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敏
【摘 要】新課程改革以來,不僅要求教學中傳授給學生知識,而且要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為此,本文以新課程標準為教學依據,對初中語文教學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研究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提倡創新教學,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我們要積極貫徹新課程改革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探索高效的教學途徑,打造高品質的語文課堂,實現教學改革的目標。
一、創設良好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實踐證明,在特定情境之中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思想的理解和認識。所以,我們要創設教學情境,渲染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散步》這節課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首《母親》,在飽含深情的音樂中,同學們的眼角都涌現出了淚花,引發了內心情感的共鳴,將學生的熱情帶動了起來,甚至很多同學情不自禁跟著哼唱起來,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教學活動井然有序的開展,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感受人物內心的情感變化,站在角色角度上思考問題,談談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和認識。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和動力,同時心理位置發生改變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表象,強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認識,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學習《變色龍》這節課的時候,筆者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課本劇表演,將文章中精彩的故事情節表現了出來,這樣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讓學生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自發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二、針對學生的差異性,實行有效分層教學
因為能力的高低不同,學生學習的能力水平表現出了明顯的差異性。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為了追求教學目標的統一性,很多教師通常會以統一標準來要求學生,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很多學生并不能適應教學的節奏,學習效率和學習的熱情必定會大大折扣。因此,我們要明確教學目標,實行分層教學,針對學生所處層次的不同設計梯度目標,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和發展。為此,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設計教學目標,編排教學方案,激發學生求知欲,讓學生自發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提高教學的質量水平。例如,在寫作教學中,對于基礎較差的同學我們可以降低要求,能夠不出現錯別字,熟練運用標點符號,保障語句通順即可;對于有一定較差的同學我們可以要求學生運用一些表達的技巧,使自己的文章生動形象,吸引讀者的眼球;對于基礎較好,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同學我們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思想表現在文章中,使自己的文章出采,提高寫作水平。這樣一來,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發展的需求,激發學生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按照方向努力,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水平。
三、注重德育教育滲透,培養學生健康心理
語文教學的另一個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在教材中有許多內容都蘊含者豐富的思想內涵,包括人物的英雄氣概、奉獻精神和偉大胸襟,所以,我們要挖掘這些德育元素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實現德育教學的目標。例如,在學習《七律長征》這節課的時候,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領會紅軍不怕困難,不怕吃苦的精神品質,比如“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白只要堅持終會見到成功之門,只要不放棄總會有希望存在,比如“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陶冶學生情操,能夠培養健康的精神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提高教學的效果。另外,我們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優秀作品,將其中的情感充分展現出來,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學環節之中,促進學生健康發展。例如,在學習《愚公移山》這節課的時候,我們要引導學生學習愚公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品質;再例如,在學習《背影》這節課的時候,我們要引導學生感受父子神情。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課堂教學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激發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同時還能讓學生接受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水平。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們要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手段,讓課堂教學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一方面提高教學的質量水平,另一方面注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陶冶學生情操,實現語文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林偉濤.如何提高語文教學行為的有效性[J].教育科研論壇,2010,(10)
[2]熊開明等人編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郭小紅.如何構建和諧語文課堂[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1,(14)
(作者單位:遼寧省鞍山市岫巖縣雅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