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可提前找好車位
只要會用智能手機,本次武漢園博會停車將不是問題。通過智慧停車系統,可實現查找空余車位、導航到車位。昨日,在“互聯網+”新業態下鄂臺產業合作論壇上,無線飛翔公司總經理顏國順更帶來了利好消息:目前己在園博會部分停車場試點“車位預約”,車主可提前為自己找好車位。
車位預約后地鎖可自動升起
2009年,顏國順結束了12年的海外生活,回漢創業。“停車難是現代城市的通病!”顏國順指出,目前大中型城市停車位的缺口大于50%,但有趣的是單個泊位利用率卻小于50%。
“這意味著很多車位沒有發揮作用,資源浪費了。”顏國順目前研發出“停哪兒”APP,致力于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基本功能包括查詢車位、車位導航、在線支付停車費、預約停車等功能。顏國順表示,以武漢為例,在近5年的創業過程中,己人工采集了幾十萬個武漢停車泊位。這為“停哪兒”提供了基礎數據。
除了查找空余車位,目前部分停車場還可實現自助“買單”,車輛以每小時60公里的速度進出停車場,系統自動拍照識別計算停車費,車主在手機上支付即可。
而在個別停車場,還可以進行智能“車位預約”,用戶通過手機客戶端查詢到空余車位后,選擇預約,交納1元押金,車位上的地鎖將自動升起,直到預約的車主抵達,再放下地鎖實現停車。如果車主半小時內都未抵達預約車位,預約自動失效。
未來還有洗車、叫外賣等增值服務
“人工管理和收費會遇到跑路等現象,對于最難的路邊停車,采取物聯網手段,可以嚴格管控長時間占道,釋放路面資源,緩解交通擁堵。”顏國順提出,路邊停車目前可實現自動收費,在漢口萬松園路上,停車位上刷有二維碼,掃一掃即可進入系統計費、繳費。對于不繳費的會自動催費,一直拒不付錢的將進入黑名單。
顏國順認為,通過無人值守的管理模式,再加上價格調節杠桿,可以將僵尸車趕到地下,解決道路被長時間占道的車占用的問題。
顏國順表示,“互聯網+智慧停車”可以盤活停車資源,減少交通擁堵;對于車主來說,可以快速找到車位,還可以對自己的租用車位或自有車位實現“共享車位,收益分成”;對停車場業主來說則可以增加流轉,減少泊位閑置。
不過,這并不是終點。按照顏國順的設想,未來通過引進第三方商業的模式,還可以實現停車費打折、領紅包等優惠,也可以停車場為載體,在線實現洗車、叫外賣等各種服務。
穿上智能衣就能監測心電功能
智能穿戴設備更多的是“戴”,而能“穿”的卻很少見。昨日,論壇上臺灣一家專門研發居家照顧護理及智慧運動產業的公司帶來的解決方案:夾一下手指就能測血糖、穿上一件衣服就能監測心電功能、枕著導眠枕能輕松入睡、兒女可手機監控老人是否摔倒和血壓情況,讓更多的人對科技養老和運動充滿期待。
普通穿戴設備不能滿足養老需求
臺灣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周永恩介紹,老齡化步伐越來越快,65歲以上人群對智能設備的接受度和使用率較低,但是通過設備能夠輔助醫護人員及其家人照護老人,減輕護理負擔。然而目前大多數智能設備僅停留在簡單記錄等功能,不能滿足養老需求。
為此,臺灣地區也一直在研發智能設備,讓其真正起作用。在很多人眼里,不少傳統家庭監測設備都有缺點,如血糖測試儀一般都需要扎破手指取血,是一種有創(創傷)的辦法,“我們目前已經研發了一種產品,只需要把一個夾子式的檢測儀夾住手指,60秒就能監測到血糖、血氧等數據。”周永恩介紹,這種儀器完全不需要耗材,自我校準功能可以達到90%,藍牙還能自動將數據傳輸到手機APP。
衣服將用于醫療及運動
穿上一件衣服就能記錄所有心電功能,還有利用發熱纖維布和溫度感測器自動調節溫度的衣服、枕上枕頭就能聽到輕音樂助眠、運動時衣服能自動感知生理信號監測心臟功能、今后穿上一件運動感測智慧衣,就能進行遠程教學……這些都是正在研發或在實驗階段的智能穿戴設備。
周永恩介紹,智能穿戴設備除了單一的使用功能,還能串連起巨大商機,依據大數據可構建大健康020電商平臺和服務平臺。智慧穿戴終端只是一個環節,它還能建立智慧呼叫中心、智慧大數據云從而提供各種隨需服務,如養老、家政、送餐、慢病管理、高齡教育、娛樂等活動,以家庭為社群基礎的居家養老與生活服務的購物平臺也能同步建立。
他解釋,“每個老人都有一個健康數據形成,連接兒女手機后能告知改善建議,子女也可以購買服務。”這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同時整個產業還能形成一個合作生態圈,從醫院到養老院、從體檢中心到云平臺,串聯起從健康管理到醫療養老服務的產業鏈。
足不出戶便可知曉社區公告
天天進出小區卻不知道小區有何公告?智慧社區平臺能改變未來社區服務質量。
臺灣異峰資訊總經理莊順吉介紹,他們所推廣的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可以向社區居民發布政府公告、物價信息等,通過調查問卷形式,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各階層居民醫院,為政府提供決策。未來還可以提供洗衣、買菜、送餐、寵物托管、老人陪護、保姆等便民服務。而住戶所需要的,僅僅是一臺終端設備即可。
比如,社區服務人員可協助社區內登記的老人將血壓、血糖、脈搏等健康資訊錄入至平臺內,讓老人和家人可隨時觀測。而社區周圍的商家也可以將打折信息及時錄入,住戶可閱讀資訊。
而在臺灣asuscloud首席營銷官劉均敬的智慧城市構建計劃里,智慧城市服務則包括城市治理、生活地圖、泊車、公共交通指南、手機偵測、維穩、交通擁堵、照明、道路、公共數據開放等各方面。
劉均敬的設想中,未來只要身上佩戴有智慧手環或項圈,可借由智能城市設施提供的物聯網協尋機制,找尋失智老人或走失寵物時,均能在裝置涵蓋范圍內獲得通報。各區域路段發生緊急情況,政府可在智慧設施發布緊急通知。
(來源:長江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