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琪

1914年,在將校講習所擔任少尉的李宗仁(1891-1969,國民黨桂系將領,曾任中華民國代總統),因為講習所的停辦,成了失業軍官。在此情形之下,李宗仁決定返鄉務農。當年秋天,李宗仁返回了廣西臨桂縣。
李宗仁對種地的一套活計并不陌生,對返鄉務農也不介意。可他在桂林的一些朋友得知此事后,便覺得這樣的人才,務農實在可惜,于是就介紹他到桂林來教書。當時的桂林,開辦了諸多新式學校,教授的也都是新式課程,但新式的師范教育體系卻沒有建立。這樣一來,師資的缺口很大,尤其缺的是體育教員。當時中國的傳統文人,大都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滿口之乎者也的夫子形象,對于體育更是一竅不通。在當時,想找到一個能懂軍事訓練和體育運動的人實屬不易。
各個學校原來也費盡周折請過體育教員,但是這些人大多是技能不過硬,或者教授不得法,無法令學校和學生們滿意。李宗仁在桂林的朋友們得知這件事情以后,認為體育教員這個位子非李宗仁莫屬,因此便向各個學校推薦。到1915年春天,廣西省立模范小學便送來了聘書,聘請李宗仁到桂林任教。
接到聘書后,李宗仁很快到達桂林,做了省立模范小學高級班的體操教員兼軍訓教官。
李宗仁行伍出身,軍訓是本行,熟練使用各種器械也是他的拿手好戲。在陸軍小學上學時,李宗仁刻苦訓練,加之身體健壯,在器械操上很有成績。雙杠、單杠、木馬等有風險的項目,都可以做到十分精彩。李宗仁最擅長的是劈刺,在比賽時,許多比他高大的同學都不是他的對手。正因為有著良好的軍事訓練基礎,李宗仁對于教員一職可謂是得心應手。他經常在操場上為學生表演雙杠等項目,有時做得甚至有些驚險,學生們看得目瞪口呆,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加之李宗仁人緣很好,學校的同事們對他也很敬重。
很快,李宗仁這個年輕的體育教員就名聲在外了,桂林的許多學校都知道了他。不久,當地的桂山中學也聘請他來做體育教員。李宗仁推辭不過,就做了兼職。這段時光是他一生中少有的平靜歲月,回憶起來他還有些留戀:“在學校里,學生們敬我如父兄,學校則視我如貴賓,禮遇有加。合計兩校給的薪金,比上尉官俸還多四十元,在當時確實是個很可觀的數目。那時,精神上和物質上的生活都很愜意。”
不過,李宗仁終究是個職業軍人,教書不是他的志向。在他任教將滿一年時,接到朋友冼伯平的邀請重返軍界。他要離職的消息一傳出,兩校的師生們都一致挽留。校方表示,如果李宗仁什么時候想回來,隨時歡迎返校任教。
最終,李宗仁就在師生們的惜別聲中離開了桂林。之后李宗仁任滇軍第四師第三十四團排長,后轉入桂系陸榮廷部,從此成長為桂系將領。
(責任編輯:齊風)
(郵箱:chenjianxin112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