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海濤
摘要: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位教師追求的目標。作為一名聲樂教師,聲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將直接影響到聲樂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發展。本文通過論述影響聲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主要原因,從幾個方面論述怎樣提高聲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嘗試為聲樂教學提供一些可行的手段和方法。
關鍵詞:聲樂課堂教學 有效性
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的根本,而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師們追求的目標。在聲樂教學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將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快速提高。聲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即在教學中,教師教給學生的方法和技巧與學生有效的掌握方法和技巧的程度達到了有效教學時間和總教學時間的最大比值。那么,影響聲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例如,有些教師本人沒有真正掌握聲樂藝術的真諦,沒有樹立起科學正確的歌唱觀念;有些教師本人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和豐富的訓練手段;有些學生自身不具備學習聲樂的專業條件等等。
那么,如何提高聲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筆者通過將近十年的教學實踐與思索,找到了一些可行之法。
一、重視挑選具備專業學習條件的學生是提高聲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要提高聲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選拔好聲樂苗子。“問:是否所有嗓音都適合鍛煉?答:不,只有那些具有寬度、音質和有力量的。”①《嗓音遺訓》一書中聲樂家們的觀點認為歌手必須具備好的嗓音和良好的耳朵。因此,學生不僅要具備學習聲樂的嗓音條件,而且要具備一定的音樂素質和音樂基本素養;學生還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豐富的文化知識才能促進學生藝術才能的不斷向前發展。再次,學生要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而且,由于擴招的原因,生源的質量普遍呈下降趨勢,許多學生的文化知識和專業基礎都比較薄弱。因此,對于聲樂教師的課堂教學更是一個艱巨的挑戰。
二、提高教學能力是提高聲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要提高聲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聲樂教師要勤于鉆研,積極探索,不斷積累,提高教學能力。筆者認為,教師們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一)教師們要樹立正確的歌唱觀念,掌握科學正確的歌唱方法。中國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老師說過:“好的聲音概念是非常要緊的,聲樂老師的最終目的就是改變學生的聲音概念”②因此,教師們要通過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歌唱觀念,掌握演唱不同風格的聲樂作品的能力,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尤其是經驗不足的年輕教師們,要通過進修、大師班、互聯網等等多種渠道和途徑去培訓學習,不斷充電,及時更新歌唱觀念、提高演唱水平、提高教學水平。
(二)教師們要有極強的辨別聲音的能力。中國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老師就說,“教唱的全過程就是不斷改變學生聲音概念的過程,訓練老師和學生的耳朵,培養歌唱家的耳朵”。③聲樂學科與別的學科門類有區別,有其特殊性,它的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聽覺判斷來進行的,教師通過自己的聽覺去準確地判斷學生發聲和演唱時的音色、音準、節奏等等情況,并及時對學生的發聲和演唱做出訓練的調整。因此,聲樂教師要具備對學生的發聲演唱有極強的聽辨能力。作為聲樂教育工作者,應該利用課余時間多聽歌唱家、聲樂大師們的演唱、不斷提高自己耳朵對音色、音質、歌唱技巧等等辨別的靈敏度。
(三)教師們要有解決學生實際困難的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遇到歌唱發聲技巧和聲樂作品藝術處理方面的種種問題。如何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且運用有效的訓練手段逐一解決,是教師們不得不面對的主要課題。只有及時的解決了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諸如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音色暗淡無力等等發聲方面的困難、作品藝術處理生硬蒼白等等問題,才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才能繼續推進教學進度的發展。
(四)教師們要有較強的范唱能力。人們常說“言傳身教”,教師能夠較完美的范唱給學生,就會使教學更鮮明生動,教師更具有魅力,令學生信服。教師好的范唱能使學生直接領悟到發聲方法和技巧,體會老師對作品的理解和藝術處理,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與把握。因此,作為聲樂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老教師們,要堅持練習基本功、練聲練唱,與歲月抗爭,保持較高的演唱水平,盡量保持自己的藝術生命長青。例如,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貝爾貢齊在中國舉辦的聲樂大師班課上,以八十幾歲的高齡給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魏松作演唱示范。例如,我國著名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周小燕、郭淑珍教授等,她們本人既有很高的演唱水平,聲樂教學也非常成功,教出很多像廖昌永、幺紅等榮獲國際聲樂大獎的著名歌唱家。
(五)教師們要有綜合的知識結構。文學、美學、語言學、生理學、心理學等等學科都會對聲樂教學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例如,我們在教授學生演唱《我愛你中國》這首聲樂作品時,可以給學生講述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講述電影《海外赤子》,講述歸國華僑等等知識,可以讓學生朗誦這首聲樂作品的歌詞,感受歌唱語言等等,這些都將對學生演唱水平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聲樂教師的知識越豐富全面,越有可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
三、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是提高聲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是提高聲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聲樂藝術的學習具有抽象性特點,在教授學生抽象的聲樂方法和技巧時,聲樂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進入歌曲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聲樂教師要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具體情況來進行分析,啟發學生去探索思考和解決問題。
師生在聲樂課上的平等交流和及時溝通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教與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實際上就是師生間的交流,沒有交流,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④因此,要提高聲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明確聲樂教師與學生是合作關系,以及要創造愉快和諧的教學環境。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大膽提出不同觀點,進行交流和溝通。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教育首先就包括教師同學生人心交流的藝術,教育是學生和教師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⑤教育家們的這些觀點都說明了良好有效的師生交流對教學效果以及整個教學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見,關于聲樂教學,師生間良好、有效的交流顯得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率,關系到聲樂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良好的教學環境與豐富的教學資源,是提高聲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障
影響聲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除了教師、學生、內容等的因素外,還有環境和教學資源的影響。例如,聲樂課堂教學中,琴房溫度、空氣、隔音情況、學習用具等都要適合并有利于教師進行教學、學生進行學習。
從19 世紀末期開始到20世紀上半葉,直到今日,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具有很強的優勢。它可以減少教學難度、提高教學效率、擴大新知識容量等等。例如,在教授學生演唱聲樂作品《今夜無人入睡》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資料讓學生可以欣賞到整部歌劇《圖蘭朵》,也可以欣賞到世界各國不同時代的歌唱家們、聲樂大師們演唱這首男高音詠嘆調的不同版本,使學生們能直接的感受到歌唱大師們的演唱,感受歌唱大師們精湛的聲樂技巧和生動形象的舞臺表現力,進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內涵,使聲樂方法和技巧的學習變得不再高深莫測,變得容易理解及能夠輕松掌握,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也更加深刻。這樣將會大大提高教學效率。豐富的物質環境和良好的教學設施,有助于提高聲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利于快速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和歌唱能力。
總之,影響聲樂課堂教學的因素多種多樣,只有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因材施教、不斷探索、積累經驗、善于反思,不斷地創新發展,才能提高聲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快速提高聲樂教學水平。
注釋:
①[意]弗朗西斯科·蘭皮爾蒂等著:《嗓音遺訓》,李維渤譯,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年,第11頁。
②③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年,第71頁。
④賴志奎:《現代教學論》,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 2頁。
⑤[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天津:天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參考文獻:
[1]鄒本初.歌唱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2][意]弗朗西斯科·蘭皮爾蒂等著.嗓音遺訓[M].李維渤譯.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3]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4]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
[5]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6]劉慧霞.關于聲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孫亞玲.課堂教學有效性標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