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6日,為期4天、主題為“真相與勇氣”的TED2015大會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集聚了各路“大腕”:陸克文暢談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比爾-蓋茨推薦閱讀書單……作為互聯網上最受歡迎的視頻,TED的演講已經傳播到全球每一個角落。而其背后站著的是CEO克里斯·安德森。
TED的守護人
1984年,曾任美國建筑師協會主席的理查德·溫曼在加州創辦TED大會時,他大概想不到在27年之后這個最初“精英的晚宴”早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會議品牌,不僅如此,通過網絡視頻,TED每天還影響著來自世界各地超過50萬的粉絲。
按照理查德·溫曼最初的想法,他不過是要辦一個“世界上最好的晚宴”,大會以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科技、娛樂、設計)為主題,邀請世界上最前沿的思想領袖與實干家來分享他們最熱衷從事的事業。在1984年的TED大會上,日后風靡全球的CD光盤作為當時的前沿科技被展示給觀眾,最早的蘋果電腦也是在那個時候被搬上講壇的。
頗具精英主義氣質的溫曼為TED制定了最初的規則,比如在猶太文化中代表“世界生活”的18被作為每個演講的時間限定——18分鐘的演講時長既避免了演講因為時間過長顯得拖沓,也迫使演講者更加精心地去準備演講內容。
極具前瞻性的話題,濃縮在18分鐘內的思想精華使TED成為一場思想的盛宴,贊美者稱之為“超級大腦SPA”,然而,享受這一大腦SPA的成本卻十分高昂,6000美元一張的參會費讓TED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更像是一個精英們的高端晚宴,大會觀眾往往都是企業的CEO、科學家、創造者、慈善家等,至于普羅大眾,則只有羨慕的份兒了。
在互聯網遠未普及的20世紀,盡管擁有高水準的內容,TED還只是少數精英人群中的貴族沙龍,直到傳媒大亨克里斯·安德森在2001年買下TED。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曾開玩笑地說:“要想把TED搞砸可并不容易”,做傳媒出身的安德森則謙虛回應:“我只是想做TED的守護人”。從之前的800人聚會,到如今每天幾十萬人觀看的視頻節目,安德森實現了他的承諾。
對于2001年的安德森來說,TED最大的價值遠不止是經常能夠爆發出的“偉大的創意”和借此衍生出的珍貴的“人際關系”網絡,在經歷了過山車般的人生經歷后,辦好TED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是安德森人生理想的繼續。
出生于巴基斯坦農村的安德森是一位英國傳教士眼科醫生的兒子,早年隨父親在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度過。在牛津大學拿下哲學學位之后,他開始了自己的記者生涯。1985年,作為最早的一批科技記者,安德森開始了自己的媒體創業,而他的目標就鎖定到了當時大多數人并未發現其價值的計算機雜志。
1994年,安德森在美國出版了日后風靡一時的《商業2.0》(business2.0)雜志,很快他名下的出版集團就已經發行超過100本刊物,尊重科技、創業精神和偉大創意的作用使克里斯的出版集團在當時的媒體界獨樹一幟。
20世紀最后10年的互聯網商業浪潮證明了克里斯的遠見,伴隨而來的則是其滾雪球般的財富增長,2000年,當安德森旗下的未來出版社在納斯達克上市時,估值一度高達20億美元。
然而上帝卻在安德森最春風得意的時刻給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受本世紀初納斯達克股市崩盤的影響,克里斯的上市公司也遭遇了一場無妄之災。在2000年-2001年的18個月里,年輕的富豪安德森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身價以每天100萬美元的速度迅速縮水,1000多名員工被迫離職。
隨同財富一起被蒸發的還有安德森的自我認同感,那段時間里,他仿佛覺得自己臉上無時無刻不寫著幾個大字——“我是失敗者”,當之后冷靜地回顧那段經歷時,他越發覺得自己可笑:“那件事情最讓人惡心的是,我竟然把個人的快樂和商業的成敗掛鉤起來了”。
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安德森開始重新對自己內心發起了追問。“我發現,就在我忙于商業游戲的同時,在我的周圍,在天文學、進化心理學、人類學等等諸多領域里都出現了令人驚愕的革新,而我卻在商業的沉浮中逐漸遠離了最初追求的快樂。”克里斯·安德森說。
無意中,安德森參加了一次TED組織的活動,當他看到殘奧會短跑冠軍艾米·穆林斯在臺上卸下假肢,換上另外一副,然后講述如何超越自我。“我坐在那兒,淚流滿面,然后終于明白為什么人們喜歡TED,我決定要讓這份特別傳遞出去,傳遞到全世界。”
2001年,安德森通過旗下的種子基金會幾經周折買下了TED,盡管后來他的事業在納斯達克泡沫退卻之后逐漸好轉,他卻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下手中的生意,全身心地去經營TED。
在TED演講視頻中,你會發現TED三個大紅字母下面,寫著一行小字:傳播有價值的想法——這正是安德森的理念。
開放主義的實驗
看過TED演講的人都知道,演講者充滿自信,生動幽默,常常還能讓你淚流滿面,時不時靈感進發,欲罷不能。其實這樣的演講不是演講者一人之功,背后還站著安德森和他的團隊。
“最大的悲劇就是一個人有著超級棒的想法,而無法說出來。”每當這個時候,安德森又會重新變成一個記者,聽演講者說自己的想法,幫他找角度,雕琢語言,訓練……直到呈現出最棒的一面。
安德森這樣總結如何給出好的演講:開頭要引人入勝;語言要通俗易懂;多講故事;不要一次講很多,只說一個點;展示真實,別裝;最重要的當然是有料,真的有好的想法。
掌舵TED之后的安德森并沒有僅僅以守護人的姿態對TED的傳統蕭規曹隨,相反,他將自己十幾年對于媒體的理解和開放的理想傾注到TED上,開始了一段嶄新的實驗。
出版業出身的安德森將TED重新定義為“媒體”,這個原本偏重技術性的聚會被改造成為一個更加開放和多元的大會,原先“科技、娛樂、設計”的內涵被無限延展。科學家之外,更多藝術家、哲學家、探險家、心理學家、甚至宗教領袖紛紛登臺從更多的差異化角度碰撞思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