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嬋
【摘 要】音樂課作為一種審美教育課,應該是給學生更多的樂趣和更多的美的享受,那么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如何才能上好一節音樂課呢? 熱愛音樂,熱愛學生;有效備課,鉆研教材;利用各種手段,帶動和感染學生。
【關鍵詞】熱愛;音樂;鉆研;教材;感染;學生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下,音樂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仔細研究課程內容,準備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培養學生音樂素質,審美情趣為出發點,同時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提高教學質量,最終達到教學育人的目的。
一、熱愛音樂,熱愛學生
音樂教育作為一種審美教育,并不是純知識理論傳授,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都必須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為基礎。音樂教學就是為欣賞音樂、演奏演唱、創作表現音樂而進行技術方面一系列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離開了技術訓練就很難完成美育任務,也就無法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愛學生是教師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不熱愛學生的教師永遠不可能成為優秀教師。而大多數音樂教師都要上好幾個班的音樂課,面對的學生就更多,這時候你更不要吝嗇你的愛,要做到愛每一個班和愛每一個學生。只有用心去愛學生,你才會覺得每一個學生都很可愛,才會更充滿激情的講課。教師對學生的摯愛和期待,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動力。學生就會覺得音樂課充滿溫馨、充滿歡樂,才會更用心的上課!教師要關注學生,更要關注自己,教師要讓學生熱愛音樂,自己更要熱愛音樂,這樣才能帶動學生和你一起在音樂的國度里暢游!因為一個愛音樂的人才能更好地教會別人去愛音樂,才能引導別人去被音樂所感動。
二、有效備課,鉆研教材
備課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只是鉆研教材和編寫教案,其最重要的問題是音樂教師為什么備課?其次,才是音樂教師怎樣備課?為什么備課要解決的問題是備課的目的,備課不僅是知識的準備或預備,還有學習能力和其他能力以及整個教學資源的準備等。任何一首歌曲,只有我們了解了作者的音樂思路,了解作者為什么這樣寫,才能有效地從歌曲中挖掘有效資源進行教學,這就需要我們深入鉆研教材;同時,為了讓學生有效學習,我們也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選擇更切合學生實際、更有利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在這兩者基礎之上,我們再整理自己的教學思路,制定好教學目標、確立好重難點,并設計好教學步驟。從備課的內容范圍看,備課不僅要備教的內容,即是一個什么音樂作品或有關音樂內容,從備課的時間范圍看,備課不僅是課前備,從備課的對象范圍看,不僅要備教師,音樂課程的學習將更加有利于讓學生從關注身邊的音樂開始,來認識音樂的起源和學習音樂知識,進一步體會音樂與日常生活、情感體驗、價值觀的緊密聯系。在這樣明確的音樂課程功能下,音樂教學的備課一定不是過去傳統意義的備課,它不僅僅局限于一個學科教學的單一知識與技能的備課和簡單意義上的老師“教”和學生“學”,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可以利用錄音軟件把前節課唱得比較好的同學錄成錄音帶,演示給所有的同學,極力激發學生的表演潛力和學習主動性。上課時應先放示范歌曲,讓學生對整首歌曲有個整體的印象,也可以通過老師的卡拉OK表演給學生示范,尤其是老師示范,效果更好。利用強節奏的自制伴奏帶進行教學可以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素質教育,這種教法有以下優點:教師能夠解放出雙手指揮學生,強化學生的律動教學和使學生學會接受指揮,讓學生掌握好節奏。
在學生進行歌唱練習的過程中,要注意點的帶唱與面的帶唱相結合,杜絕老師唱一句學生跟一句的傳統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訓練更具完整性。
三、利用各種手段,帶動和感染學生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出現,電化教學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各類教學中來。現代的電化教學手段,多種多樣,在各類學科中的應用更是新穎多樣。作為發展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課音樂課,也緊隨形式將電化教學應用到了教學中。電化教學在音樂課上的應用,使學生處于主動的狀態,直接參與教學活動,使他們的多種感官在愉悅中獲得音樂的記憶。讓學生親身去體驗、去實踐、以平等的主動的身份參與教學。音樂是給人美的享受,教學語言則是教學活動的靈魂,作為一個音樂教師就要善于懂得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去引導和感染學生。教學語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課堂氣氛生動活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度。 在課堂中,教師要注意讓課堂語言隨教學內容的變化而變化,根據課的內容隨時調整自己的語氣,恰到好處地表達教學意圖。課堂中要用生動形象的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語言除了優美激情的聲音之外,還應有與之配合的形體語言。教師的動作、表情、手勢等等也是教學中表情達意,詮釋知識的語言。所以說教師形體語言和聲音語言的和諧運用,能起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是教學有聲語言的必要補充。
要做一個熱愛音樂的音樂老師,這樣才能上好每一節音樂課,這樣才能讓你的音樂課堂充滿歡樂,相信學生們也喜歡這樣的音樂課,使學生有了想上音樂課和更想唱歌的情感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