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忠平
摘 要:信息時代的到來,使信息技術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信息技術教育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信息技術教學地位入手,結合現代信息課的現狀,分析上好信息技術課的必要性,對于課堂傳授信息技術知識對學生學習獲知過程中的幾點建議,文章中結合作者親身實例講述談了自己對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及所處理的一些方法,闡述上好信息技術課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信息技術;任務驅務;課堂教學
1 掌握信息技術的必要性
面對當前世界科技的整體發展,我們國家起步較晚,為更快適應科技發展的新時代,我們必須重視計算機教育。
經驗證明,計算機技術越是高度發展,計算機人才就越重要,只有培養一批批掌握現代已經成熟的電子計算機技術的人才,并不斷發展和提高我國的計算機技術水平,我們才能加速我國走向現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歷史進程,而教師正是學生了解新時代科技的領路人,尤其現在提倡素質教育,如果學生戴著“機盲”的帽子進入社會都是不利的,可以說在科學文化素質上是不合格的,而教師對此也具有無可推卸的責任,因此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自身的素質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正像俄國一位教育學家所說,不論你是多么親切,話說得多么動聽,態度多么和藹,但是假如你的教學工作總是一事無成,那么除了蔑視之外,你永遠不配得到什么……也就是說教師要名副其實,否則就很難受到學生的尊敬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
2 真誠對待學生,創造民主課堂氣氛
在現代教育中,人們常說教師是學生心理的催化劑,學生在某學科的投入與愛好是直接受教師的熏陶與感染的,現代的教學提倡情感教學,在過去教學中存在的教師中心主義和管理主義傾向已嚴重剝奪了學生的自立性,摧殘了學生的自信心,將教學變成填鴨式教育。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民主式教學,促進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尤其信息技術課屬于一門不斷在變化、在創新的學科,學生某點上了解的甚至多于教師,那么民主的課堂氣氛便會使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和相互補充。傳統的嚴格意義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課堂上會出現友好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的師生關系,形成教學相長,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通過民主的氣氛使學生充分體現自主性,使他們不再因教師教而學,而是從自身的需要及對知識的渴求去學,使他們由被動變主動,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和相互補充的民主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 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加強學生的求知欲
教師的職業性質決定了教師要處在更新者的地位上,原有的教師主體教學,學生簡單操作的方式已遠遠不適應現在的學生,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學生的知識以及接受方式已不再滿足于過去“填鴨式”的教學,面對信息技術的好奇,學生會忽略教師講解的主要內容而盲目地操作,因而必然會在以后重點實踐中出現差錯。時代在進步,而計算機的各種軟件發展也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變化,教師一旦松懈,便會與現代脫節,而所教知識趨于落后,教學效果的失敗可想而知,因此做為信息技術的專業要求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讓學生始終有新感觀,新聯想,新欲望。
首先是教學內容要有新意,教材的內容在更新速度相對來說會慢一些,針對這個現狀,我經常把從資料或接觸所獲得的新知識中有選擇性地教給學生,使學生及時將教學內容和社會認知聯系起來,這樣才能使教學內容有新意。
其次是教學的藝術方法更有新意,課堂教學必須采用多種形式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針對人的思維過程和認識過程未必都是線性的,而常常是跳躍式和“超鏈接”式的特點,我上課重點及關鍵由“任務驅動”法來組織。“任務驅動”的方法在教學中下達任務時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在操作過程中把握知識點,在完成任務中指導解決難點,完成任務后共同小結這幾個環節,通過小結把任務中涉及的知識、概念加以歸納,系統化,并做適當提高。
“任務驅動”是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種教學方法,從學習者角度講,尤其適于學習住處技術應用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它符合計算機系統的層次性和實用性,便于學生由表及里,逐層深入,逐步求精的學習。在求知中不斷地體會到使用計算機的樂趣。
4 針對不同情況,靈活開展教學
在現階段,我們授課都是以班級集體授課形式進行教學,每個班有幾十名學生,學習能力有很大差異,如果在教學中,教師多照顧學習差的學生,課堂信息密度就小,教學評議的重復性就強,教學進度就慢,也不利于培養人才,針對這個弊端,我在講授信息技術進注意采取因材施教方法,選用一些輔助軟件,對于基礎差的同學運用練習軟件趨于基礎鞏固,由于學生單獨面獨一臺計算機,他可以一面與計算機對話,一面進行學習,即使個別學生差距較大,或執行步驟出錯,還可以允許多次進行,計算機可表現出極大的耐心來幫助學生裝,使他們消除窘迫,基礎好的同學則進行提高練習,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任務,而后逐次檢查,對于個別落后同學可進行輔助糾正,使學生達到學習進步的目的。
5 結論
因為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所以我覺得應該讓學生在理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保證有充足的時間去實踐所學的理論知識,并探索課本沒有的知識,擴大知識面,更好地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培養開拓性的人才成為我們教師的目標,通過信息技術的有效開展教學,成為我們專業信息技術教師的任務,教學工作的道路還很長,未來任重而道遠,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無愧于我們的事業。
參考文獻
[1]何明瑞;胡緒英;;討論式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年07期
[2]張季良;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使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