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少巍
摘要:由于銅管樂器本身材質比較特別,而小號的制作工藝及律制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銅管樂器的音準問題一直是其主要的演奏缺陷。其中小號的音準控制更是一直困擾著演奏者,尤其在重奏演奏中則更為明顯,似乎總有一些音吹不準,難以達到協和完美。
關鍵詞:小號演奏 音準 銅管樂器
一、小號及其演奏
小號的音色較為銳利,聲音高亢清脆,富有輝煌感,既可吹奏出嘹亮的高音,也能演奏出優美、豐富的需要極大表現力的旋律,而且小號在使用弱音器的時候,其音效會增加神秘感。因此在交響樂團、軍樂團的演奏當中,小號都屬于常見樂器。小號作為銅管樂器家族中的一員,在樂隊中充當著高音樂器的重要角色,所以小號演奏時的音準問題就非常關鍵。
小號屬于吹奏樂器,通過貼近號嘴震動嘴唇使得管身內空氣被震動而進行發聲。另外,小號上還有著三個活塞,每個活塞被按下,都會不同程度地增加空氣通過管道的總長,從而降低發出的音調,幫助吹奏出完整的半音階。
二、小號演奏中影響音準控制的因素
(一)制作工藝的水平
我國是在建國以后民族管樂的制造業才逐漸走上發展的道路,這就使得當前國內的小號制作水平普遍低于國外大部分地區,因此小號的質量是制約其演奏音準問題的首要因素。當獨立演奏或是純吹奏自然泛音的時候,音準缺陷較難被發現,但一旦進行合奏重奏,或是需要與活塞進行頻繁配合使用的時候,音不準的現象就極其明顯。
這是因為,一些制作工藝相對較為粗劣的小號,其活塞附加管難以自由進行伸縮,無法進行正常的拉伸運動,所以音高的音準就談不上調整了。
(二)律制的特殊性
小號由于是銅管樂器,需要自然泛音與活塞結合進行吹奏,所以其使用的律制為十二平均律。在當前主要應用的三種律制中,十二平均律是建立在純律基礎上,也是建立在自然泛音上的平均律。這就使得它與其他鍵盤樂器或弦樂器都有較大的不同,即使同樣的音級,但音準方面對比起來也存在很大差異,音級的音分數值也就難以一致。通常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會采用以代用鍵對音準進行調節的方法,或是挪動附加管以進行音準配合。但上文也提到了,目前我國的小號制作水平較低,因此使用低質量小號的時候,其音準控制難度就更高了。
(三)現場演奏的環境與技巧
所有樂器的演奏表現,最關鍵的都是演奏者的技巧水平。小號在演奏時,演奏者的氣息、口型,以及口腔閉合程度,都會影響其音準。結合小號演奏的特殊律制,在吹奏同一個音時,如果嘴角過分拉大,音就會偏高,氣息越大,音也會越高。因此吹奏中口型的變動和氣息的平穩與否,都會造成音準上的錯誤。
除此之外,小號的演奏音準也受演奏環境的影響。比如演奏場地的溫度,由于小號屬銅管樂器,而金屬又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因此不同的溫度條件下,音準會產生一定偏差。因此很多演奏者都會在正式演出前,把小號先吹熱再確定和校對音準,以此來保證出場演奏時的音準。
三、改善小號演奏中音準控制的策略
(一)結合音準加強基本功的訓練
大部分小號學習者只是利用校音器在演奏前對音準進行確認,而忽略了在日常訓練中讓其發揮作用。但實際上小號的演奏練習,也可以結合校音器來進行。比方說,在吹奏長音的時候,可以對著校音器,注意自己的氣息流動速度以及強度是否平穩均勻,然后通過音準指針來進行氣息方面的調整。校音器的音準指針還可以幫助調整其他方面,比如吹奏時口縫的大小以及嘴角的拉動幅度。除了使用校音器輔助練習之外,有條件的還可以搭配上鋼琴,吹一個音就相對應彈一個音,對比兩個同音階的音調高低,然后進行配合調整。既訓練了音準的控制,也培養了音感,經過這樣日積月累的音準校對訓練,形成了一定的吹奏習慣,那么即使不用校音器也能達到比較準確的音準。
另外,除了調整氣息和口型,音準的控制還可以通過替換指法來實現。比如在吹奏慢板樂章或是吹奏單個長時值音的時候,由于只采用傳統的吹奏指法,其音準偏差就會比較明顯,這種情況下,使用替代指法就能有效提高音準度。因此在日常訓練中也應該針對替代指法進行聯系。但是要注意,替代指法也不是萬能的,特別是在吹奏快板樂章時就沒有什么效果了。
(二)靈活運用活塞附加管
小號共有三個活塞附加管,其中第一活塞附加管的長度降低全音,第二活塞附加管降低半音,而第三活塞附加管的長度則用于降低1.5倍全音。如果聯用活塞,則附加管的長度是不足使用的。因此進行活塞組合吹奏的時候,就容易出現音準的問題了。
比如在吹奏#cl、dl、el、al、f2、a2這幾個音的時候,音準明顯會偏高,如果只依靠口型或氣息的控制來進行調節,效果不大。這時就可以通過運動配合第一和第三的活塞附加管來進行音準調節了。
由于演奏者的吹奏特點會有所不同,像是口型、氣息這些都是不可能一致的,因此每個人在調整音準的時候應該具體根據自己吹奏的偏高程度進行微調,不能按照固定的距離來拉動附加活塞管,最好在日常訓練中也用校音器配合進行,通過豐富的實踐經驗來達到在正式演出中吹奏能夠靈活運用。
(三)提高自我音準調整的能力
小號的演出過程中,吹奏者可以通過在現場對演奏音準的細微差別進行監察和調整。而要做到這一點,對吹奏者的聽覺敏銳度以及音樂體驗的豐富性都要求比較高。因此除了常規的日常訓練外,還可以加強視唱練耳的訓練,達到提升聽覺敏銳度的效果。比如經常性的內心哼奏旋律與音高默唱,提高內心聽覺;多聽一些優秀的小號演奏或交響樂,豐富自己的音樂體驗,讓優秀的吹奏在潛移默化中指導自己對音準的控制。
(四)增加管樂器的合作訓練
管樂器由于在吹奏的時候,如果振動頻率沒有一起達到精確的高度,那么聲音就有可能出現失常或是不協和,即使管樂器演奏者在個人訓練的時候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最佳音準,但是在進行集體協奏時卻不一定能達到和諧音準。因此,音準的缺陷以及音準的訓練,并不是只有小號演奏者必須面對的問題,它是管樂器本身就需要去克服的一個共同課題。因此我們提倡可以合作訓練的手段去讓演奏者的音準和音色進行練習。比如在練習長音時,可以分別演奏一個和弦的幾個不同音,讓他們用自己的耳朵去辨別自己所吹奏出來的音處于和弦的什么位置上,然后一邊練習的同時一遍讓彼此的音準不斷向和諧處靠攏。這樣的訓練,不僅能夠培養出準確的音準音感,更能夠使合作訓練的演奏者之間形成彼此靠攏以使音準和諧的一個良好習慣。
(五)注意小號的日常保養
在小號演奏的音準控制中,活塞的使用主要影響因素,因此小號的日常保養中,活塞的保養就變得尤為重要。為了保證小號的輕便靈活,活塞的制作用料往往是比較薄的銅管,其硬度有限,對于撞擊和磕碰也比較難承受。所以給活塞上油時要動作輕柔,擰開上方的螺絲蓋后,要將活塞垂直地緩慢地抽取出來,滴上活塞油后再慢慢地順進去,并注意對準活塞筒內的定位槽或定位缺口,謹記不能用力過猛撞擊到槽口臺階。給活塞上油的要注意密度,長期疏忽上油的話,活塞容易出現干澀不靈活的現象。一般來說,5-7天上一次即可。
除了活塞之外,調音管也需要每半個月進行一次清潔保養。具體做法是使用通條纏布把調音管的內管與外管都清理干凈,然后在上面涂上一些凡士林,并轉動兩條單管使其均勻潤滑后,再把調音管插回去。另外,小號在吹奏時會沾染上口水,盡管調音管使用黃銅制作比較耐腐蝕,但如果疏忽保養,也會加速管子的腐蝕速度,從而縮短樂器的壽命。所以號嘴要經常進行沖洗,保持干爽和衛生。
現在國外進口的小號為了達到更輕、更靈活的目的,往往以鋁鍵桿替換了原來的銅鍵桿,使其加快彈起速度。但材料的改變也加快了腐蝕的速度,如果不注意日常的清潔保養,那么使用兩三年大概就會壞掉。
四、結語
小號演奏中的音準控制雖然較難,影響因素也比較多和復雜,但是通過全面了解小號的性能及對客觀條件的要求,并注意提高演奏技巧,還是能夠達到理想的演奏效果。除此之外,積累豐富的現場演奏經驗,也能有效提高小號的演奏音準。
參考文獻:
[1]王朝剛.器樂表演技能教學新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2]胡秋巖.論小號的音準問題[J].學術論壇,2008,(06).
[3]何文婧.淺談中國小號演奏中的音準問題及其對策[J].大眾文藝,2009,(04).
[4]馮健.淺析小號演奏中的音準問題[J].黃河之聲,2013,(13).
[5]陳杰斌.小號演奏中對音準控制技巧的研究與分析[J].北方音樂,2014,(15).
[6]元迎春.影響小號音準的因素與解決方法[J].黃河之聲,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