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一橋
(貴州師范學院,貴州 貴陽 550081)
貧困是制約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性因素。貧困地區金融業的穩步發展,可以緩解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資金約束,有效減少貧困的發生。烏蒙山區橫跨滇、黔、川三省,是我國連特困區之一,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是國家現階段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加速烏蒙山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步伐是關系到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歷史任務。分析烏蒙山連片特困區金融扶貧面臨的困境,探討該區域金融扶貧的有效途徑,對加速烏蒙山區經濟發展、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加快實現共同富裕目標有著深遠而現實的意義。
烏蒙山連片特困區是西部后發展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低、市場化進程滯后,金融發展水平尤為落后,金融服務供給不僅總量不足,在結構上也有待優化。
隨著金融業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金融資源日益向投資收益率高的地區流動,四大國有銀行將營業效益欠佳的分支網點逐步撤離烏蒙山連片貧困區,金融資源流動呈現向東、中部地區集中、向平原地帶城市集中的態勢。以昭通市為例,至2012年,昭通納入扶貧開發的10縣中,有5個縣沒有中國農業銀行的網店,沒有工商銀行的縣更是高達7個縣。此外,烏蒙山區的金融機構吸收存款多而發放貸款少,“惜貸”現象十分突出。少量的資金投放,難以滿足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而且存多貸少現象的存在,使得金融機構的存貸比不斷縮小,而面臨的利息壓力卻不斷加大。
烏蒙山連片特困區農村地區金融服務主要由農村信用社來承擔,農信社的金融服務對于緩解烏蒙山區扶貧開發資金缺口,加速資金流轉,提升扶貧效率有著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歷史原因,烏蒙山區的農村信用社再管理體制上較為僵化,難以實現和國家扶貧戰略的有機結合:首先,金融產品單一,存貸款業務和轉賬業務仍為該區域的眾多農信社的核心業務,“小企業貸款”、“個人理財服務”等新的業務形式發展緩慢;其次,烏蒙山區農信社普遍監督機制不健全,金融體系內控力較弱,對系統性金融風險也缺乏有效的防范意識;再次,農信社工作人員年齡結構上,青年人較少,并且現代信息化技能的應用不全面,在服務手段上也有所欠缺。
農業是弱質產業,農業生產容易受到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的沖擊,發展農業保險,對于提升農戶抗風險能力,維護農業生產的穩定性有著重要的意義。宏觀環境來看,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一直比較遲緩,農業風險保險業務效率低下,農戶在遇到自然災害,損失嚴重的情況下,只能得到少量國家補貼,農戶因災至貧的現象在各地較為突出。烏蒙山區國土總面積為11萬平方公里,多數地區屬于農業生產區,由于該區域地理氣候條件獨特,低溫寡照、干旱缺水、風雨冰雹等自然災害較多,農業生產經常因為自然災害而蒙受損失。現階段,烏蒙山區農業保險主要是商業保險,農業保險所涵蓋的險種只有養殖險和種植險兩大類,險種少問題較為突出。
在我國金融體系中,農業發展銀行是專司扶助農業發展的政策性銀行。但是,現階段,烏蒙山區的農發行金融服務類別和覆蓋范圍非常有限,主要承擔農產品銷售、收購、運輸、倉儲等方面的金融扶植業務,而對扶助貧困山區小企業發展、扶貧項目開發卻少有涉獵。從資金來源分析,央銀借款和財政撥付成為其資金獲取的兩大方式。但因為財政資金使用的多向性,農發行能取得的資金非常非常有限。此外,由于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農發行從商業銀行貸款所花費的成本也日期提升,使得本來實力薄弱的貧困山區農業發展銀行對于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金融資助力度非常有限。
微型金融組織結構較為簡單,資金存量也規模較,微型金融機構能扎根基層,能在不同的區域開展業務,其服務對象也主要針對個體農戶和小型企業,適宜在再廣大的貧困山區開展業務。微型金融機構的開辦可以填補烏蒙山連片特困區金融體系中的空白,對于提升貧困山區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微型金融可以通過構建債務人聯保機制,實現債務人的相互監督和協調合作,提示債務人的信譽意識。
健全的盈利機制、優良的信用環境是金融機構在貧困山區開展的核心動力。對此,首先,政府要構建完善的激勵機制,對參與扶貧工作和貧困地區產業開發的金融機構給予一定的獎勵,尤其是對能在貧困山區長期扎根,扶貧工作成績突出的機構要大力宣傳,樹立金融工作的榜樣,同時在資金融通上給與資助。此外,對于在貧困開發工作中表現不利,敷衍塞責的金融機構要給與一定的懲處,比如提高其所繳納稅率,加大其成本。最后,金融監管部門也要定期開展對貧困山區金融機構的檢查,督促其更好的行使職責,同時,也要要到其注意防范金融風險。
要逐步構建起農業風險分擔機制,通過農業保險作用的發揮,提升貧困山區農戶抵御自然風險的能力,強化其農業自然災害之后重新開張農業生產的能力。對于烏蒙山區而言,可以先出臺相關政策予以引導,同時在財政上給予一定的補貼,可以在先在農業生產的重點區域開展試點,有成熟的經驗后,在逐步推廣。引導商業性保險公司積極參與進來,大力開展參保宣傳,提示農戶參與保險的意識,加速山區農業保險發展,減少因災致貧現象的出現,使貧困山區農村經濟能夠持續平穩發展。
烏蒙山區的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采取下鄉宣講,電視播放,張貼標語等多樣化的形式,逐步轉變山區貧困戶傳統金融觀念,使其理解現代金融機構的功能,了解辦理金融貸款業務的一半流程。同時,也要通過多樣化的措施加強貧困戶的信譽。比如,在辦理貸款業務時,貧困戶要有誠信意識,如實向金融機構反映自己的情況。對于具體的貸款金額,要依據自身資金需求量和還貸能力綜合考量。要讓貧困戶明確,金融扶貧是一種借貸行為,不是資金轉移支付,在到期后必須按合約歸還。
[1]胡明琦.貴州省農村金融扶貧模式創新分析[J].時代金融,2014(7).
[2]薛晶晶.甘肅農村金融扶貧的路徑選擇[J].群文天地,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