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光榮
【摘 要】數學是與我們的生活貼得很近的一門學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學好數學,并用好數學,對于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面對新課改的新形勢,我們應當怎樣更好地開展好數學教學工作,以便于有效地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呢?對此筆者有自己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效率 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073
初中階段,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在學科教學中占據重要的位置,與物理、化學等課程相似,數學有其自身的實用性和學理性,也是一種非常具有普遍性和實用性的工具。生活處處離不開數學的參與和幫助,比如說,我們出門購物離不開數學運算的幫助;我們蓋房子離不開幾何知識的幫襯等等。數學與我們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此,學習數學非常重要。那么,針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學習數學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呢?一方面是出于便捷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那就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升學的目標。
新課改是最近幾年來在教育界經常被談及的一個熱門話題,面對著新課改的教學語境,我們應當怎樣更好地開展好數學課程教學工作,以便于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效的指導,助力學生更好地提升數學課程教學的效率呢?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身在數學教學中的幾點經驗,與大家一同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給學生更多自我練習的機會,是助力開展好數學教學工作的重要方法。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為了能夠在課堂上向學生盡快地傳授更好的數學知識,在教學中,往往并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更多的是采取一個人主講的形式,教師在教學中也發揮著主導性作用。但是,在當下的數學教學環境中,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教師為了更好地發揮好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在教學中,不得不對自己更加嚴格的要求。
為了培養出更加具備實踐操作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的人才,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盡可能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使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并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時間來進行個人鍛煉和自我提升。為此,教師一定要在備課上多下一些工夫,要在對歷年真題進行深度挖掘和對新課改有清晰了解的基礎上,認真的進行備課工作,努力在課堂上利用較短的時間,向學生深入淺出地講解出最為核心的知識點,為學生留出更多自我鞏固和提升的機會。
第二,構建友好的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助力學生提高課堂參與度的重要步驟,也是促使教師數學教學質量得以提升的關鍵。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否友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也深深地影響到學生對數學學習積極性的養成。在數學教學中,如果師生之間建立起比較和諧的關系,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就會得到學生的支持與信任,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也不會感受到太大的外力阻擋,教師講課的效度也會得到很大程度地提升。
當然,如果師生之間的關系一般,或者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很陌生,那么,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比較優秀的業績,也將變得不是那么容易。因此,為了更好地助力學生的數學學習,幫助教師更好地提升課堂授課的效率,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就需要對學生付出更多的關注和關心,在這種前提下,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教師才能更好地穩步提升自身的教學業績和教學效率。
第三,加強師生之間的課堂教學互動,開展多種形式的數學學習競賽和討論活動也是一種比較高效的促使教師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性舉措。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慣常使用的教學方式往往是填鴨式的教學形式,教師在課堂上起著主要的作用,教師讓學生做什么,學生就負責做什么,在那樣的教學情境下,教師給予學生用來練習和提升的機會并不多。
教師也并不怎么注重在教學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往往是教師負責講述,學生負責記錄和記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滿足學生取得高分,而并非是為了加強對學生個人能力的鍛煉和培養。但是,在新的教學語境下,教師要想更好地開展好自身的數學教學工作,就不得不在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個人的鍛煉和培養,努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促使學生養成扎實的數學學習能力,從而在數學學習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為了更好地滿足于當下人才培養的客觀需求,筆者認為,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有效課堂互動,以便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了解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實際掌握程度,從而有效而及時地幫助學生做好補課工作。比如說,當教師在講解因式分解這一部分時,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問因式分解公式等方面的知識,或者是直接出題讓學生進行解答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和檢查。這既是出于對學生學習負責的表現,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教師自身教學,使得我們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階段,及時對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改良,以便于更好地適應于初中數學教學的需求。
第四,加強針對學生的專項訓練,給學生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數學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不簡簡單單的表現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形式了,為了更好地滿足于培養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學生個人能力的鍛煉。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適時地采取讓學生講課,或者是讓學生講題、講學習心得等的形式,加強對學生個人的鍛煉。
我們當下培養的是更加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為了使得我們的教學能夠更好地滿足于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提升自己。比如說,當教師講到某個方面的知識點時,可以讓學生選擇其中一部分內容進行試講,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和了解,判斷學生在學習上的特點,以便于接下來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個人講課素質,助力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個人的教學業績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有大幅度地提高。
在數學教學探索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上幾點僅僅是筆者個人淺薄的看法,或許尚且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還是真誠地期待這幾種教學形式能夠對大家的數學教學有所受益,希冀大家在以后的數學教學中能夠有更多的突破,助力學生更高效地學習數學、學好數學、用好數學。