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清華
暴恐分子對我街面巡控警力發動襲擊時,從襲擊地點、襲擊形式、襲擊手段、心理準備、現場態勢、雙方力量對比等方面通常具有:敵隱我顯,難辨明;敵熟我陌,難規避;敵優我劣,難扭轉;以及敵有備,我蒼促;敵有序,我混亂;敵主動,我被動等一系列顯著特點,因此,從根本上來說,這種類型的反襲擊戰斗都會經歷一個從防守到反擊,由被動變主動的過程。
在反襲擊戰斗中,從警方應對的角度來說,單純強調“防”,會陷入絕對被動;而單純強調“反”,又會犯莽撞和盲動的錯誤。因此,在應對舉措上,現場指揮員一定要遵循:先指揮防護,后指揮反擊;先指揮防護人,后指揮防護物;防護與反擊要依據戰機的出現,靈活運用,有機結合。在具體對策上,我們應該著重把握以下幾點:
一、敵情判斷要準確
一是要高度戒備。樹立“恐怖就在身邊,戰斗隨時打響”,“出門遭遇實戰,隨時準備迎戰”的高度敵情觀念,保持時刻警覺;二是要超前防范。要做到超前防范,就必須要善于轉換思維方式,多從暴恐分子的心理視角去思考恐怖活動可能采取的方式、方法、手段和爆發地點,提升心理防范的預期,防止陷入思維定勢之中,處處防范,被動應付;三是要敏銳洞察。根據周邊環境的不斷變化,重點注重在復雜環境的實踐中磨練官兵的火眼金睛,提高防范能力。比如:持刀具、拿兇器、駕車輛反復游弋、徘徊不定、行駛怪異,無端靠近警戒線,以及擅闖警戒線,不聽勸阻,執意而為;或在夜間、惡劣天候情況下詭異出沒、忽隱忽現;每逢節假日、重大活動時,在重點地域,人員密集區環伺覬覦等征候,均應進行重點識別和特別防范。
二、臨機反應要敏捷
巡邏過程中,如果發現恐怖襲擊等惡性事件,要求分隊官兵必須要突出“兩快”:一是現場指揮員指揮決策要快。暴恐襲擊頃刻爆發,來勢兇猛,指揮員必須能夠在短促的10分鐘、5分鐘、10秒鐘、5秒鐘的緊迫時間內判斷隋況,當機立斷定下決心,并指揮警力展開有效處置,為部隊防反行動贏得時間,搶占先機。二是現場警員處置行動要快。確保遭受襲擊過程中,警員能夠在指揮員命令下達之后,以動如脫兔的速度進行快速防反應對,要讓暴恐分子“襲不著、觸不到、跑不掉”。
三、緊急避險要合理
在實施避險時,現場警力要善于規避大火、濃煙、易燃易爆物品、無遮蔽的開闊地域等,善于用好防護裝備和帶有裝甲防護功能的車輛,以最快的速度進行遮蔽防護,力求把防護裝備的防護性能發揮利用好,更要善于隨機利用好地形地物防護身體,適時做好反擊準備。要靈活利用好房屋拐角、楞坎、山坡、壕溝、巨型石塊、石墩、馬路牙子等,遮蔽身體,發揚火力和警械威力。
四、出擊時機要恰當
指揮員要善于把握住出擊的時機,爭取一擊奏效,實現防反轉換。具體來說就是:“暴恐分子強勢來襲時,我蓄勢待發,伺機而動;一旦其襲擊行動出現間隙、出現漏洞或處于弱勢時,要利用手中警械和武器,果斷出擊、迎頭痛打,挫敵銳氣,毀傷其有生力量,一舉扭轉被動態勢,實現優劣轉換。
五、反擊行動要銳利
反擊行動要秉承“持械現行鳴槍警告,負隅頑抗擊斃擊傷,畏服停止抓捕歸案”的原則實施反擊。尤其對負隅頑抗的暴恐分子,要堅決做到四個字:快、準、狠,穩,決不手軟,尤其要把握住“準”和“狠”的處置準則,力求一出手就能斃其頭目或殲滅其有生力量,使其失去反復的余地,鞏固住優勢,奠定勝勢。
六、臨危心理要鎮靜
要以充足的自信心力避驚慌。在遇襲現場,亂是難免的,但慌是可怕的,因為驚慌會導致戰斗反應的遲鈍和遲滯。反暴恐襲擊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恐怖分子雖然極端頑固,但在向我街面巡控警力發動襲擊時,有時對我們的畏懼甚至超越了對死亡的恐懼,他們經常“不敢襲人,專注襲物”,“瘋狂而來,卻自爆而亡”,從中可見他們內心的怯懦虛弱。因此,只要我們鎮定果敢、機智靈活,有效應對,風險是完全可以規避的,被動是暫時的,勝利是必然的。
七、戰斗意志要頑強
遭受襲擊時,我街面巡控警力要堅決做到:精神不跨,意志不倒,斗志旺盛。無論執勤的分隊、小組還是單個警員,當遭遇暴恐襲擊時,首先要用“敢于壓倒一切敵人”的大無畏英雄氣概,英勇抗擊,奮力迎敵。“不懼頑敵敢較量,踐行誓言在戰場”,恐怖分子只要敢出手,我們的戰斗意志就像滾燙的鋼板,堅硬的巨石,鋒利的刀刃,讓暴恐分子以卵擊石,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