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
在認真學習了《指南》后,讓我仿佛在大海中找到了引航燈,引領著我向前進。“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孩子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這是新《綱要》中的要求。幼兒正是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各方面的能力和發展。《綱要》中還指出:“教師的態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于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教師應“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為使《綱要》精神真正貫徹落實到我們的幼教工作中,就要從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開始,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精心的教學設計,引導、啟發幼兒健康、全面的發展。
1 創設健康的心理生活環境
1.1學會蹲下來與孩子平等交流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是個一直討論的話題,怎樣蹲下來呢?不是在位置上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而是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感受到孩子的想法,探觸孩子的世界。 蹲下來聽孩子說話,也許,我們就可以看到很多我們想不到的事情,有我們意想不到的收獲。蹲下來,這一步很關鍵,因為不管孩子的想法對還是不對、有無道理,只有從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能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老師和孩子之間才能更好地溝通,才能建立更親密的師生關系,只有在了解了孩子的真實想法之后,才可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
1.2與孩子交流,少用命令語氣,多用委婉建議
在和孩子說話時,注意用語。老師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常常使用命令的語氣,像“你為什么不……”、“你趕快給我……”難免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每當老師發現孩子欠缺的時候,可以給出一些委婉的建議,像“如果”、“不妨”、“試一試”、“或者”等。同時,還要注意不能說傷害孩子感情的話。在尊重的前提下愛孩子。一定要把握一個原則:愛孩子,但不溺愛孩子。溺愛常常釀造悲劇。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愛孩子,就會有度、有節,而不會泛濫。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語氣,讓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亂丟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這么說:“寶貝,玩具亂丟,多不好的習慣啊,你跟老師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嗎?”千萬不要用命令的語氣:“你怎么搞的,玩具亂丟,快點去收拾好!”否則,孩子聽你責備,心里就會產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開心的。
2 創設健康有益的學習生活環境
2.1創設健康的物質生活環境
物質環境指幼兒園內教室、寢室、活動室等場所的教學設施、用具的布置。幼兒總是生活在特定的環境中,環境是幼兒能否健康成長的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例如我們在各個區域中把一類的玩具貼上相同的標志,這樣易于幼兒的取放及幼兒常規的培養;在自來水龍頭旁邊貼上洗手的圖示;在盥洗室的墻壁上貼上節約用水四個字,培養幼兒的節約意識;幼兒起床時為幼兒播放輕音樂等。
2.2創設適宜的故事環境
《綱要》明確要求“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在故事《金色的房子》的教學中,為使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地感覺,我帶孩子們來到我們的小陶園中。那里有草地、有鮮花、還有一間園里為孩子們游戲提供的小房子。我和孩子們一起動手把房子的屋頂粘上金色的亮光紙,房子就變成了故事中的“紅色的墻,綠色的窗,金色的屋頂亮堂堂”。我給孩子們提出問題:“如果你有一間這么漂亮的房子,會邀請你的好朋友去玩嗎?那你們猜一猜這間房子的小姑娘對它的朋友會怎樣呢?”孩子們帶著疑問聽我講著發生在金色房子里的故事,我邊講邊讓孩子們走進故事中,讓他們體驗身臨其境的感覺。故事語言變成了具體的形象躍然于眼前,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去扮演各種角色,就連平時不愛說話的歡歡都躍躍欲試。自然而然,孩子們融進了故事環境中。他們學會了分享,學會了表達,學會了交流與溝通。通過具體的環境創設,他們親歷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很快掌握了故事的內容,而且孩子們的個性和智慧得到了發展。
2.3創設多變的區域環境
創設多變的區域環境,不僅使幼兒手、腦、口有機結合,而且還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良好品質的培養。在廢舊材料制作的“小小電視機”前,幼兒是小主持人在報節目、幼兒是小播音員在播送天氣預報、幼兒是歌唱家在唱歌;穿上漂亮的蝴蝶的衣服,戴上美麗的花的頭飾,幼兒是故事中的角色。故事《誰怕誰》的表演中他們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自編各種動物的動作。在故事《金雞冠的公雞》的表演中,我為孩子們提供了指偶及手偶,讓孩子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孩子們愉快地合作、表演著,不僅語言能力發展了,而且交往能力也提高了。
2.4創設與主題教學想結合的墻面環境
主題墻飾是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的要素,幼兒的認知、情感和社會性始終來自于和環境的相互作用。因此主題墻飾的創設要與教學目標結合起來。例如,為了讓幼兒更加珍惜時間,知道時間的重要性,結合教學目標認識鐘表,我們組織了“抓緊時間”的主題教學活動。并結合幼兒一日生活,組織幼兒自己討論幾點應該干什么?根據幼兒所說的制作了鐘表盤粘貼在墻飾上,幼兒按照各個作息時間繪畫了不同的作品,并將自己的作品貼到主題墻上,休息的時候幾個人便會走過去,一邊欣賞作品,一邊說說這是幾點。這樣不用強加于幼兒去認識鐘表,在寬松的環境中幼兒認識了鐘表。
總之,作為教師要努力為幼兒營造寬松、安全、和諧、溫馨的心理環境, 創設一個有益于孩子學習的生活學習環境,做一個有心人。教師要以素質教育為基礎,積極以新課題的理念與教育精神為指導,以平等、尊重、寬容、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幼兒創設一個開放式的學習生活空間,有目標地促進新時代幼兒的全面發展。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