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摘 要:終助詞在口語中使用頻繁,能否正確的使用終助詞是日語口語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但是終助詞種類繁多,用法也復雜,對日語學習者來說又是學習的一個難點。本文以日常會話中使用頻率最高的“ね”為對象,試圖考察其與漢語的語氣助詞的對應關系,為日語學習者提供學習參考。
關鍵詞:終助詞;語氣助詞;對應表現
關于日語終助詞的研究,一直都沒有停止過,近些年來,研究中開始陸續提到與漢語語氣助詞的對應關系,但是都沒有做深入的對比考察,因此也沒有清晰指出兩者的對應關系。筆者試圖以“ね”為對象,從近些年來出版的日文小說中選取例句制作成語料庫,按照句型以及句末的語調分類,考察終助詞在漢語翻譯中的對應形式。本文首先考察終助詞“ね”在陳述句中的表現形式。(由于篇幅有限,文中同類例句只列舉一個進行說明,其余則制作成語料庫。)
在先行研究的基礎上,本文把陳述句中“ね”的用法分為以下幾類:
1,確認要求:對談話內容與對方的認知是否一致進行確認
2,同意要求,同意表明:對談話內容與對方的意圖是否一致進行詢問
3,自我確認,回想:用于表達說話人的思考結果與當下談話內容一致
為了方便敘述,下文中分別用“ネ①”“ネ②”“ネ③”來代替陳述句中“ね”的三種用法。考察終助詞的用法,離不開句子末尾的語調,其中,“ネ①”作為終助詞“ね”的典型用法,明確的尋求聽話人的應答,應為上升調。“ネ②”的用法是說話人給予聽話人積極地提示,或者是尋求對方的應答,因此上升調,下降調都有可能。并且,“ネ①”和“ネ②”的區別點在于,是否強烈的尋求聽話人的回應。“ネ③”是自我確認,回想,表達當下的談話內容與說話人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回憶相一致,語調通常為下降調。接下來,本文就按照“ネ①”“ネ②”“ネ③”的順序來考察其在翻譯中的對應形式。
1 陳述句中“ネ①”的對應形式
(1)橋本「…何か熱心に調べものをされてたみたいですね」 (『秘密』44)
“您剛才在專心致志地查什么東西吧?”
例(1)為橋本先生向對方確認“在專心致志查什么東西”的場景,為確認要求句,都被譯為“吧”。在蔣(2007)論文中,分析了“吧”字句中的“吧”具有說話人以一種不太確定的口氣,對于結果是否妥當,向聽話人尋求確認的功能,句末的語調稍低。其確認功能雖與“ネ①”功能相似,但是“ネ①”的句子為上升調。另外,日語中的確認句為陳述句,但是翻譯成漢語則譯為疑問句,句末語調為降調。對于這種情況,劉月華等(1983)分析認為,漢語的陳述句句末用“吧”構成疑問句,句末語調為降調,句中“吧”與單純表示疑問的“嗎”不同,還包含有推測的語氣。
(2)直子「お姉ちゃんのことを、伯母さんって呼ぶわけだね。」
“那我要管我的姐姐叫大姨啰?”(『秘密』215)
在例(2)中,是說話人為了慎重起見再一次確認的場景,都被譯為“啰”。漢語的“啰”被認為是“了”和“喔”連用后的融合,張(2000)認為,“啰”的意思就是說話內容確認無誤。因此,使用“啰”的場景中,說話人對于自己的說話內容很有自信的同時,再向聽話人進行確認,句末一般為上升調。
(3)ホテルマン「杉田さんですね?」(『秘密』225)
“是杉田先生嗎?”
(4)タマミ「じゃあ、今日はちょうどいいタイミングだったのね」
“那么今天正好稍微有了點時間?”(『見えない顔』347)
例(3)被翻譯成了“嗎”,而在例(4)中省略了疑問助詞,被譯為句末為上升調的疑問句。但是,譯文中的疑問句,喪失了確認的功能,而只是單純的表疑問。
2 陳述句中“ネ②”的對應形式
(5)渡辺「あまり今日性のある作家とは言えないですね」
“都不是現代作家嘛” (『ノルウェイの森』48)
例(5)中,“ね”都被譯為了“嘛”,是說話人向聽話人提出的同意要求句。在語氣助詞“嘛”的研究中,劉(1983)認為,在陳述句尾加上“嘛”,表現了說話人“理所當然”的語氣,句末的語調為下降調。因此,“嘛”具有說話人作出判斷的作用,而沒有向聽話人征求同意,尋求共感的作用。例如上面例(5)的譯文,是說話人做出“都不是現代作家”這樣一個判斷,而完全沒有尋求對方同意的意思。因此,“ネ②”的作用與“嘛”并不是完全對應的。
(6)朔子「そう、不安で、疑いやおそれもあったのかもしれないわね…」(『見えない顔』169)
“是啊,也許她是有種不安,疑慮,或者恐懼吧”
例(6)是說話人自己的判斷。高山(2007)在論文中提到,在陳述句中的“吧”,“向聽話人進行推測的確認”的功能弱化,而“把決定權轉讓給對方”的功能得到了加強。因此,漢語中“吧”的功能基本上跟“ネ②”相對應。
(7)「まだまがってますね」空のグラスをさげながら、耕二は言った。
“還歪著呢。”耕二手里拿著一個空杯子說。 (『東京タワー』119)
張(2003)在論文中指出,陳述句中“呢”具有“引起對方注意”的功能。例(7)是說話人向聽話人傳達“歪著”的一個事實,是說話人向聽話人提示信息,而并不是征求同意。 因此,“呢”與“ネ②”并不完全對應。
(8)池上「今の段階では、ちょっとまだ情報不足という感じなんですね」
“在目前這個階段,我還是覺得證據不足啊!”(『見えない顔』38)
例(8)為說話人向聽話人傳達“目前這個階段證據不足”這一事實。
(9)平介「へえ、すごいね。數學の生せくがいいんだ」 (『秘密』73)
“噢,好厲害啊,數學成績好。”
(10)塔之木「隨分早いんですね」 (『見えない顔』464)
“夠快的呀!”
在例(8)到例(10)中,“ね”都被譯為“啊”以及“啊”系列的語氣助詞。根據張(2003)的論文,接在陳述句中的“啊”具有“在回答句中有強調命題內容”,“提出事實”,“包含感嘆意味的主張”這三種功能。上文中的例句都不是回答句,因此只考慮“提出事實”和“包含感嘆意味的主張”這兩種用法。例(8)為“提出事實”的用法,而例(9)和例(10)則為“包含感嘆意味的主張”。
(11)平介「本當に大きな花だねえ。これは退院してからも、家の中に飾っておこう。ううむ、じつに立派な花だ。なあ、藻奈美」
藻奈美「えっ?あ、そうね。花瓶を買わなくちゃね」 (『秘密』50)
“啊?啊,是啊……”
口語中經常用的“そうだね”就像例(11)中一樣被翻譯成了“是啊”,這里的“啊”為下降調,為積極地表達同意,表明與聽話人位于同一立場。因此,“表明同意”的“ネ②”與“啊”是相對應的。
3 陳述句中“ネ③”的對應形式
在考察過程中,與“ネ③”相對應的形式出現了幾種情況。
(12)渡辺「得意なことってないですね。好きなことならあるけれど」
“沒有稱得上拿手的啊。…”(『ノルウェイの森』168)
(13)中島「なるほど。しかし、晴菜は昨年六月に會員登録したということでしたね」(『見えない顔』122)
“原來這樣啊。可是,晴菜市去年登錄成為會員的呀。”
例(12)和例(13)中“ね”都是表示說話人想法的自我確認,而且兩者都被翻譯成了“啊”以及“啊”系列的語氣詞。這樣一來,就與上面“ネ②”與下降調的“啊”相對應這一情況重疊。因此,陳述句中的語氣詞“啊”就有了“同意要求”與“自我確認”兩種功能。
(14)「二人できちんとしたフレンチレストランに入るなんて久しぶりね。何年ぶりかなあ」 (『秘密』184)
“我們好久沒有兩個人一起進正宗的法國餐廳了吧。”
(15)池上「奧さんの個人資産は?」
輝男「三、四十萬の預金があった程度ですね」 (『見えない顔』34)
“大致有三四十萬的存款吧。”
例(15)為說話人的推斷,而在例(14)中因為有表示不確定意思的“かなあ”,也有翻譯為“吧”的可能性,因此不能認定“ネ②”與“吧”相對應。
(16)涼子「九月頃にはますます盛り上がってましたね。…」
“去年的9月是最頻繁的時候,…”(『見えない顔』177)
例句(16)中“ね”是表達說話人的回憶,但是在譯文中沒有出現與之相對應的語氣助詞。這是因為在漢語中表達說話人自我確認或者回想的時候不使用語氣助詞的緣故,使用“啊”僅僅是感嘆情緒的表達。
4 結語
本文考察了陳述句中的“ね”在漢語譯文中的表現形式,通過考察,其中“ネ①確認要求”在譯文中的對應表現為下降調的“吧”,上升調的“啰”,以及疑問句三種形式。“ネ②同意要求,同意表明”在譯文中多被翻譯為“嘛”“吧”“呢”“啊”四種形式。其中,“嘛”的功能只是做出判斷,“呢”只是表示向聽話人傳達事實,這兩者都不能說完全與“ネ②”的功能相同,因此,“ネ②”在漢語中的對應形式為下降調的“吧”,以及上升調的“啊”。“ネ③自我確認,回想”的表現形式為下降調的“啊”及“啊”系列語氣詞,也有不使用語氣助詞的情況。
參考文獻
1蔣家義「言語行為論による語気助詞の分析方法――『吧』を例として-」『杏林大學院國際協力研究科「大學院論文集」』杏林大學 33-45 2007
2高山乾忠「語気詞の意味”嗎””呢””吧”を例として」『長崎ウエスレヤン大學地域総合研究所研究紀要』長崎ウエスレヤン大學p.35-38 2007
3張誼生《現代漢語虛詞》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
4張小峰《現代漢語語氣詞“吧”“呢”“啊”的話語功能研究》上海師范大學語言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3
5劉月華,潘文娛,故華《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商務印書館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