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京
來測一測——你是不是冰美人?
☆ 不常喝水也不覺得口渴;
☆ 怕冷、怕吹風,到了秋冬季節就手腳冰冷,尤其下肢特別容易寒冷,易生凍瘡,甚至冷得睡不著覺;
☆ 脾胃虛寒,小腹冷痛,時發時止,痛處喜按,得溫則舒,得熱食暫緩;
☆ 喜歡喝熱飲、吃熱食,一喝熱水就覺得很舒服;
☆ 常腹瀉。且小便顏色淡;
☆ 月經常延期,血塊多;
☆ 動則氣短,常覺得精神虛弱且容易疲勞,臉色蒼白、唇色淡,舌頭顏色為淡紅色,舌邊有齒痕,脈沉弱;
☆ 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欲不振;
☆ 少氣懶言,性格內向,喜靜少動,聲音低沉;
☆ 形體適中或偏胖,但較弱,動作遲緩,反應較慢,容易生病。
“冰美人”的隱患
中醫認為上述癥狀是“陽虛”,即體內陰氣過剩,導致身體陰陽失調,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減弱,這以致身體對熱量的吸收減少,身體呈寒性的體質。陽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陽氣不足,臟腑功能就會出問題。
另外,若從陰陽而論,女性屬陰柔之體,陰盛陽衰,臟腑功能較男性而言偏弱。因此,女性更容易得“寒癥”。如果日常生活不注意調理,夏季過食寒涼生冷,以致臟腑、血氣、經絡凝滯,寒從內生,影響胞宮等功能,容易發生月經后期、量少、痛經、閉經、不孕、胎萎不長、產后腹痛等婦科疾病。所以說,陽虛體寒,是人體健康之大忌。
夏季,最佳調理季節
陽虛之體,補陽養陽才是固本王道。中醫有“冬病夏治”一說。因為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陽氣最旺的時節,人體的陽氣也最旺盛,一些慢性病在人體陽氣充足的時候尚能減輕,對虛寒體質的人來說,這個時候更是一年中最佳的調理季節。
夏天補陽的方法有很多,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寫有這樣的條目:夏天時不要熬夜,保證良好的睡眠(夜臥早起),晚上最好11點前入睡,早晨6、7點起床;不要怕熱、怕陽光,適當曬曬太陽,少吹涼風(無厭于日);保持心情愉悅,不要經常發怒(使志無怒)。
還有一些小方法可以固陽養陽:
☆ 按摩涌泉穴:“精從足底生”,精即指人體能量。足底有一個人體重要穴位——涌泉穴。每天晚上洗完腳后,按摩涌泉穴15分鐘左右,對健康都大有裨益。
☆ 走路壯陽:走路和足浴的保健功效一樣,主要是通過刺激涌泉穴起作用。每天走半個小時的路,也可以固護陽氣。
☆ 適當運動:夏天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可以吸收自然界陽氣精華,補充能量,調暢氣血,養護陽氣。
有宜必有忌,寒性體質的人,最忌諱的就是貪涼,否則在補陽的同時,身體也在外放陽氣,更有可能得不償失。
☆ 遠離寒氣:以免寒涼之氣會從皮膚、毛孔侵入體內傷及腑臟。
☆ 少食冷飲:吃寒涼食物會損傷脾胃,消耗陽氣。
☆ 少發怒:體內不斷分泌出的腎上激素會在人發怒時被使用一空,只能從其他內臟中釋放出養分來補足。當你“氣得直冒冷汗”時,就是陽氣外泄過多的時候。
☆ 勿露肚臍:肚臍在人體的位置居中,屬土,主養藏,周圍有很多大穴要穴,都是內氣匯聚的地方;另外,肚腹一帶還藏著許多的靜脈血管,不保護好,血液回流就很難,就會造成心腎不交。很多女性不孕,就是因為夏天貪靚,經常露肚臍,造成腹內寒涼,無法受孕坐胎而不自知。
“冰美人”的美食調理法
如果你是寒性體質,一定要在飲食方面更加留心,夏季好吃但屬寒涼的瓜果蔬菜也很多,管住嘴,才能更好地調理體質。
☆ 水果
溫性:蘋果、櫻桃、桂圓、荔枝、葡萄、榴蓮、椰子、桑椹、番石榴、桃、杏等
涼性:西瓜、甜瓜、甘蔗、香蕉、柚子、枇杷、梨、柑橘等
☆ 蔬菜
溫性:蘑菇、韭菜、香菜、山藥、土豆、辣椒、黃花菜、銀耳、茴香、胡蘿卜、蔥、姜、蒜等
涼性:西紅柿、芹菜、各種瓜類蔬菜、白菜、荸薺、菠菜、茄子、白蘿卜、藕等
☆ 肉類
溫性:牛羊肉、狗肉、雞肉、鴿子、鵪鶉涼性:鴨肉、兔肉
☆ 水產
溫性:鯽魚、鯉魚、黃鱔、鰻魚、蝦
涼性:甲魚、螃蟹、田螺、螺螄、蚌肉、蜆肉
☆ 茶類
溫性:紅茶、烏龍茶、杏仁茶、參茶
涼性:菊花茶、金銀花茶、胖大海、苦丁茶
另外,花生、核桃、栗子、紅棗、糯米、大豆、白扁豆這些家常食物,性溫,價格也不貴,可以換樣常吃;肉桂、花椒、胡椒、小茴香這些燉肉的香料性質也屬溫熱;而豆腐、牛奶等白色食品,雖然性質微涼,但加熱后就會轉換為陽性,不會加重虛寒;如果實在喜歡吃涼性的水果,不妨將其榨成果汁,加兩片生姜飲用,既不影響味道,又能改善飲品的寒涼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