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文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公共文化的建設已然成為我國重要發展項目。該服務體系具有普遍、公平、方便以及多式多樣的特點。以人為本一直都是我國公共文化建設的核心理念,也是必須堅持的基本價值觀。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服務必須要深化服務意識、構建服務網絡、打造服務品牌作為工作目標,才能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文章研究了順德圖書館在公共文化建設中的服務發展和創新實踐。
關鍵詞:公共文化建設;服務體系;創新;圖書館
我國十八大會議報告指出,基于公共文化建設的基礎理論和最終的目標出發,指出人民文化權益保障,是社會文化的發展呈現出多樣化發展趨勢,讓人民的精神樣貌更加積極向上,來推進社會文化的繁榮發展。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對當前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具有積極作用,是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環節。
1 公共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與特點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質,必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建設,要實現覆蓋全社會的文化構建基本建立,必須做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鼓勵文化創新的政策環境。
社會積極參與的公共文化建設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為人們帶來文化知識、精神糧食以及先進的文化技術。但是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滿足幾點要素[1]。首先,要鼓勵扶持其相關的法律政策以及措施,將法規作為公共建設的基礎,然后,政府和社會對公共建設投入設施,提供文化建設的保障,其次,為公共文化建設提供人才,作為文化服務建設的核心動力,接下來就是開發人民群眾,人們是承載文化服務的主體,只有主體穩固建設,服務體系才能順利發展。
公共文化建設具有五種特點。一是公平性。公共文化本身就應使公平分配,設施與資源公平分布,最大程度的使群眾都能享受到公共文化的服務。二是公益性。國家發展公共文化的服務建設是為了提高人民群眾在文化服務上能享受到更大的利益,體現了人們利益高于一切的重要思想。三是豐富多樣的特性,公共文化建設所帶來的服務是多種多樣,針對于不同的文化需要提供不同相應的服務。四是方便性,公共文化建設所提供的服務都是近距離的服務,使人們都能方便享受到服務。最后是普遍性,公共服務全部面向人民群眾,使群眾可以得到無差別的文化服務待遇,這一點也有利于新的文化知識的普及。
2 公共圖書館社會職能:公益性和社會化
2.1 公益性
公共圖書館是公益性文化教育的機構,公益性是圖書館的立館之本。公共圖書館具備一定的公益性要求,能夠為廣大社會成員提供優質的服務以及無償的服務,并且不再進行報酬的索取。同時,圖書館的職能也主要是向公眾提供無償的服務。公益性原則,增強了我國對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旨在全面提升公眾的知識儲備以及信息儲備,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增強我國綜合國力。
2.2 社會化
當前社會高速發展,知識以及信息已然成為一個獨特的生產要素。人們為適應時代的發展,在不斷進行學習,實現知識體系的掌握與更新,吸收新的知識內容,應對時代發展的浪潮。人們在圖書館中獲取現代時代發展中所需的各項知識體系,因此,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提供一定的教育職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當前公共服務建設的發展程度,而社會又可通過圖書館海量的知識體系,提升公眾的整體科學文化素質。可見,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已然在現代生活中成為社會教育的根本,在信心傳播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3 公共圖書館在社會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公共圖書館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文化設施,是政府實現面向廣大群眾的文化關懷、文化享有、文化提高、文化創造的重要方式。建設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是建設公共文化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反映了21世紀我國和諧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公民文化權利,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和實現文化創新的必然要求。
公共圖書館促進現代知識信息的傳播,是參與社會教育的機構之一,要充分發揮其文化職能,向公眾傳播知識。其次,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一切服務中從讀者出發、體現人文關懷,讓讀者在知識的海洋里感受到濃厚的學術氣息和人文氛圍,提高讀者的人文素質。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圖書館已成為巨大的文化載體,不斷為讀者提供館內、館外的的各種利用文獻的便利。可見,公共圖書館在社會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面臨的將是傳承與進步的挑戰,必須強化創新意識、拓展服務形式。
4 公共圖書館在讀者服務的創新和發展
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滿足群眾閱讀需求,營造學習型社會的使命。服務是公共圖書館存在的前提和基石,所以,我們要把深化服務意識、構建服務網絡、打造服務品牌作為工作目標,以形成資訊豐富、快捷高效的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和服務體系。當前,由于互聯網的存在,公共圖書館是在一個不可控制的環境中生存,必須研究讀者隊伍、研究開發館藏資源,研究讀者服務工作方式方法,從中找出更適合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新思路。順德圖書館在開拓讀者服務工作新局面、開辟網絡服務新天地、開展延伸業務服務新舉措和開創可持續發展新環境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設想和實踐。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4.1 建設順德區的圖書館服務網絡
近年,順德圖書館加大順德公共圖書館集群的建設力度,逐步建成區、鎮(街)、村(居)三級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截至2012年,佛山市順德區已建成容桂、北滘、倫教、勒流4個鎮街圖書館,流動服務點71個。已有70個成員館已加入順德公共圖書館集群,實行統一平臺、統一管理、統一服務、一卡通用、通借通還等。順德圖書館定期配送圖書至基層,并提供業務培訓、技術指導、業務咨詢等服務,使各基層圖書館(室)更好地服務全區市民。
2012年年底,順德圖書館著手開展公共圖書館服務進校園項目,擬計劃將全區240多間中小學逐步納入順德公共圖書館集群領域。服務體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的提供公共服務的范圍與智能,實現區域公共服務體系能力的提升。
4.2 做好基層業務輔導和培訓工作
順德圖書館根椐順德的實際積極開展基層圖書館(室)的業務輔導工作,為成員館圖書館以及各村居、企業、學校圖書室的建設發展規劃提供指導意見和技術支持,并定期走訪和開展業務輔導。為進一步提升區內圖書管理員的業務水平,順德圖書館定期組織鎮街圖書館、農家書屋、各流動服務點的管理員開展業務培訓工作,指導其進行服務提升,規范管理。基層業務輔導以及培訓工作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健全了當前公共服務體系,提升了公共服務職能。
5 結論
綜上所述,想要在真正意義上達到全民文化提升的根本需求,需要將經濟發展作為核心因素,保證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公眾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可見,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作用,為公共提供社會化以及公益化的服務。
參考文獻
[1]鄔家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夏國鋒,吳理財.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述評[J].理論與改革,2011,01(11):156-160.
[3]羅云川,張彥博,阮平南.“十二五”時期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1,12(1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