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河根 周愛娟
(建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浙江 建德 311600)
2006年的調查顯示,浙江省因白內障致盲者占盲人總數8.86%〔1〕。白內障致盲后的復明手術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迄今為止,白內障手術是白內障防盲手術的主要治療方法。積極開展白內障的手術治療是我國降低盲患病率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在建德對“白內障的篩查和康復治療”技術進行推廣及應用,現將其效果進行回顧性評估。
1.1 一般資料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建德對“白內障的篩查和康復治療”技術進行推廣及應用,2010~2013年完成的老年白內障手術例數分別為524例(558只眼)、556例(592只眼)、684例(689只眼)、836例(875只眼),年齡60~78〔平均(71.25±6.65)〕歲。
1.2 白內障的診斷標準 (1)晶狀體混濁,包括空泡、水裂、板層分離、輪輻狀混濁、楔形混濁、核混濁及后囊膜下混濁等,變為不透明,以至影響視力;(2)矯正視力在0.7或以下;(3)術后無晶狀體和人工晶狀體眼者均以白內障計入。無論受檢者的雙眼或單眼診斷為白內障,均計為白內障患者〔2〕。
1.3 方法 (1)展開拉網式篩查,初步建立老年人群眼部健康檔案,包括視力、角膜、晶狀體和視網膜情況,對術前檢查、手術方式及操作流程等項目內容進行統一制定和要求,統一發放數據登記表,對符合手術的人群施行白內障復明手術;由各手術定點醫院在手術完成后1個月,歸檔手術病歷,將貧困白內障患者納入建德市殘疾人聯合會“復明工程”,免除其手術費用,真實填報各項數據及病人資料。對有自費能力及可通過公費醫療、醫療保險、合作醫療等形式支付手術費用的患者,按相關醫療保障制度規定的收費標準和報銷辦法執行〔3〕。手術方式選擇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體植入術〔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
2.1 白內障患者的構成 2010~2013年的白內障患者中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所占比例明顯高于其他類型的患者(P<0.05)。見表1。

表1 2010~2013年的白內障患者疾病類型分類〔n(%)〕
2.2 白內障術后情況 2011年建德市白內障手術后脫殘率(81.93%)和脫盲率(87.84%)較2010年(79.21%,84.77%)無顯著性差異(χ2=0.41、0.56,P>0.05),2012 年和 2013 年的白內障手術后脫殘率(85.92%,85.94%)和脫盲率(96.08%,96.11%)較 2010 年顯著升高(χ2=7.67、4.22、5.61、4.02,P<0.05)。
目前,發達國家白內障手術率(CSR)達5 500人次以上,印度為3 100人次,非洲最低,僅為200人次。2000年國內CSR的每百萬人口370人次,至2010年已上升至915人次,但與人口總數相近、經濟水平相似的印度相比,CSR率仍存在較大的差距〔5〕。導致國內CSR較低的因素主要包括:白內障致盲患者主要分布在農村,基層眼科手術質量和服務水平低下〔6〕及手術費用過高等。
針對以上情況,本市將“白內障的篩查和康復治療”技術作為一項農村適宜衛生技術,在全市范圍內大力推廣。該技術的特色在于:(1)通過對全市范圍內的基層衛生服務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白內障診斷要點和手術適應證,能夠在家門口就進行白內障的健康宣教,建立患者的手術信心。同時,術后的回訪也能夠在當地完成,避免老年人群的來回奔波,極大提高白內障患者的手術依從性,提高白內障手術率〔7,8〕。(2)將貧困白內障患者納入建德市殘疾人聯合會“復明工程”,免除其手術費用,對有自費能力及可通過公費醫療、醫療保險、合作醫療等形式支付手術費用的患者,按相關醫療保障制度規定的收費標準和報銷辦法執行。通過這種措施,可以大幅降低患者的手術自負費用,使每個適宜手術的白內障患者能夠負擔起手術費用,從而提高白內障手術率〔8〕。(3)白內障表現為慢性病程,通常為無痛性漸進性視力下降,雙眼先后發病,通過建立老年人群眼部健康檔案,對每例手術患者做好手術登記和術后建檔工作并隨訪,能夠動態掌握白內障患者的進展程度,從而提高白內障手術率〔9,10〕。主要由于在該技術推廣的第一年(2011年)側重于基層醫院醫生的培訓,因此白內障手術率提高不明顯,2012~2013年CSR提前達到了全國防盲治盲規劃(2012~2015年)中2015年1 300的目標,縮小了與2020年目標(2000)的差距〔5〕。通過該技術項目的推廣,大幅提高了本市CSR,同時建立健全了白內障的縣、鄉、村三級防治網絡,增加了村級衛生服務人員業務能力。該項技術的推廣,普及了防盲治盲知識,提高了CSR,建立了白內障防治工作長效機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值得深入推廣〔2〕。
1 謝紅莉.浙江省1987至2006年白內障患病趨勢評價〔J〕.中華醫學雜志,2009;89(21):1464-7.
2 趙家良.在新形勢下繼續推進我國的防盲治盲工作〔J〕.中華眼科雜志,2011;47(9):769-72.
3 趙家良.我國防盲治盲工作的現況和發展方向〔J〕.中華醫學雜志,2007;87(14):939-41.
4 吳 慧,畢宏生,安淑敏,等.2011年山東省白內障復明手術患者分布狀況研究〔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3;31(11):1497-9.
5 李志宏,劉 璽,岳 鵬,等.白內障超聲乳化技術在基層防盲中的應用及推廣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9):157-9.
6 張 琪,張朝軍,劉 承,等.白內障防盲手術中人工晶狀體度數配置問題探討〔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1;33(4):308-10.
7 梁朝光,徐建蓮,胡莉華,等.瀾滄縣防盲治盲情況抽樣調查與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8):289-90.
8 王真艷,陳為民.某基層醫院802例白內障防盲手術臨床分析〔J〕.激光雜志,2014;35(2):85-6.
9 于春洋,隋華麗,王吉紅,等.農村白內障復明手術654例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9(4):112-3.
10 趙家良.我國防盲治盲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J〕.中華眼科雜志,2012;48(3):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