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海
摘 要:水資源缺乏一直是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瓶頸,而在農田水利建設中推行節水灌溉技術,就能通過科學、合理的灌溉方法,測量出農作物實際的用水量,使農作物能高量高質增產,進而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的效益。節水灌溉技術也是傳統農業轉向現代化的高產、高品質和高效率農業的最佳途徑。本文從輸水方法、灌溉方法和灌溉系統及田間輔助等角度,分析了農田水利建設中的節水灌溉技術具體措施,并總結了我國節水灌溉農業的發展趨勢,為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田水利建設;節水灌溉技術;發展
農田水利建設屬于農業水利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我國農業生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農業節水灌溉方面,我國起步較晚,且發展較慢,同時水資源不足,也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對農田水利建設中的節水灌溉技術進行分析,不但能解決我國水資源不足的問題,而且能充分利用我國有限的水資源,提高農村的經濟效益,進而推動我國農業發展。本文對農田水利建設中的節水灌溉技術進行分析。
1.農田水利建設中的節水灌溉技術分析
從我國的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的歷程和現狀可知,正在研究或推廣的節水灌溉技術較多,每種技術均具有自身優勢和適用條件。本文從輸水方法、灌溉方法和灌溉系統及田間輔助等內容出發,詳細了解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的重點。
1.1 輸水中的節水措施
在我國農業的發展中,大部分農業生產都是通過渠道將水輸送至田間,實現農田灌溉的,但是在輸送的過程中,水資源蒸發問題成為水資源浪費的主要形式。因此,節約農田用水就需搞好輸水環節,盡量減少在輸水過程中的水蒸發、滲透,從而節約農業成本[1]。
1.1.1渠道防滲
渠道防滲指的是通過對渠道的維護、管理等措施,預防渠道滲水,確保渠道能長久運行,使水資源能最大限度地輸送到灌溉區內。開展防滲工程,不但能降低渠道的粗糙度,確保渠水能高速的流動,提高農田的輸水能力;而且能降低灌溉區域的地下水位,確保鹽堿地和沼澤地能有效改良,使渠道更具安全性。
1.1.2管道輸水
渠道輸水中會存在水面蒸發、渠道滲漏等問題,若實行管道輸水就可明顯減少輸水損耗。對噴灌、滴灌、微灌等灌溉方式有嚴格要求時,可在地面灌溉選擇低壓的輸水管,以提升灌溉效果。
1.2 節水灌溉技術
農田水利的節水灌溉指的是田間配水,灌溉水被輸到農作物根系的方式不同,則其產生的灌溉效果也就不同,現階段我國采用的節水灌溉方式有灌溉渠道防滲、噴灌、微灌、步行式灌溉等,其具體的灌溉方式如下:
1.2.1灌溉渠道防滲
在農業生產中,時常涉及的灌溉渠道防滲技術有石頭襯砌、混凝土襯砌和塑料薄膜防滲等,以上技術已經在實踐中得到見證,并取得較好的防滲效果,可有效解決渠道防滲的諸多問題。
1.2.2噴灌
在現代的農業生產中運用微灌技術,會涉及到滴灌、噴霧技術和脈沖灌溉等。微灌可合理控制農作物的灌溉水量消耗,其包括的結構有灌溉控制系統、輸水管道和水過濾系統等,可最大限度地節約灌溉水資源。
1.2.3微灌
噴灌技術需結合加壓水泵、動力機等相應設備才能使用,但是也可利用水往下流的動能將水壓縮到管道里,再經噴嘴將水噴至空氣中,最后完整均勻地拋灑到田間,為農作物供給水源。噴灌技術應用的范圍較廣,適用于所有的農作物灌溉,是值得推廣使用的節水灌溉方法。
1.2.4步行式灌溉
步行式灌溉具備的優勢為設備在拆裝和改進時,比較快捷方便,能快速組裝灌溉的設備組,采取拖拉機進行灌溉。運用步行式灌溉技術,能有效提高我國農田灌溉的效率,進而達到節約水源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雙重目的[2]。
1.3 節水灌溉的系統制度
⑴水稻薄淺濕曬灌溉:在現代技術中,對節水灌溉的系統制度給出薄、淺、濕、曬等制度要求,采取此種方式能解決早期水稻灌溉中出現的各種不足,實現最佳的節水效果;⑵不完全灌溉:在灌溉的過程中,需選取已經實踐后、技術成熟的不完全灌溉方式,以確保水資源能得到充分利用。但是此種灌溉方式在單位的水量中,獲得的產量并不高,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4 節水田間處理
實施灌水措施就是潤養作物的根系部位的活動層土壤,讓農作物能充分吸收水源,其主要的方式有中耕保墑及麥稈覆蓋。中耕保墑就是利用灌后將土表耙松,通過切斷毛細管的方式,阻止水分出現過分蒸發,實現節約水源的目的;麥稈覆蓋就是將麥桿切碎之后,鋪在土表之上,使其形成一層天然的覆蓋膜,以防止水分過分蒸發,其原理和大棚蔬菜一致。中耕保墑及麥稈覆蓋的處理方法已經廣泛運用到田間節水中,并取得較好的效果。
2.我國節水灌溉農業的發展趨勢
我國節水灌溉農業的發展,需以強有力的新科技為支撐,未來的發展趨勢為:⑴挖掘植物自身的節水潛力:從農作物自身機能出發,以提高其產量和水分的利用率,可從根本上做到節水灌溉,但是此種技術尚處于研究和儲備階段,待其更加成熟,未來必將大面積應用;⑵智能技術、信息技術和3S技術應用:在推進節水管理的高效化、現代化作物的水分監測和信息采集等工作中,應用先進的技術開展農田節水灌溉顯得更加重要。技術體系的集成和示范還是我國節水農業技術中的薄弱環節,加強對其的研發力度,可強化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發;⑶先進制造技術與新材料的應用:耗能低和環保化屬于節水灌溉產品的新發展趨勢,其的應用可促進節水產品的更新換代,故我國需利用先進制造技術及新研發的材料,加快對節水產品的開發力度,改善產品性能,使節水產品能在更好的環境中促進節水農業和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3]。
3.結束語
發展節水灌溉農業可促進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也是我國發展高、高效農業的有效途徑,更是加快我國農業建設,成為農業大國的重要舉措。在農田水利工作中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成為發展新型農業的重要途徑,在實踐中要加大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推進我國節水灌溉農業的發展進程,以實現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于永海.農田水利建設中節水灌溉技術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36):269.
[2]尹健婷.農田水利建設中的節水灌溉技術及發展趨勢[J].鄉村科技,2014(6):45.
[3]姜波.新時期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