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春
天水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心電圖室,甘肅天水741020
布魯格達氏癥候群心電圖發生情況調查分析
王曉春
天水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心電圖室,甘肅天水741020
目的:探討布魯格達氏癥候群(Brugada)心電圖發生情況,并分析其臨床意義。方法:對1 264例實施心電圖檢查人群進行調查。結果: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P<0.05),住院患者與非住院者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種類型發生率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體質量較輕者發生1型的幾率顯著高于2型和3型者(P<0.05),1型Brugada心電圖誘發因素中,勞累、醉酒和感冒的比例顯著高于2型和3型(P<0.05)。結論:體質量較輕的青壯年男性更易發生1型Brugada心電圖,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生活規律,避免勞累,禁止飲酒,提高臨床重視,積極干預治療,避免卒死的發生。
布魯格達氏癥候群心電圖;調查;臨床意義
布魯格達氏癥候群(Brugada)心電圖征是診斷Brugada綜合征的最主要標準,它能在未確定明顯臨床表現、排除家族史等情況下對Brugada綜合征進行確診,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時候,甚至可將僅存在有Brugada心電圖改變的患者納入診斷,通過心電圖確診率幾乎達到100%[1],但因心電圖常存在間歇正常化的特點,所以本綜合征的實際發生率高于存在有心電圖改變者,存在有Brugada心電圖改變且臨床上出現暈厥者應立即就診,對于此類患者,如果心電圖檢查正常,可能是因為處于間歇正常期而未能捕捉到異常心電圖[2],此時建議實施激發試驗,明確診斷,以避免猝死的發生。本研究主要統計健康人群與住院患者中Brugada心電圖發生率以及男女比例,并對其進行分型診斷,以更好的為預防心源性卒死提供指導,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天水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心電圖室進行心電圖檢查的患者1 264例,其中男614例,女650例;年齡18~40歲,平均(30.2±1.9)歲;體檢者600例,住院者664例。
1.2 方法 心電圖檢查由我院心電圖臨床工作5年以上并通過統一培訓的專業醫生進行,確保電極位置的準確性,并且Brugada綜合征心電圖的診斷由熟悉標準的主治以上級別醫師統一分析。并排除低體溫、高鈣血癥、心跳呼吸驟停、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患者以及年齡小于18歲者。比較Brugada心電圖不同性別、既往史情況,并分析3種類型Brugada心電圖與身高、體質量的關系。
1.3 心電圖診斷標準 使用2002年歐洲心臟協會關于心律失常的共識,其中Brugada心電圖為:1個以上的右側胸前區V1~3導聯的J點抬高大于等于2毫米,并繼發有ST段的斗蓬樣或馬鞍形抬高。其中1型為ST段呈斗蓬樣抬高,T波出現倒置,2型為T波的直立或者雙向,出現馬鞍樣抬高,其中ST段大于等于1mm;3型為ST段抬高波幅小于1mm,但J波≥2mm,且ST段呈馬鞍形或斗蓬形。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 13.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間均數的比較使用方差分析,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發病率 本組1 264例患者,發現Brugada心電圖征者16例(0.74%),男15例(0.69%),女1例(0.05%)。其中健康體檢發現9例(0.42%),非心臟病住院患者實施常規檢查發現4例(0.18%),存在有胸悶、心悸甚至暈厥者3例(0.14%)。16例患者中1型8例(0.37%),2型5例(0.23%),3型3例(0.14%)。男性發病率顯著高于女性(χ2=10.602,P=0.001)。住院患者與非住院者發生率分別為0.42%和0.32%,兩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51,P=0.616),3種類型的發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396,P=0.302)。見表1。

表1 Brugada心電圖不同性別、既往史情況 例
2.2 3種類型Brugada心電圖與身高、體質量的關系 3種類型患者發生情況中身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體質量較輕者發生1型的幾率顯著高于2型和3型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種類型Brugada心電圖與身高、體質量的關系(±s)

表2 3種類型Brugada心電圖與身高、體質量的關系(±s)
類型 身高/cm 體質量/kg 1型 168.5±3.1 53.6±4.6 2型 168.3±3.0 68.5±5.9 3型 167.9±2.9 69.1±5.8
2.3 3種類型Brugada心電圖誘發因素 1型Brugada心電圖誘發因素中勞累、醉酒和感冒的比例顯著高于2型和3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3種類型Brugada心電圖誘發因素比較 例
Brugada綜合征是心臟傳導過程中離子通道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主要是因為編碼心肌鈉離子通道a亞基的SCN5A基因發生突變,從而引起鈉離子通道的功能障礙甚至功能的缺失[3]。臨床研究提示,本病心源性猝死的幾率較高,尤其好發于青壯年男性患者,近年也有報道稱青年猝死的發生與此疾病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流行病學對于本病的診斷納入標準主要依靠Brugada心電圖改變[4]。
Brugada綜合征的心電圖改變主要有J波改變以及合并有ST段抬高,其主要與遺傳因素存在一定的相關性[5],但目前尚無證據表明這一遺傳疾病與其他遺傳疾病之間存在相關連鎖性,故可以認為遺傳決定著Brugada心電圖改變的發生率,在排除Brugada綜合征的非心臟病住院患者與普通人群中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6]。本研究發現住院患者與非住院者發生率分別為0.42%和0.32%,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性別比例方面,本研究發現男性青壯年發生率顯著高于女性,與以往研究相符[7]。在體質量和身高方面,本研究發現體質量較輕的青壯年男性更易發生1型Brugada心電圖。Brugada波可見于任何年齡段,但因心電圖的診斷存在一定的難度,且臨床對于Brugada心電圖的診斷率較低,而未能引起足夠的認識,就算是存在Brugada心電圖的患者,其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幾率亦不高。另有研究稱,2和3型患者預后良好,特別是對于沒有心源性猝死家族史的無癥狀患者,2或3型可以考慮為正常變異而不作為猝死預測因素[8],本組圖1為典型的1型Brugada心電圖表現。本研究發現3種類型的發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以針對心電圖確
診的Brugada綜合征患者,要注意其臨床分型,重點針對1型患者進行干預治療,預防猝死。在Brugada心電圖誘因方面,我們發現1型Brugada心電圖誘發因素中勞累、醉酒和感冒的比例顯著高于2型和3型,所以我們建議1型患者,更要注意生活規律,避免勞累、提高身體抵抗力,禁止飲酒。Brugada心電圖是診斷Brugada綜合征的必備條件,正確的認識Brugada波對于預防和減少猝死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9]。針對高危人群進行健康管理,包括生活指導、避免應用某些藥物等,可能有助于降低其惡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發生[10]。通過本組調查我們發現,體質量較輕的青壯年男性更易發生1型Brugada心電圖,因此應提高重視,積極干預治療,避免卒死的發生。
[1]李偉,楊鈞國,杜戎,等.先天性長QT綜合征KCNEI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J].醫學研究生學報,2007,20(11):1126-1129.
[2] 邵加慶,趙明,田成功.巴特綜合癥研究進展[J].醫學研究生學報,2007,20(8):853-856.
[3] 張愛真,柳景華,顧胡.健康人群新胸導聯心電圖發生率初步調查Brugada波[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2009,7(1):12-13.
[4]楊兵.曹克將.單其俊.1 065例健康漢族人Brugada心電圖征發生率的初步調查[J].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2008,9(3): 214-216.
[5]張忠棟,王振家,羅瑛,等.新疆維吾爾族Brugada波發生率的初步調查[J].臨床心電學雜志,2008,17(1):35-36.
[6]楊溶海,孟索榮,彭健,等.健康體檢人群Brugada心電圖征發生率的初步調查和隨訪[J].心臟雜志,2007,19(3):335-338.
[7]陳哲明,孟素榮,彭健,等.非心臟病住院患者Brugada心電圖征發生率的初步調查[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3): 20-22.
[8]曾國良,張忠棟,王振家.新疆哈薩克族Brugada綜合征患者的調查分析[J].醫學研究生學報,2009,22(8):822-824.
[9]江茜,林曉芳,鄭茂清.常規心電圖檢查發現的Brugada波發生率與臨床[J].嶺南性血管病雜志,2008,10(6):406-408.
[10]朱剛艷,唐世琪,馬紅梅.Brugada綜合征患者的健康管理初探[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9,12(2):158-159.
Investigation and ClinicalSignificanceof Brugada ECG
WANG Xiaochun
Electrocardiogram Room of the TianshuiHospitalof Integrated TCM andWestern Medicine,Tianshui74102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ing conditions of Brugada ECG and analyze its importance attaching to the clinic.Methods:Totally 1 264 cases implemented ECG in ourhospitalwere investigated.Results:The incidenceof diseasesamongmenwashigher than thatamongwomen(P<0.05),and itsdifferencebetween hospitalized and non-hospitalized patients had no statisticalmeaning (P>0.05);the incidence of three types of Brugada ECG had no 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 incidence of type 1 among the casesw ith lowerweight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of type 2 and type 3 (P<0.05);the proportion of the type 1 induced by fatigue,drunkenness and common col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of type 2 and type 3(P<0.05).Conclusion:Brugada ECG of type 1 ismore likely to arise along w ith the young lighter-weightmen,so that they should lead a regular life,avoid fatigue,prohibitdrinking the alcohol,attach importance to itand actively intervene and cure it to prevent the sudden death.
Brugada ECG;investigation;clinicalsignificance
R2-4
A
1004-6852(2015)02-0080-03
2014-07-27
王曉春(1964—),女,主管技師。研究方向:心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