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超
摘 要:在當前全球化經濟不斷發展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權,就必須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控制。但當前多數企業在成本管理與控制中尚有諸多問題,影響了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開展。因此,本文就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當前存在的問題與改進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企業;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使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而我國各個企業傳統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模式也逐漸顯現出滯后性與局限性[1]。現代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轉變成本管理與控制觀念,改進和創新管理技術,適當引進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與方法并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管理與控制,力爭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促進其健康長遠發展。
一、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管理與控制觀念落后。當前,我國企業發展過程中,一般采取盡量降低成本及壓縮成本空間等途徑來實現企業成本的管理和控制[2]。然而,這種落后的觀念已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競爭日漸激烈的發展需要,更不能從根本上完成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的計劃;反之,若企業過于強調降低成本,一味注重減少支出和對成本消耗的控制,不從長遠收益的角度來分析成本的作用,則很難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對成本的管理與控制,甚至會對產品的質量和企業的社會、經濟效益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對于成本的管理與控制應加減有度,盡量滿足當今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
(二)缺乏系統性的成本管理與控制。首先,單個成本管理模式是我國當前成本管理與控制的主要方法,而對于管理模式之間的關聯性卻研究甚少,使企業在實際操作中難以全面、系統地對成本進行管理與控制。其次,不同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方法在應用時未能將其聯系起來。一般情況下,企業引進新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方法后,對于原有的方法往往不得不放棄,這不僅在無形中使企業的成本增加,同時也影響到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最初的目標,影響企業的發展。另外,企業在進行成本管理與控制時,忽略了對下游企業、相關企業、競爭企業等關于成本管理與控制具體的分析和探討,導致企業難以在實際意義上實現全面、系統地管理和控制成本,這使企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三)成本管理與控制范圍狹小。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圍繞著企業籌資、生產經營、投資等整個經營與發展的過程。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受到傳統成本管理與控制理念及長時間計劃經濟的嚴重影響,大部分企業對生產成本的管理與控制單純的過于重視,導致忽視了對金融投資、原材料采購、商品銷售等其它經營業務的成本管理與控制,也忽略了對企業外部的價值鏈分析,因而降低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基于企業成本動機的角度而言,企業的發生的每一項經濟事件或開展的任何一項經濟活動,其成本不僅僅包含制造成本,材料、人工、宣傳推廣等成本也列入其中。顯而易見,企業當前狹小的成本管理與控制范圍已經很難達到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真正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應圍繞著企業產品生產壽命的整個周期進行。
(四)成本管理與控制缺乏預測與分析。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過程中,不能僅僅是在生產過程中根據市場的發展情況而采取成本管理與控制措施,而應以市場信息為基礎,在企業生產開展前,積極對成本進行預測與分析,進而做出正確的決策。現價段的企業成本管理中,多數企業均注重生產經營后才進行成本管理和控制,這種管理模式忽略了成本的系統性與全面性管理和控制,使企業產生成本報表,導致成本控制只流行于表面而不注重實際的現象。另外,企業在成本管理過程中,還缺乏對其動態的控制,市場信息不及時掌握、缺少相關的市場調研、缺乏生產經營分析等重要性企業經營流程,使企業不能很好地實現科學化成本管理與控制。
二、改進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與控制體系。企業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與控制體系,是確保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工作順利開展的根本因素。因此,企業應綜合考慮自身的經營特點、企業的發展前景、外部的市場環境等因素,綜合制定符合本企業發展特色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制度;同時,加強對企業各項活動的管理與控制,優化其內部結構,對成本管理與控制過程中所有參與者的經濟職權進行合理分配。以此力爭在企業有效的內部控制下,實現對企業內部高效的業務管理,進而減少企業在成本管理決策過程中的問題與失誤,以利于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提供強大的內部保障,確保成本管理與控制的高效性,提高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促進企業發展。
(二)引進先進的成本管理與控制經驗。企業應從自身具體的生產經營情況出發,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成本管理與控制經驗,以實現成本核算的高效性,準確計算企業產品的支出成本。通過應用以計算機技術為主的自動化系統及信息處理方法,積極推進電算化的管理與控制水平,挖掘電算化技術存在的優勢和潛力,在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過程中形成多版塊成本綜合管理系統。這樣既能有效減少人工成本,同時也有助于促進成本管理與控制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有利于企業對于市場經營模式的變化和產品成本信息的管理實時掌握,因而及時、有效地調節生產和經營模式,開發適合的新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
(三)增強員工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意識。在當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不斷升高,復合型人才深受各個企業的歡迎[3]。因此,企業在不斷健全和完善成本管理與控制體系的過程中,應不斷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人員成本管理能力的加強和培訓,在確保企業成本得到科學、合理地控制時,也要保證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各項生產與經營活動的成本控制,全面提高財會人員的綜合能力,促使其成本管理與控制能力水平提升,確保成本控制嚴格按照預算目標順利實施。另外,企業還應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法律知識和守法觀念,加強成本管理決策的執行能力,促使員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管理文化水平,堅決制止企業內部員工出現貪污等不合理行為。
(四)改進和創新成本管理與控制技術。技術的改進與創新,是企業降低成本、挖潛增效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在一定意義上,成本與收益是既對立又統一的。若想獲得一定的經濟收益,企業必須付出一定的成本作為代價,以獲取更高的經濟收益,而成本越低,則其收益越高,就該方面而言,成本與收益是兩種對立存在的形式。從另一方面來說,企業做好投資成本改進和創新技術,可為企業帶來長遠收益,因此,二者又是統一存在的。可見,在成本管理過程中,不能過于節約和控制成本,而是要按照本企業的發展特點采取合理的成本管理方式。所以,企業在經費合理分配的前提下,應將可能將對企業收益及長遠發展影響巨大的項目作為重點管理對象,完善管理目標,并將責任具體化到個人,積極改進和創新成本管理與控制技術。另外,還要引進先進的成本控制技術,對企業的生產和經營過程進行全方面監控,不斷加強市場信息流通和降低成本的損耗,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三、討論
總之,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若想求得生存及長遠發展,對成本的有效管理與控制至關重要。企業只有及時發現自身當前成本管理與控制存在的不足之處,并針對性采取應對措施,還要注重對成本管理與控制的預測和分析,提前作出預防性策略,才能確保企業提高生產經營的綜合能力,獲得更大的效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保證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洪剛,胡瑛.談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控制[J].山西建筑.2013,39(26):247-248.
[2] 周榮林.試論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控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2,(1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