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海
摘要:歌唱教學中,人們往往比較重視歌唱技巧的訓練,而忽視了另一重要問題,這就是意志調控能力的培養,歌唱的時候,心理狀態或是個人意志的強弱,對于歌唱訓練與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效果如何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制約著歌唱水平。因此,本文從意志調控對于歌唱運動的作用、歌唱運動中意志調控表現的特征、歌唱運動中意志調控的培養三方面對歌唱運動的意志調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歌唱 運動 意志調控
沈湘大師最早提出,“歌唱是一種運動”的理論,他認為歌唱就是呼吸、共鳴與發聲,以及吐字的協調運動。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心理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意志力在歌唱運動中的作用,在聲樂教學過程中,運用意志來調控歌唱運動,運用具有可操作性、符合科學發聲的意志調控來獲取歌唱技巧與方法,從而使得聲樂教學更具可操作性、更具針對性、高效性,改變過往單一的教學理念。
一、意志調控對于歌唱運動的作用
如何熟練掌握聲樂表演藝術的技巧,關鍵在于如何學習歌唱方法。是否能夠熟練掌握歌唱的技能,與人的意志作用具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了保障高超演唱與表演技能的學習與熟練掌握,必須加強意志力的訓練與培養,明確學習目標,在學習和實際應用中做到有目的的支配,有效調節自我行為動作與心理狀態。
意志的調控不僅僅作用在學習歌唱的外部動作上,更為關鍵的是,在學習與掌握發聲的各項技能上,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的是自己內在的意志力量。比如,面對唱高音難以上去的問題,我們在進行高音區的演唱時,用的實際上并不是嗓子所給予的力量,而更多源于“精氣神”發揮的作用。老師們經常向學生灌輸,演唱高音時無需懼怕,不要覺得高音是高不可攀的,要在心里面覺得它其實不高,只是距離我們較為遠,朝著遠方,把聲音喊出去,高音也就唱好了。使蠻力在高音區是沒有用的,要積極而興奮的打開腔體,在唱中聲的基礎之上,用較為積極的氣息來完成。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觀點的準確性與正確性,而這些所依靠的也就是意志調控的作用。
二、歌唱運動中意志調控表現的特征
(一)目的上的審美性
歌唱屬于一項技藝,而其技藝是從自然狀態逐漸發展,直至成熟的技巧過程,是憑借意志調控的反復磨練獲得與形成的。我們知道,意志調控一旦形成某種習慣,無論其好與壞,都是很難改變的。因此,歌唱學習過程應盡可能少走彎路,要使學生明確聲音的概念,即我們所追求的聲音是怎樣的,也就是需要對于聲音具有目的審美性。只有建立正確的審美目標,才能對所追求的聲音目標加以意志調控,減少練習的盲目性。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經常會在發聲方面產生問題,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學生聽覺方面產生的錯誤,但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審美觀念與意識上的偏差引起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聲音審美標準;其次,讓學生多聽一些名家的歌唱,增強其鑒賞力;最后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演唱錄下來,對自己的演唱進行評價。總之,教師要讓學生在思想上,明確聲音的概念,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其鑒賞能力,用正確的審美意識去追求聲音,完善聲音,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歌唱效果。
(二)意志的可調控性
歌唱運動的意志調控第二特征就是對歌唱和發聲的可調控和可支配作用,可以幫助演唱者正常沿著自覺性方向、目的順利完成演唱。歌唱和發聲在意志調控方面表現為自我想做的事,也就是心理和行為方面的調控,意志調控在歌唱運動中的調控,首先表現對于歌唱人員發聲時心理過程的支配與調節,也就是用思維意志來調控歌唱。豐滿、洪亮、圓潤的聲音,或是富有藝術感染力的聲音,都是演唱者在那個思維對歌曲進行調控。借助正確的意志調控,演唱者可以使身體的各個發聲器協調配合,正確用力,這也是指導學生借助聲音來感受心理意志的協調配合過程,將聲樂教學從無形轉化為有形,變為易于操作。而這種操作熟練的程度是通過反復的意志調控過程而形成的,演唱者越是熟練,其心理的調控能力也就越強,演唱也就越是成功。
三、歌唱運動中意志調控的培養
在聲樂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培養學生對于聲樂的興趣。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無一不是對所從事的事業懷有濃厚的情感,而這情感的最初形式也就是興趣。興趣對于學習聲樂的學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喜歡這門學科,才能執著地追求其理想的境界。因此作為教師在幫助學生喜歡歌唱的同時,也要幫助學生戰勝演唱的心理障礙,應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同學制定不同的目標,實施不同的方法。當學生擁有明確的目標,并產生興趣之后,便會形成實現目標的內驅力,從而有助于調動其積極性,促使其自覺地進行聯系。因此,聲樂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意志力的培養,由于每位學生所面臨的問題不盡相同,教師要采取多種手段,靈活應對,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同時,教師可以抓住學生在演唱中某些較好的音或是樂句,啟發學生對該音或是樂句在感性演唱的基礎上,上升為理性的演唱,從無意識演唱升華為有意識地調控,使學生領會意志調控的作用,經過反復聯系,幫助其積累經驗。
歌唱運動中意志調控的培養還需關注學生性格的差異,性格是個人心理特征的一種重要方面,人的行為千變萬化,其心理特征也是不同的。因此,每人都擁有著與眾不同的性格。例如,有些學生的悟性很好,在歌唱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較好地配合老師改正自己演唱者中出現的弊病,在舞臺上或是課堂上都可以輕松自如的表現,甚至有時可以超常發揮,超過日常訓練時的水平;相反,也有些同學在演唱時容易緊張,甚至出現忘詞的情況,以至于不能較好地發揮出訓練時的水平,而這一切都和學生的性格有關。因此,聲樂教師要注重了解學生的性格,及時予以引導,幫助容易怯場的學生戰勝心理障礙,培養其堅強的意志,通過反復訓練增強其意志調控能力。
總之,我們的歌唱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歌唱的技巧,還要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要注重學生演唱過程中的意志心理活動,幫助學生學習通過意志調節演唱時的感情,使其可以熟練掌握意志調控,在演唱水平與學習方面獲得較大的提高,本文結合教學的實踐,從意志調控對于歌唱運動的作用、歌唱運動中意志調控表現的特征、歌唱運動中意志調控的培養進行了分析,希望對聲樂教學有所借鑒。
參考文獻:
[1]劉棋.情緒在歌唱藝術中作用及調控分析[J].北方音樂,2014,(11).
[2]吳嵐.論歌唱心理調控功能的培養[J].音樂大觀,2013,(11).
[3]李靈藝.淺談聲樂教學中調節的基本內容和方法[J].大家,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