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欠草
高中化學教學與其他課程教學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化學實驗帶給學生直接的感覺和認識,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所以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化學成績,認識化學現象產生的原理,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化學知識。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方法還存在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將會影響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本文通過對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以下是針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幾項策略。
一、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課堂實驗時不僅僅要保證實驗步驟的正確性,還需要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但是在實際的化學實驗操作中,由于學生自身以及教師的疏忽,往往會導致實驗危險性發生?;瘜W實驗一般都會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學生在進行實驗時稍有不慎就會給自身帶來一定的危險。在高中化學實驗中一般會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學生安全操作意識不強,在實驗時不能夠嚴格按照實驗規定的步驟來進行,最終可能會造成安全問題。第二,對化學藥品不夠熟悉,尤其是一些毒性較強的化學藥品識別力不強。第三,實驗中操作不規范,導致身體與化學藥品接觸,遇到一些對身體傷害較大的藥品時可能就會給學生健康帶來傷害。第四,化學實驗儀器使用不當,造成化學實驗器材損壞,給學校帶來一定的損失。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到實驗的質量以及學生的安全,所以在進行化學實驗時教師要格外注重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
二、化學實驗的要求
(1)樹立學生環保意識化學實驗與其他實驗有所不同,實驗中往往會產生許多氣體,而這些氣體有時候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所以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的教學時應該樹立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提高他們保護環境的責任。所以在進行實驗時要盡可能的較少有毒氣體的溢出,同時有條件時要將有害氣體進行化學處理,減少它對空氣的污染。學生可以將這些有毒氣體用導管將其導入到相應的吸收液中,使其與吸收液反應。在進行氯離子檢驗時盡可能減少對物品的使用,同時還要減少廢液、廢渣、廢棄的產生,有條件時需要對其廢棄物進行回收再利用,不能利用的則要將其放到定點位置進行處理。在進行實驗室要盡量選擇污染物較少的化學藥品,避免使用產生污染物較多的化學藥品。這樣能夠提高化學實驗的效率,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
(2)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化學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相應的化學實驗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過于重視對化學理論知識的講解從而忽視了學生化學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會影響他們理解和吸收化學知識水平的效果,所以在高中化學實驗課堂上能夠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提高他們的化學成績,培養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愛好?;瘜W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該與生活相聯系,拓寬學生的化學視野,拓展他們化學思路,幫助他們深入了解化學對生活的重要作用,能夠將實際生活與化學知識相結合。所以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來觀察周圍的生活,去發現生活中的化學知識等。這樣有利于樹立學生學習化學的信心,培養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愛好。
三、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
1.做好演示實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老師應做好教材中每一個演示實驗,并且在演示的時候提出合理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去觀察,去思考。然后分小組展開討論,再由學生代表發言、辯論,在辯論中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調動學習熱情。利用好演示實驗這個驅動器,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發揮好演示實驗的功能,需要老師對演示實驗進行不斷地創新,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老師的創新可以包括多方面,比如說:實驗材料、實驗儀器、實驗步驟的創新。讓學生充滿好奇心和新鮮感的同時又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氨氣的實驗室制法”可以用加熱濃氨水或在濃氨水中加入堿性物質來代替加熱固體銨鹽和堿的混合物。要使演示實驗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老師不但要讓學生們知道怎么做,還要讓學生們知道為什么這樣做。在實驗過程中,讓同學們認真觀察,在觀察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進行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合作能力
高中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對于他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們應該注重培養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在化學實驗中,進行分組實驗,可以使這些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在實驗中應該給學生多動手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探究過程的樂趣。在實驗中可以讓學生自己組裝實驗儀器,根據實驗,老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同學們共同探討,并通過實驗找出答案。例如:在實驗《原電池的反應原理》中,可以將實驗改為“水果電池的制作”,給同學們準備好實驗材料:橘子、蘋果,導線,銅片,鋅片,電流表等。讓同學們自己組裝,將兩片金屬與電流表正負極連接,再插到水果的兩端,觀察電流表的變化和兩塊金屬片的變化。再讓同學們分析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通過實驗探究和討論,同學們會對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實驗前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做好預習,讓學生了解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操作程序,做到心中有數,在實驗過程中應該多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認真思考,相互合作,從而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
3.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培養發散性實驗能力
自行設計實驗,對于高中生來說又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激發學習化學的熱情,培養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在設計實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和想象力。例如在進行“離子反應”實驗時,給同學們準備5種溶液:AgN03溶液、NaoH溶液、CuSO4溶液, Bacl2溶液,Na2CO3溶液,設計實驗,讓它們之間互滴,從而達到鑒別溶液的目的,實驗步驟越少越好。學生們自行設計實驗,不斷完善設計方案,爭取用最少的步驟鑒別出溶液。
4.在實驗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同學們根據課程內容自己動手完成實驗,提高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中除了培養學生這些能力以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例如,在“乙醛滴定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并進行加熱”的實驗中,顏色變化的順序依次是先出現橘黃色,再出現磚紅色沉淀。但是有些學生在做實驗時發現有深棕色甚至黑色的沉淀出現。對這個問題,同學們應該一起探討原因,是乙醛滴加量不足還是溫度過高氫氧化銅分解為氧化銅還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實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嚴謹的科學態度。
5.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大多數學生缺乏對實驗現象和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的思考,實驗結束后,往往弄不清楚產生某種現象的原因,也得不出實驗結論。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們相互交流問題和意見,從而得出問題的答案。老師必須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一些觀察活動,從細節做起對學生進行長期培養。在培養過程中提出問題,并加以指導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的習慣,鼓勵學生開動腦筋,提出疑問,對現象認真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總之,作為化學教師,我們應該意識到化學實驗是一種最有效的教學手段,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知識、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參加課堂教學改革,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引導者,使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