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軍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9)
我國大多數的企業都是以母子公司的形式運行,企業集團這一概念也是從母子公司的形式上發展而來的,因此企業集團的經營管理和風險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母子公司的運行模式。本文會結合母子公司風險控制的內容和特點,對企業集團的投資風險控制進行分析,尋找我國企業集團投資風險管理的新途徑。
我國的企業風險管理研究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起步,與西方國家相比起步時間較晚。我國對企業風險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風險決策問題的研究上,并借鑒了國家的研究經驗和理論,對風險控制機制進行了監控和評價。近年來,我國在企業投資風險管理的研究上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在控制手段和方法上都較為科學合理。當前,許多企業已經實現了投資風險管理的網絡化和系統化,但還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標準。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生產經營方向的多樣化發展,企業的投資風險將進一步提高,在風險控制機制上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企業投資風險的管理在近年來受到了我國企業管理者的重視,但由于市場條件、理論研究等因素的限制,我國企業集團的投資風險管理機制中還存在較多的缺陷。
企業的投資風險管理是涉及到管理階層、監管部門、行政部門等多個部門的復雜過程。有效的企業投資風險管理應該具有一個相對獨立的部門進行專門的調控和管理,并且與其他部門形成相互的監管和制衡。企業投資風險管理制度的有效性還受到企業整體管理制度和水平的影響。因此,要提高企業投資風險管理的水平應當首先加強企業管理制度的建設水平。我國正處于企業結構轉型的時期,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上較為混亂,許多企業都存在著董事會權力過于集中的現象,導致管理人員對企業決策具有單方面的決定權,不利于投資風險的規避。為此,企業應當建立起部門之間的相互制約監督機制,尤其是對董事會的權力控制,為企業投資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奠定一定的制度基礎。
為了使企業的投資風險管理更好的發揮作用,還應建立良好的內部環境。企業應當重視精神文化和企業文化的建設,在企業內部樹立誠信守法的風氣,提高企業員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并與有效的監管機制相結合,增加內部管理的有效性。
管理計劃的目標的制定決定著管理的方向和效果,若企業在戰略目標的制定上就出現錯誤,將會導致企業投資的風險顯著上升,有可能會對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通常,在企業進行投資前都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投資計劃和目標,管理人員根據設定的目標進行資金的分配,人員的調動等。可以說,投資計劃是一切投資行為的前提和基礎。在制定投資計劃時就應當將所有潛在的風險因素考慮進去,并比較風險和收益間的比例,通過科學的決策來確定最終的投資方案。
我國企業在投資管理程序的制定上相對薄弱。一方面,企業沒有形成對投資風險的全面把控,在風險管理的時效性和動態性上有所不足。這一問題容易導致當風險發生時企業內部找不到負責人員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從而錯過了最佳的補救機會,還容易在部門之間形成相互推卸責任的行為。另一方面,企業的管理部門沒有充分認識到投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對投資風險的管理趨于形式化,沒有制定真正有效的風險分析、識別機制,在管理部門的設置上也存在很多問題和缺陷,影響了最終的管理效果。
企業的投資風險管理是基于一定的信息基礎的,若企業在信息與溝通渠道上出現問題,將嚴重影響風險管理的效果,不利于制定和完善管理機制。并且,企業的規模越大,涉及到的業務范圍就越廣,資金的流動性也越大,所產生的信息量也就越多。要對這些信息進行及時的掌握必須找到有效、穩定的信息溝通渠道,建立起完善的投資風險控制鏈,從而更加高效的識別風險,制定應對風險的對策。
要構建合理高效的企業集團投資風險管理體系必須依照相應的標準來進行,并且必須明確構建的思路,從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出發,從各個環節做好管理體系的優化。
要建立了一個有效的投資風險管理體系,企業管理人員及員工必須建立起良好的風險意識,確保在生產、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中做好投資風險的防范,并且使每一位員工都具備一定的風險應對能力,有效解決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從而確保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投資風險管理應當成為企業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積極促進企業員工風險意識的養成,并將這種意識體現在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中,自覺遵守企業的風險管理規定。企業內部應當建立自上而下的風險管理模式,從董事會、上層管理人員的投資決策制定到部門人員的生產計劃實施都要進行風險評估和預防。此外,還可以將風險管理實施與員工的薪金和人事調動結合起來,以此來提高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防止員工為追求經濟效益而盲目制定生產計劃。對于風險高發的項目和部門應當著重進行風險意識的強調,可以對一些部門的員工進行定期的培訓,增強應對風險的能力。
正確的戰略目標是企業生產經營順利展開的前提和保障,對投資風險管理部門及人員來說,在企業進行投資前必須制定有效的發現和管理風險,并根據風險因素制定合理的戰略目標。制定的戰略目標必須以投資風險作為出發點,采取合理的措施對風險進行防范,并將措施落實到實際的生產環節中。管理者必須明確企業的發展目標及面臨的投資風險,將兩者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既規避了投資的風險,又能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
風險識別是投資風險管理中的最關鍵環節,只有及時發現投資行為中的風險因素,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來進行預防和規避。風險識別可以分為風險確定、風險分析、風險評價等幾個過程,在此過程中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識別方式。定性的識別方式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研討分析等方式來實現;定量識別則需要借助計算機、統計學原理等來進行確定。這兩種識別方式還可以綜合應用,以此來提高識別的效率和質量。在進行風險的評估時可以借助一定的模型,通過數據的對比、計算等實現風險的有效評估。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需要根據模型應用的效果對一些參數和計算方式進行調整,并對最終結果進行校對和檢驗。
投資信息為投資風險的管理提供了數據的參考,對最終的管理效果將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作用。企業集團的投資過程中,市場條件、商品價格、銷售情況等都會產生大量的信息,并且影響投資風險的大小,因此企業的信息傳遞系統建設應當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建立起一個完善的信息傳統鏈,為企業的投資風險管理提供更好的信息保障。
投資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質量已經逐漸成為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方向的最關鍵因素。在市場環境日益復雜的今天,企業要獲得平穩有效的發展,必須建立合理的投資風險管理機制,加強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提供更為安全、有序的環境。
[1]王斌.跨職能團隊的管理控制問題:一個理論思.會計研究[J].2011(05):38-44.
[2]張智光,達慶利.過程一路徑一層次三維集成管理控制模型[J].東南大學學報,2010:40(03):52-59.
[3]王昶,姚海琳,唐健雄.母子公司管理控制行為風格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J].軟科學,2010:24(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