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紹海
1土家族哭嫁歌的腔調
嫁歌的腔調來源于土家族山歌小調,哭聲低沉的,嗚嗚咽嚦,氣氛悲切、哀怨憂傷??藜薷璧淖蠲黠@特征是“哭腔”?!翱耷弧笔侵缚藜薷枵w悲傷哭泣的一種風格,是一種特殊的唱腔。在哭嫁歌中,幾乎每一句的最后一個音都有哭腔似的下滑音,有了這種下滑音和抽泣的哭唱聲,就自然形成了另有風味的腔調??藜薷璧男墒潜容^模糊的,沒有像其他民歌有清晰的旋律,它唱時吐字不清楚且濁音也比較多。旋律的起伏非常接近日常語調的高低,旋律是跟著歌詞而變化。所以哭者必須掌握此種哭腔,如泣如訴,抑揚頓挫。唱時必須聲淚俱下,都是真嗓清唱,沒有任何伴奏。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是用其地方語言的歌唱,所以具有濃厚的鄉土味。這使“哭腔”成為了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典型特征,因而使哭嫁歌哭腔唱法自成為一聲樂系統。
哭嫁歌的句式自由,一般曲式結構由二樂句或四個樂句構成,并在此基礎上組成套曲形式。這類哭嫁歌結構比較完整,演唱比較靈活,表現的內容繁多,層次多變的題材,有它自己的藝術特點。哭嫁歌旋律的音域一般沒有超過八度音,旋律上下行級進和三度、四度的跳進運用較多,發展中回旋照應。哭嫁歌的調式以五聲音階為主,一般以小調色彩的羽、商調適合表現怨恨悲傷、難舍難分的情緒。所以哭嫁歌常用的調式是五聲調式中的羽調式、商調式、徵調式。宮調式、角調式則較少用。
哭嫁歌速度有快有慢,節奏比較自由,多為2/4拍和3/4拍,有時為2/4和3/4的混合拍,通過新娘運用夸張、排比、聯想等的演唱下,充分發揮詩歌的表現力,感染力。
2土家族哭嫁歌的主要內容
湘西土家族哭嫁訴說的內容,內容主要是敘舊情的,有禮贊新娘人品的,也有鼓勵、勸慰的話語。哭嫁歌的歌詞一般為即興所作,有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罵媒人,姐妹之誼,兄嫂之賢,故土之情等等??拊~各不相同,當然也有固定的哭詞。湘西土家族哭嫁歌哭唱時必須按著傳統禮儀的順序進行的,不能亂哭。順序一般是先哭爹娘和兄弟姐妹,然后是哭罵媒人。其中最有特色是哭爹娘,哭媒人和哭十姊妹,也是最動人最精彩的哭唱階段。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通常唱的是土家族姑娘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蕹闹饕獌热萦校阂皇桥c親朋好友道別,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親友善待和難舍兄弟姐妹手足之情。如: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如歌詞中寫到:“爹娘恩德比天地,哺育教養心操碎,樹欲靜而風不息,恩德未報就別離。遠望故里盼歸期,歸來又能住幾時?門前小河長流水,女兒眼淚長長滴?!备柚羞\用了比喻的手法贊揚父母親養育之恩,同時表達了對父母骨肉分離的無奈和未能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遺憾。其歌聲凄涼哀婉,催人淚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在旁聽眾無不被這歌聲感染而心酸落淚。二是反對包辦婚姻的怨憤,歌中怨訴了父母只聽媒人的花言巧語,而沒有好好考慮女兒的想法,自作主張將女兒嫁到一個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女兒在哭的過程中對父母作了委婉的控訴,也唱出了無奈與絕望。出嫁的女兒并不是了解父母,把一肚子氣完全傾瀉在父母身上,埋怨父母不該把自己嫁出去。其實是對包辦婚姻的控訴,出嫁女子抱怨的對象不直接是父母,而是包辦婚姻的始作俑者——媒人,就成了出嫁女子控訴的罪魁禍手,往往把一腔怨恨潑在媒人身上,也就是哭媒人??廾饺似鋵嵕褪橇R媒人,因為媒人是牽線人,是悲劇的制造者,在新娘出嫁前,自己未來丈夫的高矮、品行都不知道,新娘不知道婆婆是惡是善,不知道家貧家富。所以哭媒人的歌詞中有這樣的內容:“媒人是個趕仗狗,吃了那頭吃那頭;書上鳥兒騙的來,巖坎猴兒騙的走;娘家又夸女婿好,婆家又夸嫁妝多;媒人一生沒良心,不知害了多少人;好酒好肉吃下肚,男男女女進火坑?!毙晾钡慕衣读嗣饺嘶ㄑ郧烧Z和唯利是圖的丑惡嘴臉。三是對往后未知生活的隱憂,惶惑。出嫁,意味著生活脫離父母的庇蔭而獨立支撐往后的日子。對“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不可知”的出嫁女子,于未知的新生活充滿了惶惑,迷茫。因此,哭嫁歌的內容就充滿了依戀,矯情的特色。四是親人用哭的形式對新娘表示祝福和勸慰。所以父母、兄弟姊妹以及親朋好友亦有回唱。一首母親回唱的歌:“成人要出嫁,媽媽囑咐幾句話:一要孝公婆;二要敬丈夫;三要妯娌多和睦;四要心細賢,茶飯要均勻,火燭要小心,炒菜要潔凈;五要起得早,堂前把地掃,貴客來到家,裝煙又遞茶;六要學裁剪,免得求人不方便,切莫貪玩多,日后窮了靠哪個。”歌詞就是母親在女兒臨行前點點滴滴的叮嚀與囑咐。親人對即將出嫁的女子用“哭”來表達出不舍之余時,還對她們的未來生活充滿憧憬,希望女兒能得到公公婆婆的喜愛。希望女兒的婚姻能得到美滿幸福,同時勉勵新娘也給他們講述一些做人的道理。
3土家族哭嫁歌的形式
哭嫁的形式有一人單哭、二人對哭、眾人合哭。在土家族哭嫁歌三種形式中有:連續哭唱、間斷哭唱、抱著哭唱、跪著哭唱,新娘領唱、眾人一起哭唱等。連續哭唱、間斷哭唱主要是由新娘一人單哭。抱著哭唱、跪著哭唱一般是新娘與父母、與兄弟、與姐妹、與親友等等兩人對哭。新娘領唱跟眾人一起哭唱一般是跟村中姑娘一起哭唱,也叫哭十姊妹。哭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獨特形式。新娘出嫁的頭天晚上,爹娘邀請親鄰中的未婚姑娘9人,加上新娘共10人圍席而坐,通宵歌唱。一般是由新娘主哭,接著親人們頂腔接聲勸哭。你一聲,我一聲,自然形成了一種多人齊唱(有時也有兩到四個聲部的合唱)或多人對唱。陪十姊妹活動即告結束哭嫁使用的語言現在大多為漢語。少數土家語保留得較完整的村寨,仍用土家語哭嫁,其聲調和韻味便格外奇妙。一人哭唱多為姑娘哭訴自己的命運、哭父母的養育恩情、哭兄嫂姐妹的情誼以及哭訴封建婚姻和媒人可惡可恨的欺騙行徑等。新娘又哭又唱,以父母告別,表達了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和依依不舍的情懷。把父母與新娘之情表達的漓淋盡致。
兩人哭唱又稱為姊妹哭,一般是由出嫁姑娘先哭,陪哭的人在一旁以哭唱的方式勸哭,從句尾接唱,兩人一哭一和,自然形成了對唱。如姐妹對哭:姐:“梭羅樹上十二丫,我們同根又同丫;今朝姊妹要分離,離開繡樓好孤單!”妹:“梭羅樹上十二丫,我們同父又同娘;今朝姐妹要離開,難舍難分情難斷!”姐:“梭羅樹來臺對臺,我姐心里難寬懷;丟你妹妹婆家去,逢年過節又才來!”妹:“梭羅樹來臺對臺,望姐心里多寬懷,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誨記心懷!通過姐妹的對唱,表達了姐妹相互關心相互照顧和不舍的手足之情。土家族哭嫁歌都是由新娘、親屬及陪嫁女自愿自發地進行,哭唱和傳承是僅限與女性范偉內。所以男性是不干擾,不介入的,但可以以安慰的方式去勸哭??藜薷柝灤┯谡麄€婚禮過程中,時間少則數日,多的有半個月到一個月,臨嫁前往往要哭一宵。
新中國成立以來,婚姻制度的改變,大大提倡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加上人民的生活不斷提高,湘西土家族哭嫁歌不斷的完善和發展。如今,出嫁前任然唱哭嫁歌。但人們哭唱的思想內容同解放前有著本質的不同,大部分是以娛樂的形式存在于湘西土家族的婚俗中。歌詞內容大多是贊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和民族政策的平等為主旨。所以,現在湘西土家族兒女們在婚喜之時完全充滿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