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燦
【摘 要】目前在我國的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應當加以解決。本文主要就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更好地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等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開展方式 重要意義 存在問題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031
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基礎,也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通過閱讀可以將語文知識與其他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綜合運用。閱讀水平是一個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一、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閱讀是一個感受知識、獲得知識的過程,是學生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手段。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閱讀水平是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思想認知水平的綜合體現。因此,順利地開展閱讀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等等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開展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閱讀為學生提供精神食糧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活動的最大價值就在于它能夠為人民提供精神上的食糧。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感受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化、經典作品的獨特魅力,在潛移默化之中塑造更加高尚的靈活,不斷豐滿自身的血肉,獲得更加長足的發展。經典的文學作品中飽含著作家的真善美的高尚品德,閃耀著人類的智慧,充滿生機和靈氣,跳動著愛情與智慧的脈搏,學生能夠在閱讀之中感受到文學知識的巨大魅力并為之而奮斗。例如,學生通過閱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能夠感受到老人的那種堅韌不拔和永不言棄的精神,并且會以此為榜樣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能力,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閱讀貫穿于整個的高中語文教學之中
閱讀技能是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最為常用的技能之一,是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從狹義上來說,想要高質量地完成一份語文試卷并且獲得高分數,必須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作為基礎;從廣義上來說,無論是與教師、同學、家長、培養等進行交流與溝通,還是獲取更多的芬芳信息與知識,都是要以良好的閱讀水平為基礎的。小學與初中是閱讀能力的初步形成時期,而培養閱讀能力的最佳最重要的時間便是高中,不論是學習新的課文還是閱讀文學作品,都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體的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綜合能力的發展,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筆者認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忽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很多教師教學觀念比較陳舊,他們仍舊為應試教育服務,把提高語文成績作為一切教學工作的重心。他們認為閱讀會占用學生過多的學習時間,不利于語文成績的提高,而且一些宣揚愛情與暴力的文學作品也容易對學生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少涉及閱讀的教學,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
很多教師雖然認識到了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而且也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但是他們的教學方式太過單一,很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反而容易降低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三)教師本末倒置,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閱讀是一種自發的行為,需要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很多教師忽略了這一點,對學生的主體地位認識不足,壓抑了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往往把閱讀這種主觀行為轉變成灌輸的形式,例如在課上直接向學生介紹一些文學作品的主要內容和人物等等,完全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喪失了通過閱讀獲得知識的這一重要過程,大大降低了閱讀的效果。
三、如何更好地開展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
認識到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和存在問題之后,學校和教師應當認真進行反思,采取具有針對性且行之有效的方式進行解決。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用更加科學靈活、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更好地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一)從閱讀主體的角度出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學生閱讀的過程也就是學生主動進行體驗的過程。這個過程在教師的指導下效果會更好。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還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最佳方法,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可以讓學生主動進行閱讀,進行獨立的思考,然后教師進行點撥和評價。例如在學習魯迅的《祝福》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文章,對作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然后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再由教師進行點評。
(二)定期組織閱讀心得交流會
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然后定期舉行閱讀心得交流會,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與溝通,分享閱讀心得。學生可以向他人介紹這一階段所閱讀的書籍,交流通過閱讀獲得的知識和感受,并且向其他人介紹優秀的書籍,從而實現共同發展。通過這種讀書交流會的形式,學生不僅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而且能在交流與溝通之中提高自身的交流表達能力,實現全面發展。例如,學生可以介紹對莫言的《紅高粱》的閱讀感受,并且向其他同學介紹莫言的其他優秀作品如《豐乳肥臀》、《檀香刑》等等。
(三)開展書評比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校可以開展書評比賽,讓學生通過閱讀,寫一篇自己的書評,再選出優秀的作品進行展示。這種方式不僅能夠鼓勵學生進行閱讀,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閱讀鑒賞水平和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改正不足,在閱讀中感受語文的魅力,不斷提高語文綜合能力。例如,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四大名著寫出自己的書評,加深對這四本書的理解,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總而言之,閱讀作為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應當受到教師和學校的高度重視。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學生為本,不斷改進教學的方式,帶領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之中感受語文的魅力,在文學的氛圍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成績、鑒賞水平,在作品的熏陶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高尚的品德。相信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能夠在閱讀中不斷提高自己,最終成為國家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