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藝罡
(西京學院會計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3)
現代服務業“營改增”改革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這是由于工商業征收增值稅而服務業征收營業稅的二元稅制向工商業和服務業統一征收增值稅的單一化稅制上的轉變?!盃I改增”不但消除了產品與服務之間重復征稅,還從制度上解決了企業多環節經營活動面臨的重復征稅問題,同時發展了公平競爭的稅收制度環境,優化了增值稅制度,有利于增值稅抵扣鏈條的完整性的保持。國家稅務總局發言人郭曉林認為持續推進營改增促進了經濟轉型的轉型,這主要體現在保持穩中有升的勢頭。據統計,2014年全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的48.2%,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茖W的改革制度保證了改革地區運行的平穩性也體現了制度安排與實踐探索的共同性以及全面推廣的兼顧性。
從改革方案設計來看,改革具有明顯的減稅效應,只是對于不同行業和不同企業,因具體情況不同,減負程度也不盡相同。實施有增有減的結構性減稅政策總體減負,并不代表所有企業稅負都會下降。這是因為就單個企業而言,成本機構不同、發展時期不同,繳納的稅款也是不同的,一旦稅率提高,進項抵扣少,稅負就會增加。即便存在這類情況,由于企業已經納入了增值稅抵扣鏈條,其稅額可以被以后環節所抵扣,因而仍體現總體稅負下降的結構性減稅效應。
2014年享受小微企業減免增值稅、營業稅優惠共計減免稅款511億元,有約2200萬戶納稅人。減免的稅款中增值稅、營業稅的減免分別為307億元和204億元。經合計,2014年中小微企業全國營改增共計410萬戶,試點納稅人共減免稅款612億元;全年有超過95%的營改增試點共減稅1918億元,納稅人的稅負在不同程度上呈現下降趨勢。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受益面達90%,共計減免稅額101億元,優惠小微企業戶數達到246萬戶;“營改增”的施行不但減輕了服務企業稅收負擔,還避免了服務企業與上游企業間重復征稅;同時也避免了服務企業與下游企業間的重復征稅,減輕了產業鏈的稅收負擔。
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后一般納稅人普遍減負,企業成本的減少,對于現代服務業各行業的競爭力有著很大的提高,從而推動了更多人們的資源與資本向現代服務業的聚攏,這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優勢。同時,大多數有競爭力的企業在整個產業鏈子的試驗產業處于中間位置,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全面對下游企業減輕稅務負擔,增強和吸引小、中小型企業購買的應稅勞務,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許多公司使用節約的稅收來增加新的應稅勞務投資,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企業要想得以抵扣進項稅額,也要不斷地更換設備和機器,從實際情況來看,它促進制造業的發展、修理和更換;第二,企業漸漸向外承包服務業、增加上游服務行業的業務量,提高企業競爭力。
增值稅的稅率還可以配合國家階段性的出臺政策和措施進行調整不僅僅只是通過計算來確定,現在增值稅的稅率有17%、13%、11%、6%、3%、0等六檔,多檔稅率不僅增加稅收征管成本,也增加了征管的難度。改革前我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有17%和13%兩檔稅率,小規模納稅人統一為3%征收率。營改增后,根據行業不同我國增值稅稅率存在四擋稅率,郵政業服務和交通運輸業服務均采取11%的稅率,規定的部分現代服務業服務采用的是6%的稅率,對于規模較小的服務業企業,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3%來采用。除國家禁止出口的貨物和國家限制出口的部分貨物外,出口貨物均采用零稅率。
改革全面試行期間當一般納稅人在每月自行申報稅款時,可以按照多種經營的勞務和商品中稅率較低或者稅率最低的經營項目進行申報,國稅系統在檢查工作中很難分別出一般納稅人的申報屬實性和合法性,尤其在在其混合銷售行為之中,改革后國稅部門的稅收征管工作仍然存在新的困難和挑戰。
區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標準是以年應稅服務增值稅應納稅銷售額是否超過500萬為鑒定,與我國目前劃分標準為50萬或80萬的增值稅劃分標準差別顯而易見。
毋庸置疑,過高的劃分標準將大部分小規模納稅人的企業劃分在增值稅的抵扣范圍之外,“營改增”的核心目標就是消除重復征稅,根據一般納稅人的劃分新標準,實行“營改增”的意圖少有被體現出,增值稅未能徹底抵扣、將小規模納稅人的商品和勞務排除在供應鏈外的現象頻頻出現,以至于他們認為增值稅專用發票無用,而不主動要求業務對象開具專用發票,這種情況不僅制約了他們的企業業務的發展,也會造成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因開具的專用發票一部分并不符合實際情況,從長遠來看,導致納稅人偷稅漏稅有機可乘,空間會不斷加大,最終稅款流失嚴重的情況將制約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單一稅率的增值稅征收制度,不僅可以減輕納稅人的稅收負擔,而且有利于市場發揮它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是我國“營改增”的目標也是增值稅改革的未來發展趨勢。應稅服務實行單一稅率不僅可以降低稅收監督的難度,也給納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便利,更為繳納應稅服務的納稅人節省了投入放入成本。為使增值稅變成不區分消費貨物和勞務種類的一般消費行為稅,我國應當順應國際形勢抓住我國“營改增”改革這個大好機會,盡量少的使用實收減免政策,不再設置增值稅低稅率,實行零稅率除外的單一稅率結構,充分發揮增值稅的稅收效率原則和稅收中立原則幫助減少納稅人稅收方面的壓力,實現企業的穩太順利發展。
當然,若要增加后續活動,以進一步促進改革的陣地,稅務機關為解決稅收管理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就必須完善增值稅稅率,上述兩種稅項與我國相對應的增值稅稅率的標準相符合,隨著營地發展試驗區的增加,我們可以肯定地認為,中國的服務行業和商業在減少稅率級次,完善增值稅稅率后增值稅稅率會節約出更多的稅收征管資源,并逐漸解決我國復雜稅制的歷史遺留問題。
鑒于隨著營業稅和增值稅的全面合并,地方政府沒了主體稅種,從長期角度來看調整中央和地方的財稅分配關系非常有必要,因此房產稅是最應該被作為我國地方稅主體稅種的。我國目前已經在上海和重慶等多地開始征收,雖然試點地區房產稅和財產稅的屬性不像商品稅的屬性一樣顯著,隨著“營改增”的一步步推進,房產稅的征收今后應該會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的推廣實行。但是在推進稅收改革時,一定要以市場環境和國家的經濟發展為主,切忌盲目且沒有規劃的進行。
當地政府對增加投資的基礎設施和其他公共產品提高了質量,房價開始上升,房主也有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房產稅也開始逐漸增加,政府有能力和足夠的經濟實力來擴大公共產品的投資,形成了良性循環。因此,房產稅被視為一種善稅,美國,還有一些其他國家已將房產稅作為地方主體稅種。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房產稅將逐漸成為地方稅收的主要來源支柱。
為了提高一般納稅人在現代服務業“營改增”納稅人的比重,防止傳統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因界定標準過高而制約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導致不適應稅改后的現實經濟狀況,建議“營改增”方案中一般納稅人的標準降低到120萬,與改革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鑒定標準相差不遠,即可達到提高一般納稅人比重目的。
據統計顯示,未達到一定規模的現代服務業小規模納稅人,占全國現代服務業的80%,現代服務業小規模納稅人所繳納的增值稅款占全國現代服務業應納增值稅稅額的20%,由此說明占應納增值稅總戶數很大一部分的小規模納稅人只占我國稅收收入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建議按增扣稅辦法征收達到一定規模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為進一步增強現代服務業企業的活力,促進達到一定規模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將節約的應納稅額投放到現代化的新服務、新業態和新技術等領域上。
[1]鄭楨.營業稅改增值稅對現代服務業的影響分析[D].中央民族大學,2013.
[2]胡慶.“營改增”對我國現代服務業的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