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慧婷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微信已不單單只是一個充滿創新功能的手機應用,根據騰訊發布的《2015微信用戶數據報告》顯示,微信已覆蓋90%以上的手機,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微信用戶平均年齡只有26歲,86.2%的用戶在18~36歲之間,學生、事業單位員工和自由職業、企業員工一起占據了80%的用戶,微信公眾號用途方面,用戶關注公眾號主要目的是獲取資訊41.1%,其次是方便生活的36.9%和學習知識的13.7%。使用頻率上來看,55.2%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10次,54%的用戶的微信用量為所有應用中的最高,遠高于購物,視頻,地圖等服務。由此看出,社會對于微信的強烈需求,進而成為最熱門的社交交流平臺。為了提供更加適應新時期教學科研所需的信息服務,高職院校紛紛建立圖書館微信服務平臺,以多維度、多層次的方式拉近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距離,在微信平臺上實現圖書館移動服務的最佳價值。
在傳統的服務模式下,網站不具備信息自動提醒和自動推送功能,微信應用后不僅可以使圖書館與讀者之間實現充分的相互溝通,還可以根據個人需求、愛好等訂制信息服務,并及時將信息主動推送給讀者,實現精準的服務。一是導讀介紹推送,在新生入學之時,圖書館可以通過微信介紹圖書館的樓層概況、館藏分布、功能介紹、館藏資源使用說明等,幫助新生快速熟悉;二是圖書館新書推送,定期發布圖書館新購圖書書目、視頻下載等信息,幫助師生了解最新圖書動態;三是館藏資源推薦,及時推送新購電子資源,知網最新文章、報刊推薦等,有效縮短教師尋找資料的時間;四是學科信息推送,可以根據學科、專業等關鍵詞列出學科專題,將最新專題信息推送給學科帶頭人,有利于教師及時獲取最新科研信息及動態;五是近期活動公告推送,第一時間告知讀者近期舉辦的圖書館活動,如讀書節活動,圖書漂流活動等,豐富學生業余時間的同時擴充知識,通過參與活動讓學生和圖書館走得更近。
根據讀者問題及其環境確定用戶需求,通過信息的析取、重組與研究來形成針對性的新信息,而非簡單的原始信息傳遞。利用微信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特點,隨時隨地解答教師的提問,及時解決教師在使用圖書館資源時遇到的問題。一是常規咨詢,回答開閉館時間、借閱規定、可借本書等常規信息,咨詢館藏分布、館藏書目和個人借閱情況等信息;二是提供實時借閱排行,告知師生剩余本書,以供參考;三是提供個性服務,適時推出一對一解答服務,通過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不同形式來解決不同問題,如報刊拍照、超期費用截圖、語音解釋等。
由于館員與教師間的互動少,服務周期長,教師不能夠及時獲取相關信息,主要通過內網查詢和檢索,為了更好地交流和溝通,可以借助微信朋友圈好友功能搭起人脈的橋梁。圖書館與周邊同行建立微信朋友圈,可以相互借鑒,分享最新動態資訊;圖書館與教研部門建立微信朋友圈,可以與學校學科帶頭人組建微信群,就某一學科有針對地收集或提供信息服務;圖書館館員之間建立微信朋友圈,有助于領導與館員之間工作上第一時間上交或下達意見和建議,省略面對面的溝通環節,達到工作資源共享;圖書館勤工助學學生之間建立微信朋友圈,能高效解決勤工助學中遇到的調班、薪資到賬或是其他日常問題。通過朋友圈,各個群體之間都架起了良好的溝通橋梁,可以及時進行信息交流、閱讀分享等共享共建活動。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微信應用還處在最基礎的摸索階段,在應用微信應用推廣時,總體上方式略顯單調、功能不夠齊全。缺乏微信內部的消化和處理,閱讀效果不夠理想。高校圖書館的微信應用說到底最大的價值就是借助微信的力量推廣閱讀。政府在國家層面大力推動和促進“全民閱讀”,而校園閱讀推廣作為重中之重,關系著“全民閱讀”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分享閱讀感悟,利用圖書資源,培養健康的閱讀習慣才是高職院校圖書館微信應用的初衷。因此,怎么利用微信平臺推廣閱讀才是關鍵。
美化圖書館微信號,便于讀者識別,成為亮點。舉辦特色閱讀推廣活動,吸引讀者參加,借助各大節日送出一些小禮品,讓師生對圖書館公眾號產生極大興趣。同時還可以在論壇、微博、社交網站、公眾賬號導航推廣二維碼。
水不流動就變成死水,公眾賬號沒有活躍度就是一個死號,沒有任何價值。所以要經常更新服務內容,定時發布活動信息。如推薦一本好書,或是開展一項閱讀獎評比活動,書香班級評選活動等。保持線上、線下活動完美融合,利用文字、圖片、視頻、語音等各種載體,前期宣傳預熱、活動實時報道、事后總結宣傳等都可以在微信中優化呈現。
向企業微信號學習,推出一些創新性的推廣營銷活動,利用查找“附近的人”來向附近的人打招呼,做宣傳。通過“附近的人”功能來向附近的人打招呼;群發信息,將微信號推廣出去;通過“漂流瓶”、“搖一搖”等來推廣公眾號。充分利用微信的即時性、社交性、傳播性,開展特色鮮明的線上活動,如微書評、微攝影、微閱讀等等。
微信的廣泛應用一方面向傳統的讀者服務發出了挑戰,另一方面沖擊了傳統圖書情報工作長期依賴的信息交流和服務環境,為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大大突破了以往傳統圖書館被動管理模式,轉向以讀者需求為主的主動服務模式,實現“人找信息”向“信息找人”的轉變。微信的應用是圖書館發展理念和服務模式的一種轉型和創新,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廣大師生服務,極大滿足了教師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成為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好幫手,使圖書館的圖書資料最大限度得到利用,讓圖書館真正成為學校教育的第二陣地。
[1]黃健.高校閱讀推廣活動的影響因素及其評價[J].大學圖書館報,2013(2):93-96.
[2]欒雪梅.經典閱讀推廣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5(2):51-55.
[3]文玲.基于微博平臺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比較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5(2):85-90.
[4]王艷.圖書館借力微信提高信息服務[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