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琪
(西京學院會計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3)
目前,個人所得稅作為國家重要的稅種之一,也是被認為的我國稅收嚴重流失的一個稅種。征稅的意圖是籌集國家財政收入、調節國民經濟收入,而現在由于稅收制度不完善、征管力度不夠以及納稅人納稅意識淡薄等問題,引起個人所得稅的大量流失,造成社會分配不公,社會各階層的貧富差距擴大,更加激化社會矛盾,違背了我國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初衷。
我國個稅收入自1994年開始一直處于快速增長的狀態。相關報告顯示,1994年到2011年十七年間,個人所得稅收入增加了近82倍,是同一時期增長最快的稅種。但由于基數較小,所得收入占應征稅額比重小,稅收流失現象嚴重。一方面,我國較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個稅收入在整個國家稅收中所占比重較低。據不完全統計,發達國家個人所得稅收入比重高達30%以上,個別甚至達到了50%;部分發展中國家的這一比重也在10%~20%之間,而我國的這一比重一直在10%之內徘徊。另一方面,我國個人所得稅收入構成不合理,征管環節較薄弱。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群體主要集中在工薪階層中的中低收入層,而本應為納稅主體的高收入人群利用他們的隱性收入進行避稅。2011年9月1日起國家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個稅收入中降低了所占的工資薪金所得比重,但總體依然居高不下。我國征收個人所得稅實行的是課源制和申報制,在實際工作中卻存在代扣代繳義務人通過各種方式少繳或不繳個人所得稅的情況,這也是一些高收入群體能夠順利逃、避稅的緣故。
我國現行采用的是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兩種辦法征稅。我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中,勞務報酬和稿酬這兩項所得適用比例稅率,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加征或減征。這樣,現行稅法中不僅有不同級次的這三種稅率,還有一些特別規定的加成征收和減征,這些規定使征管過程變得更復雜,也給稅務機關的管理帶來了諸多不便。我國稅率結構設計較為復雜,對不同的來源所得實行差別稅率,納稅人可以將高稅率的那一類收入轉化成低稅率的那一類收入,從而合理避稅。這意味著,投入勞動越多、收入越多的勞動者承擔的稅負越重,這明顯有悖于我國按勞分配的原則。比例稅率則是收入與稅負呈負相關,即隨著收入的不斷增加,稅負呈不斷遞減的態勢。這些都是由于我國稅率設計不夠合理引發的問題,從而導致我國個人所得稅流失嚴重。
我國目前大多采用以人工為主的征收方式,另外由于個人所得稅稅收來源較為分散,其信息往往來源于稅務內部,與外界建立的聯系較少,沒有暢通的信息傳遞渠道,因此征管信息不易獲取和管理,對稅源信息的監控也有一定的難度。最主要的是我國缺乏現代化的綜合信息網絡系統,無法真正準確的掌握稅源信息,造成個人所得稅收入的流失。
我國目前在計算機網絡方面的發展有了一定的規模,但也存在相應的問題,開始重視計算機軟、硬件的投資,但忽略了對其的管理,造成我國對計算機網絡設施和網絡資源的利用率較低,計算機網絡沒有形成一個真正龐大的網路系統,也沒有真正做到信息共享,軟件開發兼容性差,浪費了大量的網絡資源。另外,在對稅務發票的監管方面力度不夠。雖然現已對發票實施信息化管理,但僅僅針對增值稅專用發票實行嚴格監控,對普通發票的管理還有所欠缺,僅對發票存根進行收回,連上下聯金額不一致的問題都一并忽略。因此,造成我國個稅收入流失嚴重。
所謂稅源信息不對稱,是指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掌握的稅源信息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繳現行采用個人申報和代扣代繳相結合的方式,有的代扣代繳單位不認真履行義務,加之產生的收益大多歸公所有,很少有個人利益牽扯,導致其操作人員缺乏工作積極性,沒有較強的責任感,依法納稅觀念淡薄,或迫于領導和上級機關的干預,不扣或少扣個人所得稅。另外,一些納稅人或代扣代繳主體利用一些寬免規定如起征點、扣除費用標準等,簡化收入中的零頭,將收入按低于起征點的數額分成若干部分,以此少繳或不繳個人所得稅。他們大多與納稅人之間存在某些利益牽扯,代扣代繳工作不能落到實處。
同樣,納稅人因為自身利益驅使,主觀上隱瞞收入、偷逃稅款。稅源信息的不對稱,不僅易導致納稅人主觀上偷逃稅的行為,更使稅務機關稽核和管理工作難度加大,致使個稅流失。
我國對偷漏稅行為的界定較為模糊,這使納稅人偷逃稅的僥幸心理成為可能,同時也使稅務執法機關難以把握,執法工作不好開展。依據我國有關法律來看,對偷逃稅行為的處罰力度較輕,同時他們往往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減少或者避免處罰。對納稅人偷逃稅的罰款倍率高低懸殊,可自行進行裁量,相關部門難以掌控,也為征納雙方留下余地。
繁瑣的費用扣除標準和累進稅率既降低效率,也違背公平:一是規定不同的費用扣除標準和稅率,操作不便,征管起來有難度;二是在現行稅制和征管水平下,中低收入水平的工薪階層仍然是依法納個稅的主體,而高收入群體因復雜的稅率結構可轉換收入形式,從而逃避個人所得稅的繳納;三是邊際稅率級次設計過多,很多人以各種方式隱瞞其個人收入來降低邊際稅率檔次,更增強了納稅人的偷逃稅意識;四是繁雜的累進稅制在時間跨度上違背了橫向公平原則,使得相對于相同的所得,在納稅人所得收入較集中的一個時期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要更高一些。
兼顧軟硬件設施的發展是進行有效的稅收征管的重要一步。首先,要建立健全稅收征管法律制度并不斷完善,加強稅收征管的隊伍建設;其次,提高征管手段,建立一套現代化的綜合信息網絡,利用計算機監管,真正實現征管信息化;最后,稅務部門要聯結與銀行、證券交易所等金融機構的信息系統,并以實名制監管金融資產。對于高收入人群,對其非勞動所得要實施重點監控,要建立具有明顯目的性的數據庫,方便時刻掌握其經濟狀況。對沒有按時進行申報納稅的收入實施監管與控制,對沒有足額繳納稅款的行為要給予相應處罰。因此,加強對高收入階層收入的監管,對納稅人進行有效稅收征管以有效抑制目前嚴重的個稅流失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要盡快建立“雙向”申報交叉稽查制度。我國實行個人申報和代扣代繳相結合的征管方式,由于部分個人和代扣代繳責任人受自身利益驅使,少報或者不報應納稅收入,導致稅源信息不對稱,從而造成個人所得稅流失。而通過雙向申報,可起到互相監督,雙向核查的作用,稅務機關通過納稅人如實申報了解其個人收入情況,并盡快出臺扣繳義務人登記管理辦法;針對高收入人士要盡快建立和完善個人財產的申報和登記,重點監管其收入,并進行年終結算,一旦發現個人或代扣代繳責任人未按期如實申報納稅,要依法追加其法律責任。
完善稅收稽查制度,使其走上網絡化發展道路,全面提高征管水平,將稅收稽查工作落到實處。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并建立雙向申報系統,實時監管稅務部門日常工作和納稅義務人如實申報納稅。
隨著個人所得稅收入的逐年快速增長,以及流失現象不斷加劇,急需建立一支專業的稽查隊伍,加大對個人所得稅收入的制度化監察,尤其是對高收入群體的控管,使其意識到隱瞞收入和偷逃稅款后果及其嚴重。同時,建立一套處罰制度能有效防范納稅人和代扣代繳責任人的僥幸心理,防止部分人隱瞞收入、偷逃漏稅行為,從而減少個人所得稅收入的流失。就我國目前的處罰制度來看,由于執法不嚴和處罰太輕,對其經濟上受損較弱,而法律震懾力更是不強,要加大稅收稽查及懲處力度,增加偷逃稅者的違法成本,要以《刑法》為強有力的后盾作支撐,對不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既要予以經濟上的重罰,還要視其偷逃程度追究刑事責任,對偷逃稅行為有所畏懼以凈化我國的納稅環境,抑制個人所得稅收入的流失現象。但是懲治的力量并不僅僅體現于制度,而是體現在落實的過程,有了好的懲治制度,如何加大稅務的稽查力度,這將給稅務工作人員帶人很大的工作量。
[1]賈康.實施個稅綜合改革條件具備[J].安徽地稅,2010(04).
[2]潘虹琳.個人所得稅稅收流失與征管對策研究[D].安徽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