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峰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老年體育研究中心,河南 鄭州 450044)
近年老年人的健身需求日益增多,如何科學指導老年人進行運動健身是一項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門球運動運動量較小,不僅對肢體健康有益,而且能愉悅參加者的情緒,是一項深受老年人喜愛的體育健身運動。同太極拳等健身項目相比,目前有關門球運動對參與者健康促進的研究較少,且現有研究部分觀點出現矛盾〔1~3〕。本研究通過對長期從事門球鍛煉的老年社會體育指導員身體成分和體質進行測量并和同年齡老年人進行比較,探討長時間進行門球鍛煉對老年人健康體適能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對2011~2013年間在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國家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中心進行培訓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進行身體成分和體質測量,通過問卷篩選(篩選標準:①運動項目單一、無特殊飲食偏好;②門球鍛煉時間≥ 3年、運動頻率≥3次/w、每次運動時間≥1 h),選取60~69歲的男性門球項目社會體育指導員29例(其中60~64歲17例、65~69歲12例)。另隨機選取鄭州市社區日常鍛煉較少的同年齡組健康老年男性30例作為對照組。所有受試者知情并自愿參加測試,無嚴重內臟疾病、無安裝心臟起搏器等情況。
1.2 研究方法 采取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頒發的《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老年人部分)》的規范和儀器使用說明書要求對研究對象進行身體成分和體質測量。身體成分測試采用韓國杰文T-SCAN PLUSⅡ型人體成分分析儀進行測量,測試指標包括: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體脂含量(BF%)、腰臀比(WHR)、瘦體重、肌肉含量、身體總水分、蛋白質量、礦物質量、身體年齡。并利用公式年齡差=年齡-身體年齡,計算出研究對象年齡差〔4〕;體質測試采用中體同方國民體質測試儀和歐姆龍HEM-1000型電子血壓計進行測量,測試指標包括:收縮壓、舒張壓、安靜脈搏、身高、肺活量、坐位體前屈、握力、閉眼單腳站立、選擇反應時。
1.3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
2.1 老年男性門球項目社會體育指導員與普通老年人身體成分比較分析 長期進行門球鍛煉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脂百分比(BF%)、腰臀比(WHR)、身體年齡顯著低于同年齡組日常鍛煉較少的老年人(P<0.05)。門球鍛煉的老年社會體育指導員身體年齡顯著低于其實際年齡(P=0.002),而日常鍛煉較少的老年人具有身體年齡比實際年齡高的趨勢,差異不顯著(P=0.08)。見表1。
2.2 老年男性門球項目社會體育指導員生理功能和身體素質特征 長期從事門球鍛煉的社會體育指導員肺活量、坐位體前屈、握力、閉眼單腳站立顯著高于全國同年齡組老年人的均值(P<0.05或 P<0.01),選擇反應時低于全國均值(P<0.05),門球社會體育指導員收縮壓、舒張壓、脈搏指標均值雖然比全國均值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老年男性門球項目社會體育指導員與普通老年人身體成分特征比較(x±s)

表2 老年男性門球項目社會體育指導員與同齡老年人功能和素質指標比較(x±s)
門球運動對老年人健康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①門球運動屬于低強度、長時間有氧運動,運動過程中無激烈對抗,動靜結合,有勞有逸,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點;②在運動過程中瞄準、擊球、拾球和到位等基本動作,伴隨著快步走或慢跑、彎腰、下蹲、手腳配合等運動,可以使鍛煉者全身的運動系統、內臟系統、感覺系統和神經系統都得到鍛煉;③對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益,能愉悅參加者的情緒。門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運動,運動過程中球友之間不斷交流心得、體會,有助于克服老年人的孤獨感和失落感,同時增加朋友之間的交往和友誼,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身體成分是指人體內水、蛋白質、礦物質、脂肪等各種物質在體重中所占的百分比,這些物質在人體內按一定比例分布與人體的健康水平密切相關。以往研究表明,長期進行門球鍛煉的老年人,體脂百分率、血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顯著低于無鍛煉習慣老年人,去脂體重、高密度脂蛋白(HDL)、HDL/TC顯著高于無鍛煉習慣老年人〔1,2〕。但也有研究顯示,經過2年門球鍛煉,老年人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HDL/TC等指標無顯著變化〔3〕。本研究中,門球項目指導員組體脂百分比(BF%)、腰臀比(WHR)顯著低于無鍛煉習慣的對照組,同大多數研究結果相一致〔1,2,7〕,說明長期門球運動能夠降低老年人的身體脂肪含量。身體年齡是人體健康狀況的綜合指數,是機體老化程度的客觀表述。采用身體成分分析儀測得的身體年齡同BF%、肥胖率、WHR、BMI等指標顯著相關〔7〕,本研究說明長期進行門球鍛煉能夠減緩鍛煉者身體老化程度,預防衰老。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心血管機能下降。有研究表明,長期堅持門球運動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隨著鍛煉時間的延長有不同程度的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及體重減輕〔8〕。本研究中,長期進行門球鍛煉的老年社會體育指導員其心率、收縮壓、舒張壓較同齡老年人均值低,未出現顯著性差異,其原因可能是心率、血壓除受鍛煉影響外,還受遺傳、飲食習慣等多種因素影響,加上部分老年人患有高血壓后才參加門球鍛煉,導致社會體育指導員組血壓均值同全國同齡老年人均值未見顯著差異。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肺泡壁變薄、肺毛細血管數目減少、肺組織的彈性下降、呼吸肌無力,從而導致呼吸機能下降。長期進行門球鍛煉的老年人,肺活量、肺活量指數顯著高于日常鍛煉較少的老年人〔7〕。本研究說明門球鍛煉能有效延緩老年人呼吸功能的下降。其機制在于門球運動揮桿、扣球、彎腰等動作,使膈肌、肋間肌等呼吸肌得到鍛煉,增大胸廓活動幅度,從而提高潮氣量,改善老年人呼吸功能。
坐位體前屈是反映人體軀干柔韌性的簡易指標。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軀干柔韌性降低,增大了腰背部損傷的風險。本研究說明長期進行門球鍛煉有助于延緩老年人軀干柔韌性的下降。其機制在于門球運動中彎腰、扣球等動作使軀體彎曲,增加軀干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縮的退行性變化,保持關節韌帶的柔韌性和關節的靈活性。
握力主要是反映人體前臂及手部屈肌群的靜力性力量的指標,男性握力在30歲左右到達峰值后隨年齡增長逐漸下降,老年人握力的大小同老年人壽命具有相關性〔9〕。本研究中,長期進行門球鍛煉的老年人握力均值顯著高于同年齡組老年人均值,同以往研究相一致,其原因主要是門球運動中上肢運動較多,揮桿、扣球等動作使前臂及手部屈肌群得到鍛煉,從而延緩老年人握力隨年齡增長的下降。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感受器退化、中樞處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平衡能力和神經系統的工作能力下降。本研究結果顯示,長期進行門球鍛煉的老年人其閉眼單足站立均值顯著高于于同年齡組老年人均值,而選擇反應時均值顯著低于同年齡組老年人均值,說明門球運動有助于延緩老年人平衡能力和神經肌肉協調能力的下降。其機制在于門球運動中鍛煉者要根據球門的距離進行不停地走動和調整,從而使四肢肌肉不斷的收縮、舒張,增強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的控制,從而提高練習者神經肌肉靈敏性和下肢平衡能力。
1 郭成吉,李開元,李 生.長期門球鍛煉對老年人血液流變學等指標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1997;16(4):319.
2 孫小敏,曾 芊.門球活動對老年人血液流變學脂類代謝等指標的影響[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7;17(4):37-40.
3 郭守靖,盧傳生.太極拳和門球運動對老年人血脂、血液流變學指標影響的比較研究[J].中國臨床康復,2002;23(6):3565.
4 馬愛英,石 峰,武桂新.長期太極拳鍛煉老年人身體成分和體質特征〔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5):4174-6.
5 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R〕.北京:國家體育總局,2011.
6 趙志香,徐中華,徐 敏.門球運動對男性老年人體質水平的影響〔J〕.體育與科學,2009;30(3):71-4.
7 王小迪,張保國.不同性別老年人身體成分、血壓指標的差異及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9):2637-8.
8 李忠民,郭太乾.門球運動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影響〔J〕.中國康復,1998;13(4):173-4.
9 Rantanen T,Harris T,Leveille SG et al.Muscle strength and body mass index as long-term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in initially healthy men〔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00;55(3):1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