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玉屏街道是荔波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年來,由于城市開發涉及的土地征收、房屋拆遷等問題,引發了諸多越訪、鬧訪、群訪等不良上訪現象。為有效探索社會治理新舉措,玉屏街道近年來推行了“五變”群眾工作法,有效改善了干群關系,贏得了工作的主動權。
變上訪為下訪,深入一線化解矛盾。為有效轉變干部工作作風,改善干群關系,玉屏街道辦事處將群眾工作重心下移,變群眾登門上訪為干部下訪。首先建立三層下訪機制,即黨政主要領導包片、分管領導包村(社區)、干部包組的下訪工作機制,形成領導干部人人參與化解信訪矛盾的良好機制。其次明確下訪工作內容。各級干部按照問題要在基層了解、在基層化解的要求,主動進村入戶,深入企業一線,了解百姓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全面掌握群眾的思想動態,逐村(社區)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大力推行領導干部下訪工作,兩年來辦事處下訪對談2675戶,占總戶數的36.3%,征求建議745條。對于生產生活方面的,逐條予以落實,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變應訪為約訪,主動面對群眾問題。玉屏街道辦事處積極制作張貼領導干部“六公開”的便民服務卡,把干部的姓名、職務、工作部門、所包村(社區)組、通訊方式等信息向群眾公示。通過實行干群工作聯系“三約定”,即約定約談時間、地點和人員,變“鬧上門”為“約進來”。此外辦事處還采取主動打電話聯系、與群眾面對面交流的方式,了解情況,聽取意見,架起干群相互理解、溝通、信任的橋梁。兩年來,通過推行“六公開、三約定”工作機制,共約談對象467戶,解決實際困難283件,形成了干部與群眾信息互通、感情互信、工作互動的新型干群關系。
變勸訪為陪訪,幫助群眾合理訴求。針對有繼續上訪訴求的群眾,經村(社區)調解不滿意的,由村干部或黨員到鎮(辦)陪訪。經鎮(辦)調解不滿意的,安排鎮(辦)干部到縣、州、省陪訪。由過去被上級責令“勸訪”變為主動“陪訪”,幫助群眾聯系上級正面反映問題,避免上訪者無序越訪、鬧訪。通過實施“陪訪”辦法,化解或緩解了十多起“頑固”復雜上訪事件,增強了干部的信訪服務意識,提高了干部的信訪調解能力。
變信訪為信法,引導群眾用法解困。部分老上訪戶法制意識淡薄,存在“信訪不信法”的觀念。針對這種情況,街道辦事處利用村組干部和群眾會議、技能培訓、遠程教育平臺等各種形式,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群眾法律知識。針對特殊老上訪戶,派司法干部入戶做思想工作,引導、鼓勵、支持其走司法渠道解決訴求。為了整合資源,玉屏黨工委還發揮社區和城關村黨建工作“共駐共建”平臺,協調縣法院安排8名法官進駐社區(村)定期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幫助群眾由“信訪”逐步轉變為“信法”。
變群眾為親友,建立和諧干群關系。為切實改善干群關系,從2012年開始,玉屏黨工委結合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通過制定領導干部結對幫扶特困家庭、計生家庭、創業能人、留守兒童、困難企業等工作機制,要求全體干部主動下村組、入農戶、進企業,接地氣做幫扶。與群眾搭親戚、交朋友,建立互信、友好、合作的新型干群關系。通過整合各種資源和協調各類項目資金,為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輔導群眾學習各種知識和法律法規,幫助其提高思想素質,增強發展能力。兩年來,玉屏辦事處全體干部共與413戶群眾搭親戚、交朋友,構建了新時期和諧互動的友好干群關系。(作者系荔波縣玉屏街道黨工委書記 責任編輯/楊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