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玉
摘 要: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原則是“農機服務市場化、服務組織企業化”。我們要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建立相應組織,利用農業機械設備,實行企業化管理,引入競爭機制,形成完整的服務體系。這既要求農機管理部門轉變觀念,創新管理手段和服務手段,也就是說把自己當作一個企業來經營,在經營管理、資產組織、市場開發、技術信息獲取等方面借鑒企業的成功經驗。
關鍵詞: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
1 農機社會化服務的主要內容
1.管理體系建設。以旗縣級農機行政管理部門為主體,建設基層農機管理體系。該體系處于金字塔塔尖位置,機構少、人員精干。其主要職責是:制定符合本地區農業生產實際的農機化發展規劃;推進農機法治化建設,加強本地區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加強本地區農機公益事業單位的管理;建立信息服務網絡,組織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負責本地區農機服務市場的管理,嚴格執行農機作業標準,規范作業市場行為,建立良好的農機服務市場秩序;負責農機經紀人隊伍的建設與管理;建好各種農機服務組織檔案,對農機服務組織實施動態化管理;加快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引進;加快農機科技示范園區建設,組織實施本地區農機項目。
2.服務體系建設。以旗縣級農機服務組織和鄉鎮蘇木農機服務站(或鄉鎮杜牧農業服務中心)為主體,建設農機公益型服務體系。該體系處于金字塔的中間,上承農機行政管理機關,下聯廣大機手、農戶。旗縣一級:建設農機推廣機構,主要負責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建設農機化實用技術培訓機構,主要負責對農業、農村和農牧民的農機化知識培訓,引導農牧民依靠農機科技發家致富;建設信息服務與政策咨詢機構,主要負責為農牧民和機手提供跨區作業信息、維修服務信息、政策法規信息,指導機手合理使用農機,不斷提高農機使用效率。鄉鎮蘇木一級:將鄉鎮蘇木農機管理服務站定位為公益型事業單位,具體負責轄區內的農機化公益服務。鄉鎮蘇木不單獨設立農機站的,必須明確從事農機服務的機構,明確專職農機從業人員。
3.農機經營體系建設。農機經營體系應該包括一切企業化運作的、以贏利為目的的農機經營服務組織,如農機大戶、農機經紀人、農機中介組織,農機生產、銷售、維修和供應實體。該體系處于基層農機服務體系的最底層,屬金字塔管理體系的基座,其作用的發揮,直接關系農機為農服務工作的開展。
2 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措施
1.合理界定職能。嚴格劃分農機管理職能、公益性服務職能和經營職能。管理性工作交由行政管理機關處理。依據法律法規,行使宏觀指導,制定規劃,貫徹政策,安全監理,行政許可等方面的職能。服務性職能交由事業性單位負責。由政府全額拔付公益型單位的人頭經費、公用經費,為社會承擔無償農機技術服務、技術推廣等職責。營利性農機經營服務項目,交由市場主體承擔,國家只給予宏觀引導,鼓勵其發展,其盈虧由自己負責,這些農機經營性組織在從事農機經營活動獲利的同時,承擔了農機社會化服務的職能。
2. 加強隊伍建設。圍繞三大體系建設的內容,著力建設四支隊伍,即建好農機管理人員隊伍、農機技術服務人員隊伍、農機經紀人隊伍、農機作業人員隊伍。著力建設一支精干高效的農機管理人員隊伍:抓住農業機械化促進法頒布實施的有利時機,理順工作關系,將行政管理管理職能與推廣服務職能區別開來。縣一級農機管理單獨設立行政機構,規模上可按照每10萬人口配備1名農機管理人員的標準核定編制,人員納入國家公務員管理。同時,暢通人員的入口和出口。人員補充實行公開招考,強調人員的專業性;加強對農機管理人員的考核,連續2年考核不稱職的人員,淘汰出管理人員隊伍;扶持發展一支專業化農機技術服務人員隊伍:加強縣級推廣體系建設,建立縣級農機推廣、科技培訓、政策咨詢等公益型事業機構,安排農機化專業技術人員從事公益型服務工作。鄉鎮一級以農機管理服務站為載體,或者在農業服務中心,按每3萬人配備1名農機技術人員的標準核定編制,專職從事農機公益性服務,由財政核拔事業經費;培養壯大一支有經營頭腦的農機經紀人隊伍:積極發展農機中介組織、農機經紀人協會等組織,在政策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積極鼓勵發展股份制農機專業服務組織,由中介組織牽頭,農機大戶控股,農機操作手參與,建立新型農機經營服務機構;精心培訓一支業務熟練的機駕人員隊伍:機駕人員是農業機械的操作者,其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農機效能的發揮。農機科技培訓機構應該重視機手的培訓,努力提高機手的素質,保證農業機械的作業質量和作業效率; 加強示范引導:創建高科技示范園區。積極引進、試驗、示范、推廣適用新型的農機化新技術,通過建立示范區,培植典型,輻射帶動周邊地區農民自覺運用農機化技術。
4.創新發展機制。以市場化的理念理順農機管理、服務、經營之間的關系。精干農機管理機構,退出農機發展過程中本應由社會和市場承擔職責的領域,專門從事農機宏觀管理;加強農機公益性事業單位建設,增強公益性服務職責,通過其服務體現國家對農業、農村、農民的扶持;積極引導農機經營性組織的發展,扶持一切有利于增強農機技術裝備、提高農機作業水平和增加農民收入的農機組織的發展,邊發展,邊規范,在發展中規范,逐步推進農機產業化發展的良性循環。
加強農機服務體系建設,是為了有效地配置農機裝備資源,促進農業機械與農機作業市場的緊密結合,提升農機化整體服務水平,推進農機化事業可持續發展。加強基層農機服務體系建設,要準確定位各種農機服務組織的職能,做到各盡所能,有序發展;要切實貫徹黨和國家對農業的扶持政策,找準農機化服務的重點領域,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現代化為目標,以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示范推廣為重點。構建基層農機服務體系框架,要積極引導一切與農機社會化服務有關的機構、人員進入農機經營領域;要強化農機公益性服務職能,建立健全農機公益型組織;要精干農機行政管理人員隊伍,切實轉變管理職能。通過規范運作,逐步形成由農機管理體系、農機服務體系、農機經營體系等三個子系統組成的正“金字塔”型基層農機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