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晨

9月11日,第3屆AOPA國際飛行培訓展(以下簡稱“飛訓展”)在深圳開幕。相比前兩屆來說,此次飛訓展參展商數量和參展人數再創新高。對于通航產業未來發展的期待,以及對新生通航分支產業的敏感,讓華南地區眾多重要通航企業都出現在了此次展會上。
更重要的是,此次飛訓展顯示出了一些新興而重要的通航業界趨勢。《環球飛行》記者在深入走訪中,發現了這些新趨勢給企業帶來的變化。
飛行培訓正成為下一個通航熱點
在此次飛訓展的參展商中,有一大批來自深圳本地的企業。由于獨特的城市發展歷史與政策優勢,深圳通航業務的蓬勃發展在全國位列前茅,在公務機托管領域、通航培訓、直升機作業以及無人機制造等方面都有代表性企業。
對于這一點,深圳金石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總經理彭立武非常認同。很多人或許不熟悉金石通航,但說起其母公司——亞飛太平洋集團,很多人一定耳熟能詳。
亞飛太平洋集團是專注于通航企業投資和業務運營的集團,下轄以航材供應為主營業務的亞飛航材有限公司和飛機引進、包機咨詢為主營業務的亞翔航空有限公司。在每年4月于上海舉行的亞洲公務航空展上,亞翔航空都會發布一份當年的通航業界實力報告,對于中國通航市場的年度發展具有參考作用。
金石通航的運行基地位于珠海市陽江機場,主營業務是電力巡線作業以及私照培訓。目前擁有的3架飛機中,2架為培訓用施瓦澤300CBi直升機,1架為麥道902。彭立武認為,下一個通航熱點將是飛行培訓業務。
這樣的判斷并不僅僅基于主觀意愿。此次飛行培訓展中,記者看到了一個熟悉而新鮮的展位:中國飛龍通航大興安嶺分公司,并采訪到了飛龍航校校長龔全。飛龍航校近來的發展趨勢印證了彭立武的說法。
中國飛龍通航成立于1985年,是中國最早、業務種類最全的通航企業,擁有91部、141部、135部、145部,并且正在申請147部的運行資歷。很多資深的民航飛行員都曾經在飛龍進行飛行培訓與作業。
大興安嶺分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主運行基地位于哈爾濱平房機場,訓練使用機場分別為平房機場、加格達奇嘎仙機場、天津濱海直升機臨時起降點及其他5個轉場機場。其中加格達奇嘎仙機場與附近訓練機場的空域良好,轉場飛行便利,成為大興安嶺分公司最大的訓練優勢。

中國航空工業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肖治垣主持中國通航產業與金融資本高峰論壇。
執掌這一分公司飛行運行工作的是中國第一位直升機女教員、中國飛龍通航大興安嶺分公司副總經理龔全。已經有一千多小時飛行經歷的她說起加格達奇充滿感情:“加格達奇具有國內少有的優良空域,并且空氣優美,在這里飛行不僅僅是訓練,更是享受。”2014年是飛龍通航大興安嶺分公司的訓練“井噴年”,當年實現了直升機飛行訓練數超過8000飛行小時。
同樣的井噴式發展,也出現在了珠海中航飛行學校(簡稱“中航飛?!保┑墓ぷ髦小T谡箷希泻斤w校總經理侯擁軍為記者歷數了中航飛校的發展情況:2012年,中航飛校的前身“深航鯤鵬飛?!背蔀橹泻焦I的子公司,在重新獲得民航局CCAR 91部和CCAR 141部資質后,飛行小時數已經從2013年的2700小時猛增到11200小時,明年預計將達到25000小時。
通航投資,條條大路通羅馬
9月12日上午,中國投資產業與金融資本高峰論壇與此次飛訓展同期開幕。在中航工業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肖治垣的主持下,在通航與投資領域深耕細作的諸多專業人士在論壇上分享了通航產業的經驗與心得。
引入國外成熟企業的經驗與技術是諸多看好通航前景的投資者的首選。美國絲翼航空聯合創始人、總裁張弩根據自己多年來在咨詢與通航產業的觀察,將中外合作模式分為4種:100%收購選定機型的型號認證和全部知識產權;投資歐美飛機公司、合作在中國建廠;中方提供場地和資金,外方提供技術的合作與合資方式;100%收購外國公司。其他投資方式還有純財務投資,購買一定數量飛機、并將飛機總裝線放在中國境內以及飛機零配件加工等方式。
這4種投資方式各有利弊,但都對中國投資者的管理理念和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在尋找投資機會上,也要求國內投資者具有“毒辣”的投資眼光。張弩特別提醒,由于中國通航投資熱潮的興起,有不少“忽悠類”公司渾水摸魚,要謹慎甄別。

環球飛行記者采訪飛龍航校校長龔全。
獲得成熟技術或者產品,只是進入通航產業的第一個門檻,第二個門檻是獲得合法、持續并有助企業發展的資金注入。對于具體政策尚未成熟、社會消費氛圍尚未形成、經濟基礎依然薄弱的中國社會來說,通航產品成為日用所需還需要時間,但通航企業的發展則需要未雨綢繆,合法、持續而穩健的融資渠道是通航公司所需的新鮮血液,也是諸多看好通航產業的個人與機構參與通航投資的最佳方式。
對于仍處于產業創新期的通航產業來說,2013年擴容、2014年做市商交易系統上線后的新三板讓很多企業躍躍欲試。
據國信證券場外市場部業務發展總經理胡猛介紹,截至2015年8月31日,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已經達到了3359家,總市值超過1.4萬億元。相比主板和創業板來說,新三板門檻低、審核少,為創新期、創業期和成長期的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機會:在新三板上市的企業可以通過定向增發和轉債的直接融資方式或者股權質押和購買銀行創新產品等間接融資方式,實現企業價值的提升和跨越式增長,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多并購重組機會。
目前已經實現新三板上市、主營業務與通航產業相關的掛牌企業有豐榮航空、北京航峰、華航科技、東進航空、觀典航空、新生飛翔、首航直升等,已經啟動掛牌程序的有易瓦特和金匯通航。其中從2014年到2015年,北京航峰、新生飛翔、豐榮航空和觀典航空4家企業分別進行了增發新股,為企業募資總計3億多元。
無人機,新理念和伴生行業并行
除了飛行培訓、公務機運營等通航領域的傳統項目之外,此次飛行培訓展還結合當下創新趨勢,引入了不少卓有實力的無人機生產商前來參展。
在諸多無人機參展商中,距離中心區域最近、展臺規模最大的,是來自武漢的易瓦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與聲名在外的消費級無人機品牌大疆不同,易瓦特從創立至今,秉持著低調而穩健的發展步伐。在展會現場,記者見到了易瓦特的創立者趙國成和招生部經理王小龍。
趙國成在創立易瓦特集團之前,曾從事電力設備進出口貿易,在電力行業摸爬滾打10多年,他發現了人工進行電力巡線工作的諸多困難以及其中的商機,由此毅然進入工業級無人機領域開始創業。在產品體驗領域的深耕細作,讓趙國成在科技產品市場化方面具有良好的直覺。經過五年的發展,易瓦特已經組建了擁有200多名員工、平均年齡不過27歲的年輕團隊,并且由于出色的市場反響,開始了新三板掛牌程序。
隨著無人機市場的不斷開拓,一并到來的是無人機飛行員培訓產業的興起。易瓦特公司招生部經理王小龍雖然剛過25歲生日,但已經是熟練的無人機飛行教員了。招生部,顧名思義,專門招募無人機系統的“飛手”。2014年8月,國內首家民用無人機駕駛培訓機構——易瓦特飛行學院在武漢成立。每個無人機飛行員在易瓦特飛行學院都要經歷30個工作日,共計240小時的脫產培訓,經考試獲得AOPA協會頒發的無人機駕駛資格證書。
在易瓦特之外,在展會現場的無人機演示體驗場,一架8旋翼的中型無人機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架無人機除通常的8旋翼外,在機體頂部還有一對共軸雙旋翼。這架無人機是我國首款警用反恐無人機,來自深圳艾特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艾特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趙威介紹到,這架名為AT100的無人機是我國首款油電混合動力無人機。油電混合的系統設置,能夠解決目前困擾無人機產品發展的最突出障礙——動力限制。限于產品重量和電池容量之間的矛盾,無人機一次滿電量飛行能夠持續的時間很有限,這對于需要長時間使用、自重較大的工業級無人機是很大的限制。AT100的設計就是針對解決這一問題而出現的,在這樣的設計下,無人機的最大航時可以達到120分鐘。
成立于2002年的艾特航空是中國無人機產業成立較早的企業之一,被稱為“無人機領域的黃埔軍校”。其先進的設計理念使得艾特航空在深圳2000多家無人機企業中獨領風騷。
這些動向都說明,無人機產業正在形成一個基于市場需求增長的、拉動科研成果飛速轉化、執行人員快速產出的產業鏈。2015年年初,有“互聯網女皇”之稱的Mary Meeker在她所發布年度互聯網報告中,估計2015年全球消費級無人機的市場可達17億美元,成長率達167%,出貨量達430萬架。同時,研究機構Teal Group發布預測,2024年全球在無人機上的支出將在114億美元左右,而民用無人機的占比在未來10年內,將會從11%上升至14%。無人機領域正在成為低空通航市場中一個前景明朗而動力強勁的新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