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整個大環境下,以汽車全球研發與設計、全球生產、全球銷售與服務為標志的全球化戰略不斷地沖擊著汽車制造業。新形勢要求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不斷從配套系統供貨向汽車零部件裝配模塊化生產方向發展,因此, 任何企業都必須有一套完善的信息傳遞系統,這其中包括戰略層制定的企業未來發展的方針政策如何明晰地傳達給戰術層,以期將非具象的整體概念轉化可執行的模塊化任務。作為完成主體的運作層如何將任務拆分、落地,這些都需要整個企業內部信息系統高效、準確地傳輸信息流。
關鍵詞:信息系統管理;物聯網;EPC
自1994年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與福特汽車合資辦廠,到2009年華域汽車從上汽集團獨立上市,專營汽車零部件業務,延鋒偉世通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至今已是本行業內合資合作的成功典范,贏得了眾多主機廠和競爭對手的尊重和贊許。
目前整個大環境下,以汽車全球研發與設計、全球生產、全球銷售與服務為標志的全球化戰略不斷地沖擊著汽車制造業。新形勢要求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不斷從配套系統供貨向汽車零部件裝配模塊化生產方向發展,因此,系統設計和模塊化供貨是汽車零部件企業普遍的發展方向。YFV集團定下的業務發展戰略最終形成為五大系統,即內飾系統、座椅系統、電子系統、外飾系統和安全系統,目的就是想成為具有自主系統設計能力和模塊化供貨能力的零部件供應商。
而為達成這樣的愿景,任何企業都必須有一套完善的信息傳遞系統,這其中包括戰略層制定的企業未來發展的方針政策如何明晰地傳達給戰術層,以期將非具象的整體概念轉化可執行的模塊化任務。作為完成主體的運作層如何將任務拆分、落地,這些都需要整個企業內部信息系統高效、準確地傳輸信息流。
戰略層:業務運作系統
業務運作系統(YFVOS)涵蓋了所有業務運作過程,由四大運作系統組成。這四大系統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系,它們的有效運行將確保公司滿足顧客和相關方的要求,從而實現公司的愿景。YFVOS系統以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和相關的記錄為載體,涵蓋ISO9000、TS16949、ISO14001、OHSAS18001等國際管理標準和行業質量標準,以及財務內控和公司信息系統應用的要求。
戰術層:內飾制造系統
內飾制造系統是以精益生產方式作為基石,在汲取多種管理理念、工具和最佳時間的基礎上,結合內飾系統的特點而創建的,用以指導內飾系統全球范圍的工廠開展生產運作和持續改進的體系,旨在建立精益制造的標準及其持續更新機制,并通過標準的共用化,在不同的內飾工廠間迅速地復制成功。
運作層:結合各種信息管理系統
流程辦公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跟外界的聯系,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聯系也是通過信息互相溝通的。因此要溝通各部門的聯系,使整個企業能夠協調地工作就要依靠信息。所以,它是組織內外溝通的一個紐帶,沒有信息就不可能很好地溝通內外的聯系和步調一致地協同工作。而流程辦公信息系統可以根據現存條件和約束條件,提供各職能部門的計劃。如生產計劃、財務計劃、采購計劃等。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層次提供相應的計劃報告。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比較執行與計劃的差異、分析差異及產生差異的原因,輔助管理人員及時加以控制。根據各部門的職能需求,利用相應的數學模型,從大量數據中推導出有關問題的最優解和滿意解,輔助管理人員進行決策。以期合理利用資源,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
IDAQ訂單管理信息系統
通過訂單提供用戶的一站式供應鏈服務,訂單管理以及訂單跟蹤管理能使用戶的物流服務得到整體的滿足。訂單管理系統作為物流管理鏈條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通過訂單的管理和分配,使倉儲管理和運輸管理有機結合,穩定有效地實現物流管理中各環節充分發揮作用,使倉儲、運輸、訂單成為一個整體,滿足物流系統的信息化需求。
系統對客戶下達的訂單進行管理及跟蹤,動態掌握訂單的進展和完成情況,提升物流過程中的作業效率,從而節省運作時間和作業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試制信息化管理系統
1、試制零部件需求
系統從設計明顯表中讀取需試制的車型明細表,并可對明細表進行樹狀瀏覽檢查,以及零部件的添加、修改和刪除,達到實際試制的需要;
2、試制零部件采購
系統可根據試制明細表的需求、當前庫存量按專用件、通用件和標準件分別制定采購計劃,并輸出采購清單和零部件標簽;
3、試制零部件倉儲管理
零部件采購到位后,對其進行檢驗、入庫、出庫管理,并且采購、檢驗、入庫、出庫換換相扣,確保賬面平衡;
4、試制過程管理
可對試制工藝進行制定和輸出試制工藝清單,并反饋各零部件試制裝配的狀況和問題;
5、設計的試制驗證
6、生產試運行
試制完成后,將試制中對產品進行組織、采購、倉儲和試制過程的管理方法及經驗,以及遇到的問題提交生產部門,為汽車正式投放生產提供指導性的意見和保障。
未來展望
整體YFJC MRP系統作為統一的信息平臺,在每個偉世通的職能部門各自發揮著關鍵作用,但還是無法回避一些問題,如模塊孤立,權限分開,本質上只是一個信息記錄系統。最直觀的例子就是,這些承載企業生產的重要信息目前不得不需要通過純手工錄入,遇到需糾正只能逐一修改,無法完成批量化作業。而且查詢時沒有鏈接點擊,沒有明確提示信息;格式仍使用文本,無法顯示客戶化報表。可能目前二維碼掃描能簡化其中一部分工作,但這還遠遠達不到偉世通人對效率的渴望和追求。
現在很多人都聽過物聯網這個詞,我國根據自身國情致力于長期研究物聯網的感知層解決方案,已有一定進展。而隨著國外物聯網網絡的基礎技術不斷精進,全球已逐漸形成這樣的共識:物聯網不再是一個難以描述的網絡概念,它終將實現人類世界變成地球村的宏愿,極大地促進全球化的發展,可能使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物聯網將建立起人與物、物與物的充分溝通,達到人與物、物與物的智能化交流,給人們的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捷和影響。
說到物聯網,不得不提到到二點,RFID和EPC。RFID(射頻識別技術),就是在具體的物品上貼上、嵌入RFID標簽,標簽上存有識別物品的唯一識別號,這樣物品在生產、流通及倉儲等環節,人們可以利用RFID讀寫器來識讀RFID標簽,通過無線射頻通信方式,得到代表物品身份的唯一識別號。這個讀寫器一般是可以同計算進行通信的,通過這個唯一識別號人們可以進一步得到存儲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中的對應的關于這個物品的更加詳細的信息(比如產地、年齡、材質、保質期等)。EPC是基于RFID技術實現全球物品跟蹤的全球物流跟蹤系統,也是典型的、早期物聯網模型之一。它們兩者和物聯網之間的關系:
1、EPC是一種特殊的RFID技術、系統,特殊之處在于:EPC標簽只涉及兩個高頻和超高頻的RFID頻段;EPC有一套完整的技術規范,包括系統結構、編碼、解析和信息發布等;EPC應用的主要著眼點是全球范圍內的物品流通。
2、EPC系統是早期典型的物聯網模型,物聯網最早的定義就是:Internet+物品身份識別+智能處理。
EPC系統主要應用于制造類企業,特別是這類企業的內部物流,主要包括6個主要方面:EPC編碼、標簽、讀寫器、MW、ONS和EPCIS。需要說明的是,在EPC系統中,編碼后的標簽經過讀寫器捕獲,再將標簽中的信息傳送給物品管理網絡,除了進行必要的多標簽識別和防碰撞控制、解析域名及發布信息外,MW也就是開發人員常說的中間件在整個結構及運轉過程中起著類似橋梁的作用,它連接了讀寫器與名稱解析服務及信息服務。
如果偉世通實施EPC項目,不需要進行程序代碼開發便可完成EPC數據的導入,可縮短實施此類項目的周期。而且可以為企業提供靈活多變的配置操作;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應用更改、企業信息系統的管理的實際情況,例如增加使用終端的數量,或者改為其他類型的終端讀寫器,甚至是新增倉庫數量,只需對部分參數進行相應設定,便可將所需EPC數據順利地導入企業系統,降低了運營成本。
總結
企業信息系統的自動化程度某種意義上體現了產品制造的先進程度,未來物聯網在本領域的應用將越來越多,逐漸改變信息交互的模式,包括取代純手工錄入、人眼識別產品信息的舊制造業習慣。就像當初工業機器人將人從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一樣,物聯網將會使人從復雜而繁瑣的生產過程和控制決策中解放出來,將依靠信息進行決策的管理人員從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參考文獻
[1] 王忠敏,等. EPC與物聯網[M].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2] RFID信息網,http://www.irfid.cn/html/26/n-42426.html[EB/OL].
[3] 寧煥生,徐群玉. 全球物聯網發展及中國物聯網建設若干思考[J]. 電子學報,2011,38(11)
[4] 饒少陽. 物聯網:理性超越操作[J]. 信息網絡,2009(10)
作者簡介
周銘森(1984-),男,上海,工程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