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住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這個龍頭,發展綠色建筑產業,加強科技創新,有利于帶動孵4t新興產業,促進整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引領我國經濟實現綠色轉型。
發展綠色建筑是現實之需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2013年全球人類活動碳排放量達到360億噸,其中我國的碳排放總量最大,占29%。2014年APEC會議期間,中美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應對氣候變化和節能減排將是我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我們國家正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期,2013年末全國城鎮化率已達到54.77%。建筑業將成為未來20年用能的主要增長點。據統計,每提高1%城鎮化率,新增建設用地1004平方公里,用水17億立方米,新增能耗6000萬噸標準煤,新增鋼材、水泥、磚木等建材總重量達6億噸。我國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終端能耗的比率已從1978年的10%發展到2010年的27.5%。
目前,全國既有建筑面積總量超過400億平方米,每年城鎮新增建筑面積達到20億平方米,預計到2020年新增建筑面積總量將近200億平方米。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國建筑能耗還將持續增加。
為切實轉變城鄉建設模式和建筑業發展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我國于2006年頒布實施《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明確提出“綠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開啟了綠色建筑在我國發展的重要篇章。
近10年來,我國綠色建筑標準體系經實踐檢驗,正向著系列化、全程化、地方化趨勢發展;業界日益重視綠色建筑領域“城區-片區-單體”全空間尺度及“規劃-設計-施工-運營”全時間周期的產業技術研發。我國綠色建筑從淺綠到深綠、從點綠到泛綠,綠色建筑在我國蓬勃發展,漸入佳境。
自國務院頒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明確提出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是“城鎮化與城市發展”領域中優先發展主題以來,綠色建筑在我國已歷經10年發展。十年來,我國綠色建筑經歷了從設計評價到運營標識、從小范圍試點到大面積推廣、從單一評價標準到不斷健全的標準體系,實現了超越性發展。發展綠色建筑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是國家實施節能減排戰略的重要途徑。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3]1號)、《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十二五”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發展規劃的通知》(建科[2013]53號)先后發布,標志著我國綠色建筑已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截至2014年底,全國已評出2400項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總建筑面積近3億平方米,其中設計標識項目2245項,運行標識項目155項(如表1)。
2400項綠色建筑標識項目按地域分布,由于經濟發展水、氣候條件等因素,江蘇、廣東、山東、上海、河北等省市綠色建筑標識項目數量位于前十位(如表2)。有研究分析過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數量與宏觀經濟因素的相關性,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數與國民經濟的關系是:當地GDP、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和人口越多,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項目數量越多。
引領經濟綠色轉型
隨著城鎮化率的不斷提高,建筑業對國民經濟和就業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已經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并具有關聯度大、產業鏈長、集成度高、附加值高、社會貢獻拉動效應顯著的特點。統計數字顯示,1980年至2010年,建筑業總產值由286.93億元人民幣發展到的95206億元人民幣。建筑業從業人數由854萬人增加到3597萬人。建筑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多年穩定在5.5%左右。
在我國建筑產品成本中,70%是材料消耗,可帶動建材、冶金、化工、石油、森林、機械等50多個相關產業,而室內裝修、家具陳設等也是建筑業的重要附屬產業。節能環保型建筑材料、裝備、技術與產品的開發與應用,可再生能源技術綜合應用的推廣,綠色服務產業的培育,是我國形成高效合理的綠色建筑產業鏈必將采取的重要舉措。從產業鏈來看,涉及到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環保和其他,具體包括規劃、設計、勘察、認證、檢測、研發、建材制造、設備制造、建筑建造。
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若每年新增建筑面積中10%推廣綠色建筑(以每年10億平方米建筑規模),以每平方米綠色建筑新增200~400元的投資計算,每年新增的綠色建筑將新增200~400億元新技術產品的產值,同時提升了總價值達3000億元建筑的總體建設水平,滿足了廣大用戶對綠色建筑的巨大需求。新建的綠色建筑將比現有的建筑節能10%以上,年節電量將達1045kwh,年節能量折合標煤1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00萬噸。
著力發展綠色建筑產業,引領我國經濟實現綠色轉型,對于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是有牽動作用的。抓住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這個龍頭,發展綠色建筑產業,加強科技創新,有利于帶動孵化新興產業,促進整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引領我國經濟實現綠色轉型。
高月霞簡介
博士,畢業于同濟大學,現任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生態城區技術部經理,上海市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專家,上海市綠色建筑評價專家。主要從事綠色生態城區和綠色建筑方面的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參與主編上海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建設部《超高層綠色建筑評價細則》、建設部《低能耗綠色建筑示范區技術導則》、上海市《綠色養老建筑評價技術細則》等;作為子任務負責人正在開展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并作為主要研究骨干參與“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負責及參與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建委等多項課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