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巍,續晉銘
(同濟大學附屬楊浦醫院,上海 200090)
探討PLTL教學模式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
水 巍,續晉銘
(同濟大學附屬楊浦醫院,上海 200090)
目的 探討PLTL教學模式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開展PLTL融合傳統教學方法的實驗性教學,并且和單純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對照研究。結果 實驗組的技能操作及病例分析考試成績均優于對照組(P<0.05),理論知識成績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在醫學影像教學中應用PLTL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員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PLTL教學模式并不否定傳統教學模式,應根據實際情況,將二者有機結合。
PLTL教學模式;醫學影像學;小組學習
PLTL(Peer-Led Team Learning)即同伴主導的小組學習,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于美國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該模式通過教師參與、課程整合、骨干挑選與培訓、適當的素材、合理的組織安排以及管理支持等關鍵環節,在同伴主導的研討會中推動學生主動學習,以促進課程任務的完成和學生能力的提升[1]。PLTL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關注課堂教學的同時關注課下小組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在做好傳統教學準備的同時,還必須培訓骨干、評估小組運轉狀況。這使得教師的角色必須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新型教師,這不僅需要教學技能的提升,還需要個人素質與能力的提高和完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光是聽課和做筆記,還需要根據教師指定的教學內容和要點進行獨立的課外學習,培養運用互聯網進行文獻檢索及綜合分析的能力。PLTL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并鍛煉學生在大眾面前表達自己思想的膽量和能力[2]。以此為出發點,我們對既往3屆(2011級至2013級)進行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的醫學影像學教學采用了PLTL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目前的醫學影像學教學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要形式,忽視了對學生影像診斷思維的培養。教師以人體各個系統器官或不同疾病為單位分章節講授知識,然后進行理論和讀片考核,講課方式單一,學生往往被動接受知識。講授理論知識雖然很重要,但住院醫師的培養應以培養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為主,使其能適應今后臨床工作中知識不斷更新的要求,且醫學影像學涵蓋面廣,影像技術發展迅速,思維、學習能力的培養比起單純理論知識的教授顯得更為重要。
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教學模式,PLTL模式最先由Woodard、Gosser和Weiner于1993年在紐約城市大學作為一種增強教學效果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綜合性教學法運用于化學教學中[3-4]。此后,該教學法被逐漸推廣運用到自然科學、數學以及其他主干課程的教學中。據保守估計,PLTL目前已被全球100余所大學采用[5]。PLTL教學模式的特點包括:(1)小組研討會:這是PLTL實施的基本形式,其主要任務是研討由教師準備的課程相關素材與課題,通過小組合作提出創造性的解決辦法。(2)同伴骨干:由該課程上學期或上年度成績優秀的學生擔任,并經過了小組協調組織與學習理論方面的培訓。他們由任課教師負責選拔并培訓,但身份并不是教師的代理人或者指導教師,而是研討會的主持者和指導者。(3)素材與課題:研討會的素材和課題是具有挑戰性的,意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并開展小組工作。(4)參與方式:學生自愿選擇加入到PLTL學習計劃中,一旦選擇加入就必須完成帶有強制性的學習或者研討任務[6-7]。
通過在臨床醫學影像學教學中開展PLTL教學,并與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對比研究,檢驗在教學中采用PLTL教學法是否有利于提高學員的臨床醫學技能,同時動態評價學員的學習狀態[8]。選擇同屆醫學影像學專業參加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20名,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0名。對照組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實驗組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開展PLTL教學,兩組的傳統教學均由相同的教師進行授課,實驗組由已通過執業醫師考試的本專業規范化培訓學員充當同伴骨干。每天上午進行典型病例教學讀片會一次,其余時間由帶教教師指導并審核其書寫的診斷報告。帶教教師及同伴骨干定期總結學員在平時工作中容易誤診、漏診的病例,每兩周進行誤診、漏診病例讀片分析會一次,由同組的同伴骨干主持,并允許同組的學員提出自己對改進教學方法的建議,保證所有建議都受到尊重。每兩個月對兩組學員進行一次理論知識、技能操作及病例分析考核,共進行6次考試,考試成績比較采取χ2檢驗,將兩組學員的考試成績進行比較分析發現,實驗組的技能操作及病例分析考試成績均優于對照組(P<0.05),理論知識成績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體見表 1。
表1 兩組學員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員考試成績比較(±s,分)
分組實驗組對照組P理論知識76.4±2.8 74.4±3.6>0.05技能操作88.5±4.5 70.8±10.5<0.05病例分析84.9±6.3 67.2±9.9<0.05
在PLTL新型教學模式中,學員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員學習的支持者,有助于學員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學以致用,為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和獨立思考提供了一條途徑。同時,PLTL教學模式強調學員的主觀能動性,是一個學習團隊中同伴主導的小組學習。根據團隊中學員自身的情況合理安排學習進度,激發了他們的內在動力。PLTL教學模式并不否定傳統的教學模式,應根據實際情況,將二者有機結合。
綜上所述,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應用PLTL教學模式,鍛煉了學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習過程貼近實際,縮短了理論學習與實際臨床工作的距離,提高了學員的綜合能力。
[1]Varma-Nelson.Peer-led team learning:The model,its dissemination and its future[J].Metropolitan Universities Journal,2006,14(4):19-29.[2]Ian JQuitadamo,C Jayne Brahler,Gregory J Crouch.Peer-Led Team Learning:A Prospective Method for Increas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Undergraduate Science Courses[J].Science Educator,2009,18(1):29-39.
[3]Leo Gafney,Pratibha Varma-Nelson.Peer-Led Team Learning:Evaluation,Dissemination,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 College Level Initiative[M].LA:Springer,2008.
[4]Lewis S E,Lewis J E.Departing from lectures:An evaluation of a peer-lead guided inquiry alternative[J].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2005,82(1):135-139.
[5]Wamser CC.Peer-Led Team Learning in Organic Chemistry:Effects on Student Performance,Success,and Persistence in the Course [J].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2006,83(10):1562-1566.
[6]Johnson DW,Johnson R T,Holubec E J.Circles of Learning:Cooperative in the Classroom[M].San Francisco:Interaction Book Company,1993.
[7]Quitadamo I J,Brahler C J,Crouch G J.Peer-led team learning:a prospective method for increas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undergraduate science courses[J].Sci Educ,2009,18(1):29.
[8]靳瑾,張國偉.PBL+PLTL教學模式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的嘗試[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8):748-750.
G420
B
1671-1246(2015)12-0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