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快遞業的發展也十分迅速??爝f行業的發展促進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時相對于電子商務發展速度而言相對滯后,也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目前國內電商和快遞業都處于迅猛發展期,但是相對初期階段,尤其快遞業存在企業多而廣,但服務水平偏低、利潤率偏低。此外,各家快遞公司在大城市的倉儲物流存在一定的重復建設問題,而較為偏遠的地區則明顯資源不足,骨干網或許將來能改變這種資源配置,但限于各種原因,我國現有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雖然有了發展,但是仍然相對落后。缺乏統一規劃的物流倉儲基礎設施,缺少高效的物流數據平臺,致使信息渠道不規范,全社會物流運行效率偏低,社會化物流需求不足和專業化物流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存在。在社會物流車輛空載率較高的情況下,這種現象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高出發達國家1倍左右。
基于此背景,本文針對我國目前快遞業現狀,提出基于阿里巴巴網購平臺的T-Express快遞物流智能骨干網絡設想。這個智能骨干網絡基于大數據的中轉中心或調度中心、結算中心,將打通阿里內部系統與其他快遞公司系統,通過轉運中心,買家從不同賣家購買的商品包裹可合并,節省配送費用,并整合各快遞公司軟件、硬件資源,努力打造遍布全國的開放式、社會化的物流基礎設施,建立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元、年度約10萬億元的網絡零售額的智能骨干網絡。
關鍵詞:快遞;物流;電子商務
1. 引言
據最新數字顯示,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已經達到1.85萬億,已經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電子商務市場。中國的網絡零售市場一直保持著高增長的態勢,2013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據保守估計,中國網絡零售規模在2020年將超過10萬億人民幣,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占比將超過16%。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4日發布的《2013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目前我國70%以上的網購業務需依靠快遞來完成,快遞行業50%以上營收來自電子商務。而我國目前的快遞行業發展相比網購市場的蓬勃發展來說,顯得滯后,如何較好解決快遞行業與電子商務行業協調發展問題值得研究。
2.中國快遞行業發展現狀及阿里巴巴現有物流平臺分析
2.1. 2013年全國快遞業務發展概況
據《2013年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報告,2013年快遞業務快速增長,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91.9億件,同比增長61.6%;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441.7億元,同比增長36.6%。
快遞業務收入在行業中占比繼續提升。快遞業務收入占行業總收入的比重為56.6%,比上年末提高3.3個百分點。同城快遞業務增長迅猛。全年同城快遞業務量完成22.9億件,同比增長74.1%;實現業務收入166.4億元,同比增長51%。異地快遞業務增勢顯著。全年異地快遞業務量完成66.4億件,同比增長58.4%;實現業務收入829億元,同比增長30.5%。國際及港澳臺快遞業務快速增長。全年國際及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完成2.6億件,同比增長43.6%;實現業務收入270.7億元,同比增長31.7%??爝f業務結構基本穩定。同城、異地、國際及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占全部比例分別為24.9%、72.2%和2.9%,業務收入占全部比例分別為11.5%、57.5%和18.8%。與上年末相比,同城快遞業務比例繼續上升。
民營快遞企業發展迅速。全年國有快遞企業業務量完成18.2億件,實現業務收入291.5億元;民營快遞企業業務 量完成72.5億件,實現業務收入973.8億元;外資快遞企業業務量完成1.1億件,實現業務收入176.4億元。國有、民營、外資快遞企業業務量市場 份額分別為19.9%、78.9%和1.2%,業務收入市場份額分別為20.2%、67.5%和12.3%,與上年末相比,民營快遞企業市場份額顯著提 升。
快遞業務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是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和北京,其快遞業務量合計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比重達到68.4%??爝f業務收入排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是廣東、上海、浙江、江蘇和北京,其快遞業務收入合計占全部快遞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70.1%。
快遞業務量排名前十五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金華、蘇州、東莞、南京、成都、武漢、泉州、溫州、寧波和福州,其快遞業務量合計占全 部快遞業務量的比重達62%??爝f業務收入排名前十五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深圳、廣州、北京、杭州、蘇州、東莞、金華、南京、寧波、成都、武漢、溫州、泉 州和天津,其快遞業務收入合計占全部快遞業務收入的比重達63.8%。同時,快遞市場集中度略有下降。全年快遞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為80,較上年末下降0.3。
2.2. 2013年快遞行業通信能力和服務水平
(一)機構設備
2013年全郵政行業擁有各類營業網點12.5萬處,比上年末增長30.9%。其中,快遞服務營業網點11.8萬處,比上年末增長32.4%。全行業擁有國內快遞
專用貨機54架。全行業擁有各類汽車20.7萬輛,比上年末增長22.4%,其中快遞服務汽車15.7萬輛,比上年末增長30.4%。
快遞服務企業擁有計算機29.2萬臺,手持終端44.4萬臺。
(二)通信網路
全國郵政郵路總條數2.3萬條,比上年末減少1621條。郵路總長度(單程)589.7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2萬公里。全國快遞服務網路條數10.5萬條,快遞服務網路長度(單 程)2271.7萬公里。
(三)服務能力
平均每一營業網點服務面積為76.7平方公里;平均每一營業網點服務人口為1.1萬人。年人均快遞使用量約為6.8件。年人均快遞支出106元。
2.3. 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臺快件流量
2013年度,淘寶和天貓商城總共產生超過50億的包裹量,占社會總業務量的55%左右。淘寶和天貓商城包裹增長率約為80%,超過快遞業務總體增長率,為全國快遞業務增長貢獻超過60%。
2.4.阿里巴巴現有物流平臺分析
阿里巴巴沒有自己的物流公司或者物流平臺,淘寶、天貓或者1688均是通過合作快遞公司來發送貨物,對于物品運送時間、服務質量等方面的掌控較弱。另外由于價格因素的影響、以及物理區域等實際情況的限制,有時候商家對于快遞公司的選擇也十分有限,甚至只能有一家物流公司來做。
國內現有的物流公司有50多家,常見的有:申通、EMS、順豐、圓通、中通、如風達、韻達、天天、匯通、全峰、德邦、宅急送等。
2.5.阿里巴巴現有物流平臺存在問題
1)雖然快遞行業發展迅速、各快遞公司發展十分迅速,但是與日益增長的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相比,還是顯得滯后,快件發送能力顯得不足。特別是雙十一促銷活動期間,各快遞公司均出現爆倉現象,貨滿為患,快件延誤現象普遍、嚴重。
2)各物流公司取件、揀貨、分撥、配送等各自獨立,公司之間的沒有合作的交集,公司間的資源整合及共享幾乎空白。配送線路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復,造成人力、配送物質資源的巨大浪費。例如,如果一位客戶購買了三件物品,如果這三件物品是通過三個快遞公司來配送的,那么這些物品會由這三個物流公司的配送員經過許多重復的路線來將這三件物品送到客戶手中。
3)快件發送者需要填寫或者打印物流面單,成本較高,信息處理效率較低,快遞公司內部經常發生因為一個郵政編碼的錯誤、或者運送行政區的錯誤,造成快件誤投。紙質面單的使用還會造成紙張、及打印墨盒,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
4)一般物品在快遞的過程中會經過多次裝卸,損壞的概率大大增加。例如,如果一位位于上海市的客戶經過淘寶網,在一家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的商家買了一件物品,那么這件物品從商家倉庫到達客戶手中的過程一般是這樣的:
從上圖可以看出,如果一件物品從廣州配送至上海,要經過多達七次的裝卸,物品損壞的概率將大大增加。
5)物品運送速度,特別是跨省配送、或者較為偏遠地方的配送速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6)商家或者買家對于快遞的選擇權相對較弱。并且配送時間、服務質量的監督主要由快遞公司自身和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12315來處理,監管相對較弱。
3. T-Express概念的提出
T是淘寶、天貓的第一個漢語拼音字母,也是特快專遞的“特”字第一個漢語拼音字母,也是有“運輸”、“運輸系統”含義的英文單詞Transport的第一個字母;Express的中文含義為“快遞”。T-Express即為阿里巴巴為主導的國家智能骨干物流網絡,將現有快遞公司資源深度整合,并建立若干個大型數據處理中心以及分撥中心,支撐日均300億元、年度約10萬億元的網絡零售額的智能骨干網絡。
T-Express應由2部分組成,分別是信息流和物流。
信息流應由收/發件人地址聯系信息、包裹實時追蹤信息、快遞公司及服務人員詳細資料信息、快遞公司及服務人員服務質量評價、財務系統、費用分配等部分組成。信息流應由若干個子系統組成,并由大型數據分析處理中心處理數據。
同時,阿里巴巴商務平臺與T-Express平臺無縫對接,即T-Express平臺會自動導入買家詳細運送地址、電話、郵編等信息,當買家選好一個物品,并付好款后,這件物品的信息流已經進入T-Express信息處理平臺,系統已經對運行線路進行規劃,計算出最佳運送路線。商家只需進行簡單的操作,即可自動生成物流清單。
物流即為包裹從發送者到達接收者手中的實際過程。T-Express應對現有各個快遞公司配送網點、分撥中心、人力、運力、物力等方面的資源深度整合,打破現有物流公司的物理壁壘,以信息流處理為依托,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優化。例如:在哪個位置增加網點、增加分撥中心,哪里可以減少網點、減少人力、運力等。無論數據庫內快遞公司有幾家,不管是哪一家快遞公司,對于系統而言,只有一個快遞公司,即T-Express,不管是取件,還是送件,都是以資源最優化的方式進行。
同時T-Express應將路運、鐵運、空運、水運等方面充分考慮、統籌分析布局,在若干城市建立大型包裹分撥處理中心,以支撐龐大的快件分撥處理。
4. 小結
T-Express概念的提出為解決日益增長的快遞需求提供了解決思路,同時它不同于阿里巴巴的菜鳥物流。菜鳥物流是作為一個第三方平臺,提供信息流、倉儲等開放式的應用平臺,而T-Express完全自營,是類似于支付寶的子公司,其信息處理、大型數據庫的建立、以及大型物理分撥中心的建設均應由阿里巴巴完成。當然,T-Express還停留在概念提出的階段,應用于實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來實施、完善。
參考文獻
[1] 埃弗瑞姆特伯恩.電子商務導論(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 胡玫艷. 電子商務概論.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
[3] 黃曉濤.電子商務導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4] 方磊. 電子商務物流管理. 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5] 郝海,熊德國. 物流運籌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6] 馮耕中、李毅學、華國偉. 物流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第二版).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7] 高斌、陶伯剛. 快遞服務概論. 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
[8] 馮耕中.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及其實例.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
[9] 趙寧. 物流系統仿真案例.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10] 甘衛華. 逆向物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楚效東(1980-),男,安徽亳州,工程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物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