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超
摘 要:乒乓球被譽為我國的國球,在世界大大小小的比賽中,乒乓球一直都肩負著為國爭光的重任,盡管體育比賽有許許多多的項目,但是對于中國人而言,沒有那一項能夠與乒乓球相媲美。然而,現在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綜合國力日漸增強,乒乓球為國爭光的歷史使命漸漸地消失,從而退回到體育本身。除此之外,在我國舉辦的北京奧運會中,乒乓球一枝獨秀的局面,也引起了我國人民對乒乓球的發展爭議。本文立足于整理分析各種不同的意見以及客觀情況的實際中,對我國乒乓球運動將來的發展道路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意見,從而為中國乒乓球運動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奧運會;乒乓球;發展趨勢
在我國舉辦的第29 屆北京奧運會中,中國乒乓球隊憑借自身完善的技術包攬了本屆奧運會中所有的乒乓球金牌。通過這一現實,我們不難發現,亞洲與歐洲在乒乓球方面的距離越來越大,這就引起了世人的思考,世界乒乓球運動會不會就此發展下去,會不會走向衰敗?中國乒乓球未來如何發展?而這也就成為人們繼奧運會之后一直思考的問題。在北京奧運會結束后,眾多乒乓球運動愛好者對乒乓球未來的發展走向顯示出了擔心。現在,針對這一現實,本文深入的分析我國乒乓球未來的發展走向。
1 北京奧運會之后,我國乒乓球運動發展的客觀環境
1.1 我國乒乓球運動發展的外部客觀環境
自從倫敦奧運會結束后,國際奧委會針對中國乒乓球隊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整,首先是吧參加單打項目的人數由三人減少到兩人,把小球變得較大些,改為11分制,在發球的時候不能遮擋,球拍使用無機膠水粘連,以及奧運會的賽制把雙打去掉,增加團體比賽等等,其實這些改變僅僅是為了控制中國隊在乒乓球方面的突出表現,但是這些改革對中國的乒乓球隊而言都無關痛癢,無論什么樣的賽制,無論幾個人參加,中國隊最后總是能夠摘得桂冠,而這些規則的改變確實的歐洲的乒乓球運動員的實力愈加的下降。盡管國際乒聯總是在試圖對中國乒乓球隊的優勢進行改革,但是不得不否認,中國的乒乓球隊的強大實力已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與之匹敵。然而國際乒聯的一系列動作引起了許多熱愛乒乓球運動的人們的置疑。究竟國際乒聯的一系列動作能不能夠促進乒乓球的健康發展,引人深思。
1.2 我國乒乓球運動發展的內部客觀環境
我國乒乓球運動取得的傲人成績并不是偶然,而是在于我國乒乓球運動的內部客觀環境的塑造。一位瑞典的乒乓球運動員瓦爾德內爾十分羨慕中國乒乓球隊的建設和發展,他曾經說過,中國乒乓球隊擁有強大的實力是因為他們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培訓體系,健全和完善了乒乓球發展的一撥撥接力體系。就目前我國乒乓球的發展現狀而言,直到現在,我國乒乓球隊的后備力量依舊雄厚。就我國目前的社會而言,繼北京奧運會之后,越來越多的人熱愛乒乓球這項運動,許多人把在奧運會上對金牌的近乎癡迷的追求放在體育項目之上。并且越來越多的乒乓球迷更熱衷于欣賞國內的乒乓球比賽,許多球迷認為國內的比賽比國際比賽更精彩,我國舉辦的全運會比賽更刺激、更熱烈、更撩人心弦,因為世界頂尖級乒乓球運動員都在中國,所以說全運會乒乓球比賽比國際比賽更不容易。
2 北京奧運之后,我國乒乓球發展方向
2.1 加強國際交流,促進世界乒乓球運動的發展
在國際比賽中,我們不難看到眾多國家的乒乓球運動員和中國的乒乓球運動員對陣時總是以失敗告終,以至于使中國人失去了欣賞國際乒乓球比賽的興趣,這也就使得國際乒乓球比賽變得更加的了然無趣,國際間的乒乓球比賽漸漸地變成我國國內的乒乓球比賽。從這方面來看,中國乒乓球隊一直在世界各種大大小小的比賽中獨占鰲頭是有弊端的。就此而言,中國乒乓球隊以寬闊的胸懷來與世界其他各國加強交流,從而促進全世界乒乓球運動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2 促進社會化管理,提高國內乒乓球運動管理水平
論起中國的體育發展,不得不提的是中國的管辦體育,乒乓球的發展也不例外,而這也恰恰是阻擋中國體育發展的重要瓶頸。不單單是我國乒乓球運動在國際上一枝獨秀,除此之外還有我國籃球與足球的發展滯后,都根源于此。一個體育項目的一家稱霸并不必然導致這項體育運動項目的衰敗,例如美國的籃球獨霸,并沒有阻礙全球籃球的發展,但是如果不重視對此體育運動項目的市場推廣就定然會造成這項運動的發展走向下坡路。人們在北京奧運會之前并沒有意識到乒乓球運動的發展缺陷,但值得可喜的是,在北京奧運會之后,此情況得到了重視與改善。
2.3 走國際化道路,促進乒乓球朝著國際化方向發展
中國乒乓球的發展需要學習和借鑒美國籃球NBA的一些成功的經驗,同時要戲曲一些失敗的教訓。美國NBA每年都廣泛吸納全世界的籃球精英,這不僅僅是美國向全世界宣傳自己的籃球,同時還幫助世界許多國家籃球精英們的夢想,除此之外,NBA不僅僅獲得了豐富的經濟利益,又為世界各國輸送了優秀的籃球運動員,同時還從整體上提升了世界籃球運動的水平。
2.4 轉變人才培養模式,大力培養乒乓球運動人才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已經由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然而我國的體育制度卻沒有發生相應的改變,這就使得我國的體育制度失去了一些人性化的發展。在社會環境不斷變化,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以及體育制度的三重夾擊下,我國乒乓球運動的人才培養模式暴露了一些缺陷:較高的淘汰率造成了我國人才的嚴重浪費,越來越多的運動員注重榮譽與地位,運動員素質較低等等。現在,我國越來越提倡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我國要想培養乒乓球運動人才,就必須轉變人才培養轉變的模式,要堅持以人為本。
參考文獻
[1] 魏秋珍.創新是乒乓球運動的不竭動力[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
[2] 宋紹興,李穎,劉存生.對河北省中小學校乒乓球運動開展現狀的調研[J].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4(4)
[3] 劉雪凱,陳千山.談乒乓球運動賽前及期間的心理調控[J].安徽體育科技.2004(3)
[4] 謝誠. 論乒乓球運動的社會文化意義[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