的發展,而且損害了雙方利用。因此,企業之間應務實合作發展,逐步建立供應鏈管理的合作關系;最后,政府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引導協調作用,引導倉儲物流企業的整合集聚,并鼓勵企業在立足自身發展的需求之上,實現企業物流的重組,提高物流資源的利用。endprint
(二)實現信息融合,建設完善的信息系統
倉儲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應著力于完善的信息化系統。通過信息融合,實現倉儲物流業的現代化發展。(1)各地應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物流信息及資源共享。并且,要鼓勵倉儲物流業企業信息化建設,對于已建立信息系統的企業,要逐步的優化業務流程,提高物流服務的質量,充分依托信息化建設推動倉儲物流業的發展;(2)積極推進電商物流服務建設,逐步實現以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為主要載體的新形態。例如,在浙江嘉善縣,其著力于電商物流服務建設,通過打造嘉善懂不現代物流產業,推動電商服務建設,逐步形成集中小網商、商務企業、電商服務企業為一體的集聚平臺。這樣一來,可以有效發揮資源整合效應,推進倉儲物流業的發展。
(三)依托創新推動發展,優化倉儲物流發展的環境
創新是倉儲物流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強化改革中拓展視野,謀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首先,在傳統服務模式的基礎之上,要尋求服務模式的多樣化。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引導力度,推動企業逐步轉變服務方式;另一方面,要狠抓落實服務內容升級,充分立足于市場需求,實現一體化的倉儲模式;其次,理念要創新,切實做到強化市場建設,從本質上優化倉儲物流業的發展環境。當前,我國倉儲物流業的市場建設現代比較滯后,政府不僅僅要出臺政策,引導市場的建設與發展,同時也要鼓勵企業抓住發展的基于,逐步強化倉儲建設功能的多樣化;再次,結合循環經濟建設,大力鼓勵和扶持生態型倉儲物流園的建設。
(四)落實指標體系建設,引導倉儲物流業可持續發展
指標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是倉儲物流業發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政府決策的直觀依據。因此,首先,建立統計指標系統。通過科學合理的倉儲物流統計及調查,指導倉儲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次,完善前期準入評價。倉儲物流的建設應受到一定的準入現狀,便于提高倉儲物流業發展。特別是對于引導倉儲物流產業布局、投資效益及品牌建設等方面,起到積極的重要作用;再次,建立健全后續跟蹤評價機制,規范并引導倉儲物流企業的發展。因此,面對倉儲物流的快速發展,引導倉儲物流的可持續發展,才是深化建設發展的重點。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物流業的不斷發展,倉儲物流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一方面倉儲物流適應于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是產業與流通中的重要環節;另一方面,倉儲物流業的發展,推進了現代物流發展,是重要的組織形式。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著力于倉儲物流業的發展,一是要突顯創新為導向下的發展;二是要實現信息化建設,夯實其發展的內部環境;三是要落實指標體系建設,引導倉儲物流業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苗云飛.我國倉儲物流業發展現狀及趨勢[J].鐵路采購與物流,2009(8)
[2]魏洪濤.淺談鋼鐵倉儲物流業存在的問題[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3(4)
[3]曉青.信息化驅動商品倉儲物流業的未來[J].鐵路采購與物流,2010(12)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