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有
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逐步深化,一些新的增長點破繭而出,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外部需求收縮、內部多種矛盾聚合、經濟運行走勢分化、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等突出問題。
一季度總體判斷
中央政治局對宏觀經濟大局總體看好。首先,對一季度經濟形勢中央總體是滿意的,盡管一季度經濟增長率為7%,創過去7年的新低,但是,經濟增長依然“保持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經濟增長與預期目標相符”。其次,中央政治局對就業形勢是滿意的,認為“就業形勢穩定”。據人社部提供的數據,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320萬人,超過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的目標要求。再次,居民收入增長也超過預期目標。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7元,同比名義增長9.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9元,同比名義增長10.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9%。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目標是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顯然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均高于經濟增長。
中央政治局對宏觀經濟結構變化作出新的判斷,即“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逐步深化”,“需求結構、生產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商業模式發生幅度較大的調整,一些新的增長點破繭而出”。一是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正在增強。二是經濟結構由工業主導向服務型主導轉型的趨勢更趨明顯。2013年三產占GDP比重46.9%,這個數據在2014年提高到48.2%,今年一季度是51.6%,三產占GDP比重進一步提高。三是新經濟主體在繼續增加,一季度全國新登記注冊企業數增長38.4%。四是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主體在加快孕育。互聯網網上零售額在前幾年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一季度增長4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4%,比工業平均增速高5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機器人都是增長50%以上,快遞業務量增長46.8%。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中國經濟結構在分化調整中,中國經濟的新動力、新增長點正在加快成長。
在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形成之時,經濟運行還存在許多不利因素。中央政治局的表述是:“外部需求收縮,內部多種矛盾聚合,經濟運行走勢分化,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經濟增長率已經創下7年的新低,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如果沒有宏觀政策的調整刺激,接下來經濟增長還將可能繼續下行過程。
經濟運行具體思路
中央政治局會議大篇幅講了穩定經濟增長的思路,分別從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投資政策、消費政策、房地產政策、創新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思路。
財政政策。一是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增加公共支出”。公共支出包括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如今年政府將啟動實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項目,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到4776億元。同時,加大政府對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投入,鼓勵社會參與,提高供給效率。二是強調“加大降稅清費力度”。此外,今年還將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如在去年國家已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基礎上,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創業創新的減稅降費力度。
貨幣政策。中央政治局會議認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把握好度,注意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近年來,中國存在普遍的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主要原因一是貨幣供應相對不足,二是銀行貸款利率相對偏高。盡管央行近期已經兩次降低利率到5.35%,如果考慮企業產品價格下降4%以上,實際貸款利率達到10%左右,明顯偏高。三是中國資本市場不發達,直接融資途徑和數量有限,制約了企業獲得低成本的資金。下一步,把握好貨幣政策的度就是要適度增加貨幣供應,保證實體經濟獲得足夠的低成本貨幣,為此,今年還要繼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繼續降低利率。另外,要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發展地方產權市場,鼓勵開展眾籌股權、互聯網金融,鼓勵發展以股權為投資標的的創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等,鼓勵發行股權、股票、債券等多種融資工具,為更多的企業獲得股權、股票、債券等低成本的融資方式。
投資政策。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注重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認真選擇好投資項目,做到有市場,有長期回報”。政府后續將出臺相關投資政策,不僅增加政府投資項目,同時也會改革融資融通機制,通過疏通資金渠道,來為固定資產投資供血。由于國家開發銀行已經明確政策性銀行改革方案,因此在支持投資方面,國開行或充當重要輸血角色,以解決“資金循環不暢問題”。為更好推動投資,還要“整體推進財稅、金融、投融資體制改革,解決好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市政項目、實體產業部分資金循環不暢問題”。
消費政策。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注重擴大消費需求,有針對性地挖掘消費潛力,努力提高消費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鼓勵大眾消費,控制“三公”消費。促進養老家政健康消費,壯大信息消費,提升旅游休閑消費,推動綠色消費,穩定住房消費,擴大教育文化體育消費。要提高消費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還要建立健全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召回制度,嚴肅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擴大消費要匯小溪成大河,讓億萬群眾的消費潛力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房地產政策。針對去年以來我國房地產投資增長下行、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下降的態勢,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要完善市場環境,盤活存量資產,建立房地產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這意味著可能繼續出臺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政策,如取消限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降低首付比率、出臺鼓勵購房的稅收和信貸政策,以起到消化住房庫存,進而刺激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作用。接下來,可能還會成立國家住房銀行,鼓勵銀行推進住房貸款資產證券化等措施。總之,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房地產對穩定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仍然不能忽視。
創新驅動。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創新驅動已經成為我國未來與改革開放并駕齊驅的新動力引擎。今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3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我國經濟實現動力轉換的關鍵,推進企業技術改造,穩步有序推進化解過剩產能工作”。
企業政策。中央政治局再次重申“三個沒有變”即“中央堅持國有企業改革方向沒有變,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方針沒有變,堅持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政策也沒有變。”一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核心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具體而言,針對面向國際市場競爭的國有企業要通過兼并重組,整合資源,贏得更大國際競爭優勢;針對面向國內的國有企業要通過混合所有所有制改革解決國有企業壟斷問題和內部人控制問題,增強國有資本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二是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核心是保護產權,通過政府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和行政管制,推進注冊便利化和商事制度改革,激發民間活力,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國民經濟長期健康發展。三是外資企業政策沒有變。除了繼續堅持對外開放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政策外,我國正通過建立上海、天津、廣東、福建等自由貿易試驗區實現更多對外開放和吸引外資。
工作要求
第一,發展是硬道理。我國在未來很長時期,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主題不會變。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重申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要把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作為“發展是硬道理”戰略思想的內在要求。
第二,領導經濟的本領。如何做好新常態下的領導經濟工作,保持經濟平穩發展,中央政治局對各級領導干部提出了“要擺脫舊的路徑依賴”的五條措施。一是把握大勢,即領導干部要“掌握認識發展趨勢和準確分析經濟形勢”,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把握未來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大趨勢和大方向。二是善于用人,即“發現和使用經濟人才”。三是推動創新驅動,即“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四是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即“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五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第三,領導干部的作風。一是要加強調研,即“要保持良好精神狀態,加強調查研究和工作指導。”二是要有勇有為,即“要鼓勵和支持各級干部勇于開拓、有所作為。”“定措施、作決策、抓工作,一定要吃透情況,把握實質,針對矛盾和問題來推動工作,抓好落實,樹立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正確導向。”
(作者系中共青島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