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國
【摘 要】要想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首先要教會學生要有執著的追求,明確的目標與方向;其次就是要教會學生堅持和行動,要有恒心,鍥而不舍;另外還要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適合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境界;輕松學習;目標;堅持;習慣;方法
說到學習,首先讓我想起的就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的治學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認為這也反映出了學生在學習時要達到的三個層次,也是我們在輔導學生時,讓他們成績變得優秀所要必經的三個階段。
要想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首先要教會學生要有執著的追求,明確的目標與方向。此乃第一境界。
在平時與學生的溝通與輔導中,經常會發現很多的學生(特別是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學習就是在應付差事,平時寫作業的時候也不求甚解,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事。對于未來以及高考,他們基本沒什么計劃,談到學習時,感到很迷茫。處于這個層次的同學,覺得學習枯燥無味,對他們來說學習是一種被迫行為,體會不到學習中的樂趣。長期下去,對學習必然會產生恐懼感,從而滋生了厭學的情緒。為了幫助處于這個層次的學生走出困境,我們就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幫助學生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然后再把目標分成不同的階段,在每個階段再給出具體的計劃,根據計劃按部就班的完成。通過鼓勵學生,讓他們在不斷完成自定計劃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逐漸恢復對學習的信心。
要想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其次就是要教會學生堅持和行動。此乃第二境界。
我常跟我的學生說,想到和得到之間還有一步就是做到。很多同學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他們就停滯不前甚至退縮了。這個層次的學生的成績在班上處于中等水平,缺少的就是堅持和持續的行動。
正如《為學》中所說: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有些事情不是因為難做,我們才不去做它;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做它,這才顯得難以做到。我們很多同學往往是被困難嚇倒了,只要邁出了第一步并堅持下來,我相信成功就在我們身邊。“堅持”是計劃實施過程中最難的。很多學生由于缺乏毅力與恒心,很容易半途而廢。而學習是一個周期比較長的過程,今天的努力,并不能在明天馬上就得到回報。它是量的積累引起質的飛躍。半途而廢,最浪費時間與精力,并對人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動搖。所以在實施計劃時,一時看不到進步不要心焦,更不要氣餒、不要輕言放棄。堅持!堅持一定能產生奇跡。
我們在幫助這個層次的學生時,主要是解決堅持的問題,通過把學習周期縮短,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就能看到自己在進步,那么自然就信心十足,行動也就不再算什么難題。一般我會安排學生每周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周總結,然后通過單元測驗,對本周所學知識進行考察。一方面可以找出自己在知識中的漏洞,另一方面,只要認真努力的學習了那么考試的結果肯定是不錯的。通過每周的測評,讓學生看到自己在不斷的進步,信心和動力就會越來越足。長期以往,成績很自然的就得到提升。
要想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還要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適合的學習方法。此乃第三境界。
有好多學生學習上有動力,學習態度也很端正、刻苦,但是就是學習成績提不高。為什么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習方法不正確。學習本身也是一門學問,有科學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規律。按照正確的方法學習,學習效率就高,學的輕松,思維也變的靈活流暢,能夠很好地駕御知識,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方法失當,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學習方法多種多樣,對于每個學生來講各有所長,很難說哪個方法是有效的,哪個方法是低效的。我們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有兩點是肯定要堅持的:一是適合學生自己的方法、能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這個方法需要學生在實踐中嘗試、摸索,老師給予指點、歸納。二是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最重要的方法。實際上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好了,學生的學習成績自然也就上去了。最后要幫助學生把“學會”變成“會學”,這也是我們輔導學生的最終目的。
綜上所述,作為身居一線的老師,我們要從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上來落實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進而促進其學習成績不斷提高,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把學生從苦學變為好學,最后達到最高境界會學,正所謂厚積而薄發、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