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娟 許應林
1.江蘇省東臺市中醫院護理部,江蘇東臺 224220;2.江蘇省東臺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科,江蘇東臺 224200
動態心電圖是指連續記錄24 h或更長時間的心電圖,該項檢查首先由美國學者Holter于60年代初期應用于臨床,故又稱之為Holter監測。動態心電圖檢查現已經在臨床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確定心悸、氣促、胸痛、頭暈、昏厥等癥狀性質的判斷。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診斷、心肌缺血的診斷和評價,尤其是發現無癥狀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藥物的療效、心臟病患者預后的評價,通過觀察復雜心律失常等指標,判斷心肌梗死后患者及其他心臟病的預后;選擇安裝起搏器的適應證,評價起搏器的功能,檢測與起搏器有關的心律失常;醫學科學研究和流行病學調查,如正常人心率的生理變化范圍,宇航員、潛水員、駕駛員心臟功能的研究等有關方面尤其需要用到動態心電圖[1]。動態心電圖的應用有利于迅速確定病情,明確診斷,從而在最短時間內對患者進行相關臨床處理,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2]。本研究探討綜合優質護理在動態心電圖檢查中的應用效果。
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126例,女性94例;年齡35~80 歲,平均(55.2±6.30)歲;冠心病 60 例,心肌病 25例,心力衰竭25,呼吸衰竭45例,腦血管40例,膽石癥25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120例)和對照組(10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入院時先進行常規心電圖檢查,然后佩戴記錄儀,實施24 h動態心電圖監測。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綜合優質護理干預。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①心理護理:大部分患者缺少對相關疾病的醫學認識,患病后心理較為脆弱,且情感豐富,因此更容易受疾病、環境、手術等因素的影響,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悲觀、恐懼等不良情緒。研究表明,負面情緒會對動態心電圖檢查產生不良影響[3]。②適當運動:患者在佩戴記錄儀之后應該做適量的運動,根據這一要求,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溝通,使患者配合檢查,根據患者病情選擇適當的活動方式,以便觀察運動量與心律之間的關系[4]。③環境要求:動態心電圖記錄儀使用磁帶記錄心電波形,容易受到磁場干擾,因此,患者在接受動態心電圖檢查時應該盡量遠離磁場;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指導,尤其是許多患者都離不開手機、電腦、電視和微波爐等,而手機、電腦等電器設備都會產生磁場,對記錄儀有較大的干擾和影響,因此,護理人員要勸說患者遠離電器等干擾源[5]。
1.2.2 觀察組護理方法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綜合優質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一對一護理干預:由醫師和護理人員在實施動態心電圖檢查之前和過程中對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一對一護理干預。心理護理方面主要是針對患者恐懼、焦慮、緊張、抑郁等情況,對其進行心理疏導,通過列舉康復案例、講解相關治療流程等方式排除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自信心,看到康復的希望[6]。②指導患者進行正確活動:通過查閱病歷和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并了解患者的情況,根據患者病情和檢查目的指導患者進行活動和病癥誘發。③日常宣教:向患者講解生活日志的重要性,讓患者正確記錄每天的情況,例如情緒變化、生活起居、排泄情況、服藥情況等[7]。④詳細交代注意事項:告知患者檢查日不要穿緊身衣服,要遠離手機、電腦、電磁爐、吹風機、微波爐等產生磁場的設備,以避免受到磁場的干擾,影響記錄結果的準確性;防止記錄儀受潮沾水或者受到磕碰震蕩,在檢測過程中,患者不能自行打開記錄盒[8]。另外,在佩戴記錄儀期間要避免大幅運動,以免造成電極與皮膚接觸不良。⑤監測儀器的養護:護理人員要經常檢查監測儀器設備,確保儀器設備正常工作[9];對患者的睡覺姿勢也要予以指導,最好讓患者平臥或者左側臥[10]。
總監測時間>24 h為完整,動態心電圖干擾發生率全程>5%為陽性;生活日志記錄詳細、完整、及時、準確為合格;電機或導聯線脫落時間>15 min為無意義。
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總監測時間完整率和生活日志記錄合格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干擾發生陽性率和電機或導線脫落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1)。

表1 兩組檢查評價結果的比較[n(%)]
動態心電圖檢查可以獲得受檢者日常生活狀態下連續24 h甚至更長時間的心電圖資料,常可檢測到常規心電圖檢查不易發現的一過性異常心電圖改變。已經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確定患者病情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使用心電圖進行病情檢查具有操作簡單、快捷、對患者無二次傷害等優點。當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地不斷提高,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日益攀升,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動態心電圖作為檢查心臟在活動和安靜狀態下心電圖變化的方法,臨床應用日益廣泛[11]。動態心電圖檢查由于時間較長,影響因素較多,為了確保檢查結果的有效性和真實性,需要對患者進行高質量的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個體化健康指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幫助其排除不良情緒,對檢測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逐項指導,使其正確操作和配合,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干擾。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通過優質護理,采取綜合護理措施,能夠提高總檢測時間的完整性和生活日志的合格率,同時有助于降低干擾發生率以及電極和導聯線的脫落率,從而使檢查結果更為準確[12]。
綜上所述,綜合優質護理干預能夠能有效提高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馬建新,郭丹杰.12導聯動態心電圖的臨床應用進展[J].臨床心電學雜志,2004,14(4):282-284.
[2]金鄂,楊春.個體化健康指導在動態心電圖檢查患者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9):3748-3749.
[3]羅麗萍.動態心電圖檢查在急診危重病中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2,18(10):3722-3723.
[4]徐安杰,宮麗斌,李永東.動態心電圖2580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5(10):3667.
[5]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77-206.
[6]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定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雜志,2011,39(39):579-614.
[7]李芳,呂惠民,鄧必俊,等.青少年夜間房室傳導阻滯的動態心電圖監測及其臨床意義[J].臨床醫學,2005,24(11):28-30.
[8]方紅.150例冠心病患者動態心電圖與健康人的對比研究[J].海南醫學,2006,17(3):5-6.
[9]岳清彩,張小群,范麗鳳.1例甲狀腺功能亢進危象昏迷患者的護理[J].現代護理,2005,11(20):1762-1763.
[10]黃寶晨,劉會玲,劉克俠,等.體位對12導聯動態心電圖各項參數影響[J].臨床薈萃,2005,20(11):625-626.
[11]Mc Marray JV,Adamopouloss,AnKer SD,et al.ESC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2:Th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2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HFA)of the ESC[J].Eur JHeart Fail,2012,14(8):803-869.
[12]Vahanian A,Alfieri O,Andreotti F,et al.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version 2012)[J].Eur Heart J,2012,33(19):245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