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蘭


摘 要:隨著智能終端、移動網(wǎng)絡的高度發(fā)展,傳統(tǒng)旅游行業(yè)與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業(yè)的融合速度加快。景區(qū)APP是景區(qū)完善服務、二次營銷的必要舉措,但在關注度、使用率以及黏性方面存在劣勢。該文對旅游類APP的功能進行對比分析,完成對景區(qū)APP信息構架的重組,增強其便利性和實用性,提升用戶體驗。在此基礎上,提出以GPS+LBS雙定位技術做好導航交互、以簡單精致人性化的設計強化情感體驗、以動效設計加強體驗舒適度,從而改進用戶體驗,提高景區(qū)APP產(chǎn)品的質感和格調。
關鍵詞:旅游景區(qū) APP 用戶體驗 界面設計
中圖分類號:TN929.53;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b)-0187-03
國內越來越多的旅游景區(qū)正借助APP這一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手段進行產(chǎn)業(yè)升級,這是景區(qū)完善服務、二次營銷的必要舉措。但是與同程旅游、螞蜂窩自由行等旅行類APP所具有的高使用率所不同的是,游客在游覽結束后可能就會卸載景區(qū)APP,以節(jié)省手機存儲空間,因此,在提高游客對景區(qū)APP的關注度、使用率以及黏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對景區(qū)APP的結構、資源進行優(yōu)化,注重APP與用戶之間的交互設計,提高用戶黏度,將是新一輪市場競爭的制高點。
1 信息構架重組
目前,國內旅游類APP從功能上可分為預定類、分享類、導覽類等。預定類APP核心功能集中在酒店、機票、車票、門票預定服務上,以同程旅游、藝龍旅行為代表。分享類APP側重打造旅游攻略和游記分享的互動旅游社區(qū),其核心功能為GPS導航與地圖指引、圖文分享與形成記錄、社交與互動,以螞蜂窩自由行、面包旅行為代表。導覽類APP專注地圖、導航、語音解說、行程規(guī)劃等各種功能,TouchChina推出的景點通已經(jīng)覆蓋了北京、上海、香港、澳門等城市導航。蘇州同里、杭州西湖、廬山等景區(qū)也推出自己的APP,為游客提供景區(qū)介紹和導航服務。在對上述提到的旅行類APP功能進行對比分析后(見表1),可以看到目前國內景區(qū)APP存在的一些問題。
由表1可以看出,景區(qū)APP基本上屬于導覽類。語音導覽是景區(qū)APP的特色功能,但在圖文分享與形成記錄以及社交、互動性上景區(qū)APP的用戶體驗較差,需要完成對景區(qū)APP信息構架的重組,增強其便利性和實用性,提升用戶體驗。首先,GPS導航與地圖指引是景區(qū)APP最重要的功能,語音導覽能夠讓用戶享受更自在的深度旅游,也是與其他旅游類APP形成競爭的特色功能。語音導覽的內容改變以往制式的、機械式的景點敘述,而是以敘事的方式娓娓道來。其次,旅游APP的核心用戶為自助游、深度游的游客,注重分享與參與感。景區(qū)APP必須大力強化圖文分享與行程記錄功能,并方便將游記分享到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臺。第三,在商家信息和服務上,由于同程旅游等預定類APP做的非常完善,景區(qū)APP則不必求大求全,可以采用和第三方平臺合作的方式,滿足用戶對酒店、餐飲、購物等需求。最后,要提供更優(yōu)質、精細化的服務,提供景區(qū)實時動態(tài)、最新活動信息、游客問答等,提
高用戶黏度,完善景區(qū)APP自身的服務功能。
2 交互設計優(yōu)化
預定類APP依靠早期的PC客戶端已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以面包旅行為代表的分享類APP憑借優(yōu)質的用戶體驗擁有了自稱“面粉”粉絲的簇擁,已發(fā)展成為國內旅游行業(yè)里極具影響力的品牌。用戶和品牌是旅游類APP在旅行市場立足的原點,景區(qū)APP應以改進用戶體驗為設計目標,提高產(chǎn)品的質感和格調。
2.1 利用GPS+LBS雙定位技術做好導航交互
現(xiàn)有景區(qū)APP通過GPS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能夠為用戶提供精確的定位,并利用地圖上的錨點,形象的展示出景區(qū)的各個景點及服務站點。隨著景區(qū)APP用戶需求的智能化,LBS位置信息服務將伴隨GPS和無線上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需求呈大幅度增長趨勢。LBS英文全稱Location Based Services,又稱定位服務,它包含兩層含義:“首先是確定移動設備或用戶所在的地理位置;其次是提供與位置相關的各類信息服務。”[1]景區(qū)APP利用GPS+LBS雙定位技術,提供手機用戶當前位置處一定范圍內的賓館、餐飲、加油站等的名稱和地址,完善導航交互。用戶點擊地圖上的錨點,通過彈出式信息框,提供景點更多的詳細信息以及語音講解(如圖1)。點擊側欄可顯示該景點附近更多住宿、餐飲等信息,并且這些信息都是實時自動更新的,讓用戶一目了然自己所處的位置并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服務信息。
2.2 以簡單精致、人性化的設計強化情感體驗
令人愉悅的產(chǎn)品是有魅力的,并會感覺良好。感官層體驗屬于用戶體驗中的本能層,“本能層處于思維及意識之前,主要與產(chǎn)品的外觀表現(xiàn)、最初效果有關。”[2]與螞蜂窩自由行、面包旅行等分享類APP相比,國內景區(qū)APP界面設計顯得精致不足,應以簡單精致、人性化的設計強化情感體驗:(1)簡單精細的視覺效果。美國著名的數(shù)字產(chǎn)品設計與開發(fā)領導者拉杰·拉爾將“簡潔”作為UI界面的最佳設計經(jīng)驗與準則之一,使“設計保持簡單明了,關注于主要任務,避免分散用戶的注意力”[3]。受手機屏幕所限,放棄一切裝飾效果的簡單設計有著鮮明的視覺效果,使得界面干凈整齊,用戶能直觀地了解各個元素的作用及交互方式。也正是由于采用了簡單的元素,優(yōu)化排版設計成為景區(qū)APP提高用戶體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字體、配色、圖標的設計要更注重細節(jié),如:文字信息通過文字大小和透明度的變化很好地構建層級關系。(2)大視野背景。一張精選的攝影圖片配以精巧的文字標題就足以引起用戶注意,景區(qū)APP的景點介紹、旅游攻略功能采用大背景圖片的設計,類似于雜志的視覺體驗,會讓景區(qū)APP更生動,更具吸引力(如圖2)。(3) 圖表可視化表達。目前不少旅游類APP的游記仍采用長篇文字和圖片堆砌的形式,對于用戶來說耗費了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閱讀,采用時間軸進行圖表可視化表達,更能提高閱讀的趣味和效率。圖表可視化表達還可以用于景區(qū)動態(tài)數(shù)據(jù)可視化,動態(tài)數(shù)據(jù)可視化更加強調數(shù)據(jù)轉譯實時更新的圖形,景區(qū)的空氣質量、溫度與游客的承載量等景區(qū)的實時動態(tài),采用動態(tài)的圖形化表達,多維度呈現(xiàn)給用戶實時信息、同時能與用戶形成互動,提高數(shù)據(jù)表現(xiàn)的趣味性。
2.3 以動效設計加強體驗舒適度
APP常見的動效設計:一類是轉場動效,即頁面的切換、加載等,用以柔和頁面的過度效果。另一類是反饋提醒,通過界面內元素的動效,幫助用戶做出判斷和決定。一方面動效設計避免了界面枯燥與沉悶;另一方面又因動效過多可能會造成難以預料的低效率。因此,如何設計出有趣吸引人且適合產(chǎn)品的動效是景區(qū)APP界面設計關注的重點:(1)強化頁面呈現(xiàn)的引導,增加界面與界面銜接的延續(xù)感,避免生硬的跳轉。例如:給景區(qū)APP增加啟動界面的動效設計,緩解用戶等待焦慮,提升品牌效應。滑動進入到一個項目是常見的轉場動效模式,但在強調沉浸式體驗的趨勢下,頁面與頁面的切換也需要更加流暢,將更多細節(jié)內嵌到界面中,通過動畫方式動態(tài)顯示一些隱藏的信息。最常見的方法是鼠標懸停時觸發(fā)和點擊時觸發(fā)。懸停技術直截了當,只要將鼠標懸停在照片上就能顯示照片的說明信息,更多地隱藏內容將展現(xiàn)出來。將導航地圖中景區(qū)各目的地有趣的建議進行了隱藏,只有單擊每個目的地的錨點才能看到它們。(2)解釋交互動作的變化,通過動效來有效地反饋用戶操作。“用戶期待在操縱控件時的快速反饋,通過反饋明白他們所觸動的行為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結果;同時用戶也希望在較長的流程中能夠提供狀態(tài)提示,以確定程序是否正在運行中。”[4]為了凸顯任務,動效設計做小不做大,不要太過花哨,增加1~2個令人愉悅的小細節(jié)動效設計,增加界面活力。如對于即將前往的景點,導航地圖上的錨點進行閃爍式的動效設計,提示用戶點擊獲得詳細信息。旅行游記的點贊功能,心形圖形變化的動效設計提示點贊成功,不影響用戶操作又增加了界面的趣味。
3 結語
旅游類APP蘊藏著巨大的商業(yè)契機和市場前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景區(qū)APP一方面需要深入挖掘用戶需求,提高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力,走差異化發(fā)展道路;另一方面,則要建立完善的管理、運營體系,不斷優(yōu)化用戶體驗,才能贏得市場和用戶。
參考文獻
[1] 俞必忠.基于智能手機的導覽系統(tǒng)交互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2014:4.
[2] 黃晟.基于用戶體驗的APP設計[D].西安:陜西科技大學,2012:26.
[3] (美)拉杰·拉爾.UI設計黃金法則[M].王軍鋒,高弋涵,饒錦峰,譯.北京:中國青年版社,2015:6.
[4] 高鵬.Photoshop APP界面設計全解析[M].北京:電子工業(yè)版社,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