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秀芝
【摘 要】家園共育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與家長溝通,教師要與家長建立平等合作的關系,取得共識,從而使家園同步教育更有效地促進孩子的發展。
【關鍵詞】溝通;真誠;途徑
家園共育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基礎,也一直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園合作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與家長溝通。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搖籃,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方式對孩子健康人格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作用。
一、在尊重家長的基礎上進行溝通
教師與家長溝通關鍵在于與家長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關系與親密感情。與家長溝通的首要問題就是尊重,老師與家長是平等的,要展現出幼兒教師應有的熱情、和藹可親、以及平易近人的形象,為溝通打下良好的基礎。
家長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文化水平、工作狀況、性格均有所不同,要耐心、虛心、誠心的聽取每一位家長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議,讓每位家長都能感受教師的關注或重視,努力營造和諧、輕松、愉快的交流環境。
溝通交流的過程是教師與家長相互交談、相互學習、共同研討的過程。隨著社會的進步,家長的育兒水平普遍提高,教師要多肯定家長好的教育方法,積極采納家長合理化建議。這樣做不但幫助教師拓寬思路,而且能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家長擁有參與幼兒教育的興趣,使家長感到自己的價值被利用,產生成功感和被尊重感,有利于形成家園共育、教育合力,使幼兒園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進家長與教師之間合作,密切家園關系。
二、注意溝通的方式和技巧
與家長溝通是一門藝術,需要講究方法。在當前家長普遍重視智力開發,忽視社會性教育的情況下,溝通的技巧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善于聆聽,注意在表情、體態、語言上,支持、鼓勵家長表達自己的觀點。使家長感到教師是真誠的,從而愿意與教師進一步交換意見。
家長最希望看到的是孩子在幼兒園中的進步與成長,無論孩子在幼兒園中的表現如何,在和家長進行溝通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孩子進行肯定和賞識,去贊賞孩子的優點,這樣家長會存在滿足感,有利于接下來的交流。在建立了這種情感的基礎之上,老師再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并且要表新出真誠善意的態度,愿意和家長共同去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和缺點,這時家長就會更愿意了解孩子的不足之處。需要注意的是,在談孩子不足之處的時候,對于孩子的評價一定要客觀且全面,不能夠存在夸張的成分,更不能夠表現出厭惡的表情,并且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區別對待,避免影響到家長的自尊心,這樣不利于今后的交流和溝通。
在現代生活中,由于年輕的家長工作忙,許多祖輩家長承擔了接送孩子的任務,成為了教師溝通交流的對象。祖輩家長有著與年輕家長不同的特點:他們更為寵愛孩子,關注生活細節;他們思想較為保守,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但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與教師、與其他孩子的家長交流;他們閱歷豐富、做事耐心,有充裕的時間參與幼兒園的活動。教師在對他們的尊重和理解,祖輩家長更樂于接受,成為家園合作的重要力量。
三、采用多種渠道與家長溝通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方法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當面交流、電話、QQ群、微信、郵箱、家園練系冊、家長園地、家長助教等都可以成為教師與家長交流的途徑。
(1)園與離園時間當面交流:與家長溝通的方法很多,但當面交流仍是最直接有效的交流方式。教師在幼兒入園、離園時主動與家長交流幼兒在園情況,最好長話短說。首先提醒家長早晨送孩子入園不是與老師深入溝通的時間,這時候教師要做好晨檢或是帶孩子戶外運動。但是如果孩子身體不適家長一定要跟老師溝通交流,如要喂藥更要認真填寫好喂藥記錄表,以便老師在一日生活中更加關注孩子。在下午接孩子的時間,家長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可以等其他的孩子都接走了,針對比較關心的問題與老師詳細溝通當面交流。
(2)進行電話溝通:有很多年輕家長工作很忙,平常都是爺爺奶奶接送,很少有機會與老師面對面的溝通,這些家長可選擇適當的時間通過電話與老師溝通孩子在園的情況和在家的情況。
(3)利用互聯網溝通:現代科技很發達,家長可以利用網絡,通過QQ群、微信、博客、班級郵箱與老師溝通,及時的讓每位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學習生活,同時這個空間也是教師了解家長教育觀念的一個很好的平臺。
(4)家園聯系冊:給每個孩子準備一個家園聯系冊。每天將幼兒所學的內容及作品全部放入聯系冊中,還可隨時將幼兒在園情況,教學內容及需家長配合的內容等寫好,放入聯系冊中。由于聯系冊里裝著孩子們的作品,家長們很關心。另外,家長對老師的工作有何意見、對班級工作的一些建議、要求都可寫下來裝入聯系冊中,有助于教師工作的提高。家園練習冊使忙碌的家長能更了解幼兒的發展情況,無聲的交流促進了教師與家長的溝通。
(5)家長園地:家長園地是幼兒園與家長溝通的一個重要窗口。教師們用心來設計欄目、尋找內容,而忽略了家長參與的深度與廣度。教師可以準備一塊小天地,將家長作品請到家長園地中來。如“寶寶秀”欄目可寫孩子在家的表現;“我的育兒心得”讓家長暢所欲言;“我的問題”可寫上家長的困惑等等。家長園地不能只是教師唱“獨角戲”,要調動家長積極參與的興趣,為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搭起一座彩橋。
(6)家長助教:通過觀察許多家長素質較高,具有參與幼兒園活動的愿望和能力。我們請家長自愿報名,然后根據活動內容選擇具有相關知識能力的家長共同備課,保證質量。家長助教活動的開展為教師和家長,家長和家長之間提供了一個經驗交流和資源共享的機會。教師從家長所擁有的專業知識、生活經驗中獲得幫助,家長從教師身上獲取教育經驗技能,而且更加了解老師的工作。孩子們也在活動中倍感親切。
在幼兒教育階段,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必不可少,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智慧,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運用多種溝通策略,通過靈活的溝通方式,實現有效的溝通交流,使家園合作更密切,教育環境更和諧,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杜春霞.幼兒教師與家長合作現狀的分析及對策.北京.中國校外教育,2009年2期
[2]范觀琳 幼兒教師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 教育導刊(下半月),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