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焰
[摘 要] 隨著我國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實現國際貿易的便利化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以搭建單一政府信息交流平臺,通過大數據共享,提高相關部門工作效率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成為實現國際貿易便利化的重要舉措。很多國家已成立單一的政府監管部門,公共的信息處理系統。而我國政府部門監管能力低,服務意識欠缺、程序繁復、通關效率低、模式陳舊,不能與國際接軌。為建立我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應統一信息資料標準,簡化手續流程,提高服務意識,推行貿易電子化。
[關鍵詞]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便利化措施;國際標準;模式
[中圖分類號] F830 [文獻標識碼] B
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含義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是指為了達到進出口管理相關機構要求而建立的一個政府信息交流平臺,其核心價值是通過大數據共享,使商品電子數據和接入點只需提交一次即可完成相關資料登記錄入,相關監管部門再通過單一窗口平臺將電子信息反饋給進出口交易申報人,大大提高了進出口貨物交易效率,降低了貿易和運輸的綜合成本,對提高政府對外貿易部門的監管效率,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有深刻意義。
單一窗口具有結構單一化、自動系統單一化、信息處理自動化這三種基本模式。結構單一化是指由單方機構收集信息數據,在調節監管物流運輸的同時向政府部門進行信息傳遞;自動系統單一化是指進出口貿易信息和數據的自動收集、整合、傳遞工作;信息處理自動化是指交易雙方通過單一窗口平臺系統向有關部門提交貿易申報或申請處理時,有關部門審批結果通過系統自動回傳到貿易雙方。
二、其他國家或經濟體單一窗口模式
(一)機構單一模式
由國家成立單一的政府監管部門,授予其處理一切進出口貿易的監管業務職能,即機構單一模式,具有集中性,系統性的特點,機構對所受到的進出口貿易申報信息資料數據直接進行各項業務的信息分類處理,統一對進出口貿易相關業務進行監管,程序簡潔,執行起來更為高效,對提高進出口貿易便利化水平起了很大作用。例如,瑞典在1989年率先使用單一窗口,在進出口貿易中貿易雙方只需要向政府海關一次性申報貿易數據和貨運信息,海關系統會對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后自動生成電子信息報關單,業務交易完成后系統會把相關貿易信息和稅務信息輸入國家貿易統計局和國家稅務部門,再由國家貿易局和稅務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對貿易信息進行統一處理。瑞典的對外貿易機構單一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對外貿易便利程度,從形式上達到了單一窗口最高點,對提升其貿易競爭力和貿易便利化水平發揮了巨大作用。
(二)系統單一模式
由政府部門籌建,對進出口貿易相關業務的信息數據處理系統,即系統單一模式。這一模式在保持政府各監管機構職能相互獨立的同時,仍然可以進行與進出口貿易相關的電子信息數據處理,通過統一收集、整合使用相關信息,有效處理進出口業務,美國和日本正是采用這種模式,其特點在于機構分散,系統單一。
美國財政部于1995年9月正式批準建立國際貿易數據系統,在進出口貿易中貿易雙方可以通過單一系統,向美國政府海關部門和其他政府機構提交符合其規定的標準電子數據信息,政府部門對貿易商所提交的電子信息進行審核評估后再將結果以電子信息形式回復給貿易商。美國政府所建立的國際貿易數據系統單一模式有效發揮了信息系統化、管理高效化、流程簡單化等功能,優化了進出口貿易企業內外環境,不僅實現了政府部門間的有效、協調共管,減少了貿易過程中收集信息數據的環節,而且對進出口貨物的轉運、倉儲、人力資源配置都提供了相應的政府公共服務,有效改變了以往進出口貿易錯綜繁復的程序環節,從根本上控制了政府管理和貿易成本,使美國一躍成為世界貿易強國。
(三)公共平臺模式
對進出口貿易商提供的統一信息數據處理平臺即公共平臺模式,實現了貿易商信息數據的有效收集反饋,省略了許可證審查和報關前的復雜手續,通過注冊合格的電子信息資料就可以直接向不同政府的海關部門進行貿易申報,經由政府部門對申報內容進行系統處理后將結果自動反饋到貿易商計算機系統中。公共平臺模式集合了不同國家,不同經濟體監管部門系統優勢,實現了不同部門在信息收集、業務流程方面的共同協作,給進出口貿易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務體驗,單一窗口模式具有機構分散,系統集成的特點。
在1989年,新加坡作為世界新興經濟體開始使用電子信息數據交換系統,成立了基于文件與流程整合的專業跨部門機構,政府部門的積極參與和全程監管,簡化了進出口貿易程序,對信息分散的局面進行了有效整合,將不同監管部門的不同表格整合成一份統一的表格文件,進出口貿易商將申報數據一次性輸入貿易系統,貿易系統再將信息數據自動傳遞給政府各相關部門,在信息數據共享的前提下,同一份申報數據可以讓不同政府部門同時使用,使報關通關效率大為提升。
三、我國要建立單一窗口所需解決的問題
(一)政府部門監管能力低,服務意識欠缺
隨著我國近年來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進出口貨物量呈幾何狀上升,這使海關部門管理工作變得更為復雜困難,與之相應的政府機構、貿易設施、職能人員都處于較低水平,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現代對外貿易的發展需求,主要表現在海關部門管理人員對貿易結構意識不足,進出口業務管理水平低,海關人力資源不足,報關通關手續繁瑣,在貿易許可證的審查上進度慢,效率差。基層監管部門亂收費、亂執法的現象層出不窮,對貿易商的服務意識缺乏,導致不按貿易規定合法報關,偷稅漏稅,犯罪走私的現象發生,物流運輸、倉儲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這些弊病嚴重阻礙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進程。
(二)程序繁復,通關效率低
我國政府海關部門間協作程度較低,申報信息數據共享不夠全面,各部門都處于各自為戰的局面,延長了貿易貨物在港口停留時間,增加了貿易成本,通關程序繁復也導致了手續辦理復雜,耗時耗力,辦理過程中也容易出現紕漏。多站式的通關模式造成了信息數據錄入量大,工作量大,錄入效率低,易出現重復錄入、錯誤錄入的情況,浪費了資源。endprint
(三)模式陳舊,不能與國際接軌
我國貿易相關部門間對業務流程和信息數據要求各不相同,與國際標準不一致,給我國對外貿易單一窗口的建設工作帶來了難度,在通關管理方面無法實現自動化、系統化,對新信息、新資料的更新進程緩慢。因此,我國要真正做到對外貿易和國際接軌,首先要擺脫以往陳舊的模式,精簡政府有關機構,明確海關各部門職能,做到有效監管。
四、建立我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措施
(一)統一信息資料標準
要建設我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前提是建立一個標準統一的信息數據平臺,使貿易商所提交的信息數據能實現一次申報,統一錄入的標準,由數據平臺將信息傳遞給海關、質檢等不同部門,省去繁復的申報手續,多個相關部門在對申報信息進行審核后再將結果反饋給信息平臺,貿易商可根據進度實時查詢,確保能清楚知道申報工作進行到了哪一步。
統一信息平臺模式可實現貿易商申報數據的一次輸入,全程通用,從報關到質檢,從貿易到物流等都可以在統一信息平臺的基礎上完成,有關部門可通過平臺同一受理貿易申報和審核的信息資料,并可隨時接受其他部門的檢驗結果,實現了政府監管部門和貿易商之間的有效信息數據交換共享。
(二)簡化手續流程,提高服務意識
對外貿易所涉及到的監管部門較多,范圍較廣,因此,政府部門要與貿易企業共同合作,建立起更為方便快捷的機制流程,即“一站式”通關服務,省略一些需重復輸入的申報手續,加強業務流程上優化政策的實施力度,加強政府部門間的協作力度,改變職能分工不明確,各自為戰的情況。從根本上改革政府部門的監管治理方式,提高各部門的服務意識,從貿易商的基本需求出發,在申報到倉儲的各個環節做好相互配合,統一標準信息,減少工作紕漏,提高業務辦理效率。
(三)推行貿易電子化
在對外貿易活動中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接入,使各種貿易運營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紙質文件,如貿易許可證、報關單等都可以用電子形式來代替。有效簡化了基礎手續,提高了通關效率,降低了貿易成本。監管部門在實施電子化后,可實現與貿易企業數據庫的互聯,有利于有效信息、專業政策的合理共享,有利于企業把控運營成本,促進國際貿易的整體穩步發展。因此,我國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一定的地位,增強貿易競爭力,需要全面實施對外貿易標準化、電子化的推廣工作。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已成為世界上頭號貿易國,因此加強對外貿易單一窗口的建設力度和進度,改善政府海關部門和監管部門的服務職能,信息數據資料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能有效提升我國的貿易競爭力,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同時也為我國帶來了新的發展和機遇,使我國在世界對外貿易市場上占據有利地位。
[參 考 文 獻]
[1]胡涵景.實現國際貿易便利化的重要措施——建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J].標準科學,2011(11):93-96
[2]陳紅升,李碧華.中國—新加坡經濟走廊國家單一窗口建設與通關便利化研究[J].東南亞縱橫,2014(11):22-30
[3]方曉麗,朱明俠.構建“單一窗口”,提升我國貿易便利化水平[J].對外經貿實務,2014(2):21-24
[4]孟朱明.關于建立我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建議[J].中國經貿,2011(18):I0001-I0004
[5]高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構建機理與實施對策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4(10):74-77,133
[責任編輯:劉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