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臺
1
出差歸來,海平神神秘秘地從行李箱里捧出個大盒子:“快來快來,看看這個。”
我還以為他買了什么特別的禮物,趕緊放下手中的拖布興奮奔過去,等盒子打開,卻瞬間石化。
居然是一尊菩薩!
“洗洗手,先拜一個。”一邊吩咐,海平一邊虔誠地將菩薩供到書房桌子上,看著他為了菩薩的朝向絞盡腦汁的樣子,我真以為自己在夢里。
理工科的碩士生,85后的男金領,居然要在家里燒香拜佛?“這可不是一尊普通的菩薩,送子觀音吶。”
海平一句話,我恍然大悟,可是,這,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菩薩面前不許亂講,趕緊,咱們一起拜下。”
看著海平俯身跪拜的樣子,我真想一腳踢下去,什么年代了還搞這封建迷信。
看我面露慍色,海平還不高興了:“你怎么這樣啊,拜一下能掉塊肉么。”
如果不是著急送女兒去幼兒園,我真要和海平掰扯一下—好好的他憑什么在家里搞這么尊大神兒。
看到桌子上的菩薩,丫丫新鮮得很,小手一探就去摸,海平虎著臉一聲吆喝:“不許碰。”
受了驚嚇的孩子哇地一聲哭出來,我氣呼呼摔門而去,路上孩子還抽搭呢:“媽媽,那是什么啊,爸爸還不讓碰。”
我眼睛一翻,氣急敗壞。那是什么?那是窩藏在鳳凰男海平心中的一個魔障,即便受再高等的教育混得再高端大氣上檔次也難以逃脫的多子多福的小農意識。
仔細想想,海平對孩子的熱衷,戀愛時就已經初露端倪。
偶爾一起暢想未來的美好生活,海平總是做相同的春秋大夢:如果有可能,咱們最好生11個孩子。
11個孩子?!難道是要組建一支家庭足球隊?
剛開始,我以為他在說笑話,可后來,一起追美劇,每逢看到老美家里三四個孩子蹦來跳去的熱鬧樣子,海平就羨慕得眼珠子發綠:“這才是真幸福啊。”
我終于知道,自己嫁的這個男人骨子里有多么老土。
他畢生渴望的,居然是那種谷滿垛糧滿倉老婆孩子一大幫的地主老財生活。
“No,你說得不全對,我可從沒想過三妻四妾。”呀呀呸,他倒想三妻四妾,婚姻法可得允許啊。本來計劃生育政策也不允許多生超生,可現在,風向變了,出了新政策,夫妻雙方有一方是單獨子女的,可以允許要二胎。
這個消息甫一公布,海平簡直樂飛了,喏,看到沒,現在連送子觀音都請到家中來了。
2
我卻沒有海平這么嗨皮。丫丫才五歲,海平又經常出差,我一個人天天公司幼兒園家三點一線來回跑,累都累死了,再生一個?還讓不讓人活!
“難道就不要了?”聽我這么說,海平立刻急了。
“不是不要,可也得看時間吧。”
“那你說什么時候合適。”
“這個么,最起碼要等孩子上了小學吧。”
“孩子上了小學和現在有區別嗎,到時候一樣得接送……”
“要說也是,要不就等女兒上了中學再說。”
“你……”海平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我翻翻白眼:“為什么非要再生一個。”
“政策允許為什么不生。”
“政策還允許移民呢,為什么你不把我們母女帶到國外去。”
“去國外?你當我是土豪啊。”
“呀,您老人家不是土豪哇,不是土豪干嘛做那土豪夢,網上早有人做過專門統計,如今多培養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花費將近百萬。”
聽到這數字,海平也吃了一嚇,卻不想,關鍵時刻婆婆聲援了他:“有錢多花,沒錢少花,錢多錢少和生孩子有啥關系。”說完一拍胸脯:“看我和你爸,這輩子也沒多少錢,但三個兒女哪個比別人差?”
面對自信滿滿的婆婆,我只能偷偷撇嘴。小姑子小叔子的情況我不了解,海平這里卻門清,結婚的時候,若不是沾了我這個獨生女的光,他能一領證就住上寬敞明亮的新房子?
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的PK,我和他就是最好的例證。
爸媽養我一個,幾十年攢下的家底都支援了女兒的家庭建設。海平家呢,將三個孩子拉扯成人已經彈盡糧絕,哪里還顧得了支援孩子的新生活。同樣的道理,若只有女兒,我和海平一定能從始至終都給她最好的生活。但若再多一個孩子,那就不好說了。
“多個孩子雖然花銷大,但等老了,床前盡孝的孩子也多。”說著,婆婆驕傲地扯扯身上的衣服:“看,這是閨女買的。”然后又指指腳上的鞋子:“這是兒子給買的。”
幾件衣服幾雙鞋子就成為多生娃的保障性福利了?我媽就我一個,吃的穿的用的哪個不比這個多子多女的老太太強。再者,若只是為了床前盡孝就多生一個娃,我怎么想怎么覺得這事有點自私。
3
一言不合,婆婆掃興而去。
海平很不高興:“說一千道一萬,都不過借口,關鍵的關鍵,還是你不想生。”
我掩口而笑,嘿嘿,恭喜他,答對了。
二胎的事兒暫時陷入僵局,我忽然接到老媽電話,表姐瑛子居然再次懷孕了。
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表姐可是我們家族中響當當的勵志姐,從小到大一直學霸附體,大學畢業后,進了五百強企業做金領,當初因為生第一個孩子錯過了升職機會,每每說起來都懊悔不已,現在怎么又重入迷途。
到了表姐家,那個熱鬧就別提了。舅舅舅母圍著閨女笑瞇了眼睛,表姐夫也激動得什么似的。最可愛的還屬小外甥,摸著他媽尚且平平的肚子一再好奇地追問:“這里面真的有個小妹妹么。”
一大家子嘩然而笑,老媽偷偷捏我一把:“你也加把勁啊,我可盼著再有個外孫或者外孫女呢。”
老媽竟然也希望我生二胎!
“當然,多個孩子多多少樂趣啊,以前政策不允許那是沒辦法,現在單獨二胎放開,憑什么不生啊。”
我暈,老媽怎么和海平一個腔調啊。她這個退休的人民教師難道也有那多子多福的老土觀念?
“什么啊,我是為了丫丫,一個孩子太孤單了,這些年我們就你一個,真是傷了。”
傷了?傷什么啊,我怎么沒覺得。
“舅媽的意思我懂,一個孩子雖然各方面沒什么壓力,但從小到大體會不到手足情深,多孤單啊,而且,一想到將來我們不在了,這個世界再沒有一個和她血緣相關的親人,那種感覺別提多難受了。”
表姐一席話讓我心頭一震。一直以為多要個孩子對丫丫是一種傷害,卻不想,換個角度看一看,意義完全變了。
為了給孩子要個伴兒而生二胎,甚至于不惜犧牲自己的事業,看著表姐光彩熠熠的眸子,我忽然有點羨慕她了。
“別擔心經濟方面的壓力,我和你爸又沒啥事,別說你再多生一個,就是十個咱也養得起。”
看著迫不及待的老媽,我心底一熱,她是天底下最疼我的人,既然她都這樣堅持,那么,我還是不要繼續固執了吧。
4
老婆突然改弦易轍,海平欣喜若狂。看著他激動的樣子,我心里一暖,多子多福的小農意識固然老土,可一個男人能這么喜歡孩子,不也在另一個側面說明了他的可堪托付么。
觀念統一了,接下來就是隆重的造人運動。
海平表現得不遺余力。戒煙戒酒,晚上八十個俯臥撐,早晨五千米長跑,他要將最優秀的基因貢獻給我們的二寶。不久,他主動從銷售部請調到財務科,推掉了所有出差的可能。
“以后,丫丫的接送我全權負責,你只要安心將自己養得白白胖胖就OK了。”
享受著他的殷勤體貼,我笑了。多生一個娃能喚起老公的責任心,這可是額外福利。
我信心滿滿地等待驗孕棒上出現兩道紅杠。
等啊等啊,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盡管算準了排卵期,也采取了科學的助孕措施,我的肚子卻沒有絲毫動靜。
這下,大家都坐不住了。
婆婆大清早地從鄉下跑到城里,提了一大串氣味刺鼻的植物:“你二嬸說這個專治不育不孕,我這就給你燉了喝。”
我大光起火,哪個不孕不育了,丫丫不是我生的啊。
好歹勸走婆婆,老媽又上門了,她用紙包包了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偷偷和我咬耳朵:“這是我討來的偏方,你讓海平吃了吧。”
我仔細一看,呀,這就是傳說中的虎鞭么。可是,海平好像不用大補吧。
看到丈母娘送來的寶貝,海平面紅耳赤:“肯定不是我的問題。”
咦,這話說的,不是他的問題,難道我有問題?
一怒之下,我拉海平去了醫院,檢查結果很快出來,我們倆身體都杠杠的。
“那為什么這么難懷孕還?”
醫生笑了:“決定懷孕的因素太復雜了,有的夫妻身體健康,十年八年懷不上也正常。”
海平的臉當即就綠了。
“我就不信這個邪了。”回家的路上,他憤憤然咬牙切齒,之后那段時間,海平就跟魔怔了一樣。拉著我一起鍛煉,一日三餐完全科學調配,所有這些不見效果后,他開始變本加厲。
那天公司正開會,海平一個電話急慌慌將我召回來,我還以為發生了什么大事,進了家門才知道,網上說這個時間點容易受孕,所以他……
我真是要瘋了。
自從決定要二胎,過去安穩平靜的生活全部被打亂。雙方老人輪番轟炸,海平召神弄鬼,因為當父母的分心,丫丫前兩天還碰傷了腳踝。
國家之所以出臺單獨二孩政策,是為了民眾生活得更好,若這項福利干擾了正常的生活,那豈不違背了那美好的初衷?
所有這一切,和洛倫茲1963年提出的蝴蝶效應多像啊—一只蝴蝶在南美洲亞馬孫河的熱帶雨林中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后美國德克薩斯就能引起一場龍卷風。
一個也罷兩個也罷,無論幾個,最根本的是要我們自己先好才是上策,很明顯,這一點,海平和我的家人都疏忽了。
那天晚上,我特別鄭重地和海平談了,他當時雖然沒有表態,可到了第二天早晨,我欣喜地發現,書房那尊送子觀音已經收了起來。
“我也想清楚了,這事也強求不來,所以,還是讓咱們順其自然吧。”盡管海平的語氣中充滿了不甘心,可他總算開竅了。從那天開始,他重新恢復獨自鍛煉,老天,我終于可以消消停停睡個懶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